理工类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探析

时间:2022-04-06 12:08:20

理工类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探析

【摘 要】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培养专业能力强、人文素养高的全面发展的研究生显得越来越重要;提高理工类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可从以下方面开展教育:增设人文素质系列课程,加强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培养方面的引导能力和主导作用,加强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丰富研究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关键词】理工科 研究生 人文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055-02

目前,高校普遍重视理工类研究生的专业教育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在校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缺失,极大地阻碍了研究生的全面发展,直接给研究生高层次就业造成障碍,也间接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了不利影响。

因此,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培养专业能力强、人文素养高的全面发展的研究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为例,探讨如何加强理工类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理工类研究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理工类研究生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诸如人文知识偏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和人际关系不协调等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注重专业能力培养,人文教育类课程偏少

目前在许多高校当中,理工科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一般只是在一年级开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自然辩证法概论这两门人文教育的公共课,而在二年级和三年级的两年时间里开设的几乎都是专业教育课。由此可见,各高校普遍非常重视专业教育,而往往忽视人文素质的教育,这使得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知识浅薄,人文素质偏低。

(二)受专业特点限制和新技术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

受计算机学科专业特点的限制,研究生长时间与计算机打交道,缺乏必要的人文交际。加上行业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越发机械化,导致传统的生活、学习方式无意识中被弱化。最明显的现象是,随着各种拼音输入法的普及,很多研究生在失去电脑的情况下,已忘记诸多常见汉字的笔画顺序和偏旁部首,写出的字也是东歪西倒,变成了现代化的“文字盲”。

(三)研究生培养制度中“导师制”的不完善

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学术引导和育人工作是导师的两大不可分离的任务。由于“导学”关系的多样化和研究生培养制度的不完善性,部分导师以科研为主导,只注重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普遍比较重视学术业务能力上的指导而忽略了研究生人文教育和培养,容易培养出典型的“业务能力强,人文素质低”的研究生,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四)受到市场经济制度的影响,研究生学习专业知识热情高,但缺乏主动学习人文知识的热情。

据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研究生读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就业。而受到市场经济制度的影响,一些企业把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唯一要务,因此,他们在选择毕业生时,往往将毕业生是否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作为主要考察指标。而研究生为了获取高薪就业,也不得不认同用人单位的考核目标,更加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而忽略了人文素质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理工类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近年来,不管是“复旦投毒案”,还是“博士占座延误飞机案”,都将理工类研究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提高到了急需加强的显著位置。对理工类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的不重视易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从社会层面来讲,这不利于人才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从学生个人层面来讲,既导致了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知识结构不完善,也影响到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否高质量地就业,甚至影响到研究生今后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理工类研究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对我国高校实现更高水平的素质教育,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三、加强理工类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实施途径

针对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学院近几年来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一)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增设人文素质系列课程

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非学位课程,并明确规定,研究生必须完成2~4个学分的公共选修课方可达到学位要求。根据研究生的共同需求,不定期开设国学类、语言类、艺术类、就业指导类等选修课程。除此之外,学院不定期地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道德讲坛等系列的人文讲座,大大提高了我院研究生的人文素质。

(二)加强对导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的培训,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导师积极性

当前的研究生独立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非常强,如果在培养过程中导师依然秉承“经验主义”,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导师又由于经验不足,效果恐怕事倍功半甚至出现负面影响。近年来,由于“导学”关系不融洽而导致频繁换导师的事件时有发生。

为此,学校、学院组织了研究生导师暑期培训班,不定期地选派导师到重点高校、研究院所学习,提高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除此之外,定期开展“研究生先进导师”“就业工作先进导师”等争先创优活动;开展“师大人物”“独秀青年”等导师专题报道,从荣誉和物质奖励等方面给予导师成就感和认同感,提高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热情。

(三)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培养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学院通过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等方式,要求导师把学术引导和育人工作结合起来,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要注重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引导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学院鼓励研究生在不影响学习和科研的前提下,主动承担必要的社会工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通过社会的历练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学院根据研究生年龄大、思想成熟稳重的特点,成立了年级委、学生党支部、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这些学生组织以学生党员和班团干为骨干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党建、学科竞赛、学术讲座、文化体育等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提高广大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五)丰富研究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从课外活动中提高人文素质

校园文化生活对研究生的人文情怀培养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在繁忙的科研、学习活动之余,我院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以提高研究生的交际、表达等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例如,我院研究生积极参加校运动会、研究生啦啦操比赛、元旦晚会、科技文化节等文化活动。

(六)加强研究生的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服务能力

研究生的就业工作不应该停留在就业信息的收集、等传统工作,就业指导也不应该只包含就业技巧的引导。学院在积极发挥广大校友、院友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的特点,开展“CCF走进高校”、名人讲坛等形式、内容多样化的就业指导课,把就业技巧的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切实提高研究生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

四、加强理工类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取得的效果

(一)研究生管理机制更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师生的共同重视

学院成立由党委直接牵头,研究生导师、辅导员和教学秘书共同组成的学工队伍,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常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颁布、执行《研究生外出实习管理条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条例》《研究生导师管理制度》等系列办法,促使研究生与导师汇报会形成长效机制;提高德育成果在教学评估中的比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师生的认可。

(二)在各类争先创优活动中硕果累累

我院研究生除了在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佳绩外,在各类争先创优活动中也是硕果累累。例如,自2012年以来,累计有6名同学被评为区级研究生优秀毕业生;我院研究生班集体连续3年被评为校级先进班集体;累计超过30人次获得优秀研究生干部、研究生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我院在校级研究生元旦晚会、啦啦操比赛中获得二等奖等,直接反映了我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三)研究生就业工作井然有序,成绩显著。

在2012、2013、2014届研究生就业工作中,我院均以96%以上的就业率,连续3年被评为“校研究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在就业率上较之以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就业质量方面,也有不少同学通过激烈的竞争,以令用人单位满意的高综合素质通过重重笔试、面试,成功在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IT龙头企业高薪就业;每年也有不少于10%的毕业生读博继续深造,充分体现了我院在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晋浩.理工科研究生德育工作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9(06)

[2]戴雪飞,蔡茂华.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发挥[J].思想教育研究,2011(04)

[3] 蒋麓.高校理工科类研究生就业指导对策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

[4]宋唯.浅谈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1(07)

[5]刘子实,杜旭晨.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2014(11)

【基金项目】广西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专项课题研究项目(JGY2012021)

【作者简介】江庆彬(1989- ),男,广西梧州人,广西师范大学助教。覃章荣(1979- ),广西贵港人,广西师范大学副教授。

(责编 丁 梦)

上一篇:校企协同构建轨道专业创新服务型实训基地的研... 下一篇:“工作坊”教学模式对学生掌握咨询技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