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斗南的花儿

时间:2022-04-05 03:26:14

那些斗南的花儿

这些鲜花的目的地如果展现在地图上,连接线复杂而混乱,不会逊色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的航空出港图。

花街

温度继续下降,离天亮还早呢。路灯一大半不亮,昏暗中,那些不断晃动的手电筒光非常惹眼。它们汇聚在市场外小路边停着的一辆辆面包车车尾。在那些高高掀起的后箱盖下,是鞭梢一样闪闪发光的枝条和湿漉漉的、紧簇的花瓣。面包车的数量不断增加,顺着小路向外延伸。

由于不占用摊位,这些市场外的鲜花是斗南花市最便宜的,从凌晨两三点开始,它们被附近花农用面包车陆续送到这里,等待买主。

和他们对应的,是市场里过道边的零散卖家。扁担,筐,各种各样的原始运输工具,和玫瑰、郁金香一起伫立在过道两侧,等待着零散买主。而车厢里满载鲜花的货车从来都是长驱直入,直接开进市场腹地卸下满车的花。鲜花是这个市场绝对的主角,惜着露水的玫瑰、百合、康乃馨成捆的堆码在花商的脚下,占据了花市最便利的位置,只留下狭长的通道留给买家侧身通行。举着手电筒穿梭其中的买家,不时地停下来把光束对准钟意的花瓣讨价还价。如果扛着大捆花穿行期间,必须要保持杂技运动员的姿势,才能保证人花安全。

与此相比,市场另一侧的观叶植物区域稍显平静。临近的摊主们通常聚在一起,一边等待买家的问价,一边点燃废弃的枝叶取暖。

那味道和货车尾气混杂在一起,掩盖了所有的花香,弥漫在偌大的市场内。这就是斗南花卉市场。当地人称之为“花街”。在了解一点鲜花交易的人眼中,它的名气已经远远超过它所在的呈贡县城。

这是亚洲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每天从这里输出的鲜花,除了运到中国各大中城市,更远及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这些鲜花的目的地如果展现在地图上,连接线复杂而混乱,不会逊色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的航空出港图。

花客

距离花市不远的农业银行斗南分行的提款机前经常排起长队,这里每天取款数量达到百万以上。整个花市的现金流,一天超过一千万。这些钱来自中国几乎所有的省份。买主、卖主、花农、经纪人、服务人员,也来自全国各地――最多的是四川、东北、河南――这是一些习惯在异地生存、并且生命力旺盛的人群。

除了鲜花买卖,这些操着不同口音的外地来客也渗透在花市带来的所有衍生产业中――专攻鲜花运输的物流公司;出售花籽、肥料的农产品提供商;植物精油产品经销商;市场边的东北饺子馆、福建小吃店和只要有中国人就少不了的川菜馆……这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近450家花卉企业,以及一千余户不同模式的经济实体活跃在斗南。

围在斗南花市四周,是中国最大的鲜花种植基地。1990年代初期,这些人工花棚还仅限于市场周边方圆几百米。现在,已经蔓延到数万亩的规模。掀开鲜花头顶的塑料大棚,这些花可以铺满整个滇池。

花棚的主人也同样分属于不同省份,他们通过租赁当地花农的土地种植鲜花。而当地花农大部分选择了去其他县租地种植。为了鼓励花农开拓“疆界”,呈贡县政府规定:到外地租地种植花卉,每年每亩补助300元。目前呈贡县外,有29000亩的花卉种植面积被呈贡花农租种。

在这个庞大的产业链条中,不同环节的人有不同的作息规律:凌晨两点买家卖家开始活动,市场边的餐厅四五点开始叫卖早点,街边的流动小吃摊八点会准时出现,在花市里卖各种杂货的摊主则在八九点钟悉数登场……

过了中午,花商大多撤离,交易基本结束。空旷的交易大厅只剩下少量坚守岗位的零售商,他们可以伸展货摊,尽量多的占据那些无人的摊位,即使这样,也不足市场的十分之一,买者更是寥寥,大多是昆明本地人和不了解斗南作息时间的游客。眼前这番景象,谁也想象不到上午的热闹。

新一天鲜花交易的前戏在入夜时分来临。为了避免阳光对鲜花质量的细微影响,常规的拍卖时间设在晚上9点到11点,市场一侧拍卖大厅的忙碌与交易大厅里的一片死寂对比鲜明。结束拍卖之后,运输工人开始瞄碌起来,成箱的鲜花很快被各种交通工具运出斗南,等待第二天在北京、上海、香港、东京、新加坡的花店里向顾客绽开笑脸。

过不了几个钟头,路上又会响起赶早的花农们发动机的声音。

花都

从昆明东站起点的12路公共汽车一路颠簸,一个小时后到达呈贡县城。常有的堵车场景会令这个行程耗时加倍。再从县城到斗南花市,就只有私人小巴可以通达――两元一位,发车的条件是必须凑满七个人,以保证车老板不亏本。昆明市内的出租车大多不愿来此,除了担心空驶回来,更多的是怕堵车。

从昆明城区到斗南,一共只有18公里的路程。从昆明机场出发,只有8公里。

今天通往斗南花市的交通状况,依然让人感觉到二十多年前滇弛边上那个不起眼的小渔村的影子。而这二十多年里,斗南的变化却天翻地覆。1983年,一个斗南人率先在自家三分责任田里种植鲜花,实现了3000元的创收――在当时,这是一家八十年的收入总数。从此村里人纷纷效仿,拉开了斗南种植鲜花的序幕。

1990年代初,最先开始花卉生产的农户们扩大规模,周边农户也纷纷调整种植结构加入花卉生产经营,花卉种植地迅速集连成片。鲜花销售在农贸市场旁边“以路为市”,形成了“花卉一条街”――也就是今天斗南花市的雏形。

销售渠道的跟进,带来了生产规模和种植面积的扩张,1995年,占地12亩的花卉交易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从这一年开始至今,云南省每年鲜切花产量始终保持全国第一的位置,稳居中国花市“一哥”地位。这其中斗南花市销售量和交易额起了决定性因素。1998年,市场扩建至74亩,集花卉交易。盆花交易、花卉农资交易、精品花交易和物流中心为一体,成为分工明细的专业化花卉交易市场。未来几年,斗南花卉市场将扩建到500亩。

2008年,斗南花市的交易量突破40亿枝,交易额近27亿元。在一定程度上,斗南花市的成交价影响着全国鲜花的批发价格。

2009年,斗南花卉市场开始在北京选址,计划占地40至50亩,还计划在北京四环以内建立500个零售点。此前,“斗南花卉”的品牌已经成功移植深圳南山和浙江嘉善,占据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市场,并通过这两个区域辐射到港澳台、东南亚。而这次的目标是“立足北京,辐射世界”。

下一站,“斗南花卉”会开到哪里?

上一篇:牛庄变奏 第1期 下一篇:奢侈品平民化的中国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