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释放哪些政策信号

时间:2022-04-05 08:13:3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释放哪些政策信号

08年12月1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9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意义重大,举世瞩目。会议释放出的政策信号值得关注。

第一,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打击超出预期,保增长难度加大。从全球范围来看,金融危机正在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可能才刚刚开始,未来中国经济保增长的难度非常大。会议指出,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正是对于严峻形势的清醒认识,才能使得中央的对策更加有力、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切实可行。因此,会议提出既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又要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这些对策和思路是非常清晰的。

第二,保增长将是2009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点是扩大内需特别是刺激消费需求。当前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国际需求大幅收缩。而我国人口众多,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国内市场广阔,需求潜力巨大。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真正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利用这次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第三,改善民生的力度加大,未来相继推出的措施更加注重实效。会议指出,要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会议提出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和推出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等多项措施。相信这些措施落到实处,对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将产生长远的积极效果。

第四,首次提出了四方面“调结构”的任务。不同于以往的提法,此次会议把“调结构”任务细化为四个方面:一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二是优化产业结构。三是改善城乡结构。以推进城镇化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四是调整地区结构。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优化生产力布局为重点,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梯度转移。这四个方面的结构调整同样重要,缺一不可,而四个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这不仅是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第五,第一次提出了结构性减税概念,使未来的增、减税有了一定的操作空间。结构性减税,有别于全面减税的提法,指的是减税并不是单向的、全面的,而是有选择的,意味着只有部分税种会获得减免,也可能意味着在结构性减税的同时,不排除结构性增税。

第六,再次强调了资本市场重要性,提出了增强投资者信心的要求。在部署2009年五项重点任务时,第一项工作中就列入了“保持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容,资本市场地位被显著提升。会议提出了要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治理水平,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增强投资者信心。由此可见,资本市场已经提升为关系经济全局的重大问题,因为五项重点任务的其他四项都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这些政策信号预示着,在2009年经济工作大局中,资本市场的繁荣稳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应该的,必须尽快恢复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功能,使资本市场承担起保增长的重任。 (摘自2008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上一篇:金融书屋 第2期 下一篇: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