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厂家的搭赠政策算计了

时间:2022-04-05 01:36:07

你被厂家的搭赠政策算计了

虽然没有哪个厂家把这种带陷阱的费用结算方式协议化的,但他们常常如此蒙那些大大咧咧、又不会计算的经销商。

做销售,费用问题非常敏感。商场如战场,费用就是枪,是子弹,没有费用,等于上战场光用枪把子抡,当然不行。

但经销商是否真的清楚自己有多少费用可用呢?

如果你问他们,十有八九的回答是肯定的:清楚,当然清楚了!每批货的政策都很清楚,费用点数基本都是定了的,到多少货有多少费用,一算就得,哪有不清楚的?

遗憾的是,的确有很多经销商对费用到底多少、怎么算,心里是糊涂的!

25%的费用到底是多少?

厂家给经销商发了1000件单价10元的商品,总价值10000元。这批产品带25%费用,即赠品250件。厂家的意思是:经销商回款10000元,厂家再发赠品250件。

如果你是经销商,会怎么出货呢?

四赠一?

当然可以!那如果让你无搭赠出货,利用25%的费用做一个活动,那么每件货你能拿出多少钱来呢?

这还不简单!产品单价×费用点=可支配费用,即10元×0.25=2.5元,每件商品能拿出2.5元来做活动,1000件货就有2500元费用可以支配。

如果你得出这个答案,那这批货你就亏了500元!

亏哪了呢?

我们先按照四赠一来算,10元×4÷5=8元,每件商品实际到货成本8元,即每件商品只有2元的费用可用。那0.5元上哪去了?

其实,只要弄清厂家的出货搭赠数量就清楚了。厂家说有25%的费用,发货1000件赠品250件,赠品数占商品数的25%,这没错,但250件的货款只占总额的20%!如下图所示。

厂家所说的25%随货政策:

从上图可以看出,厂家所讲的“带25%费用,即赠品250件”,实际上应该理解成四赠一,而真正的“25%的费用”应该是三赠一:

如果这笔账没算清楚,那么兄弟,这5%的亏空你就自己掏腰包吧!

随货和后补

经销商非常清楚,终端常采用的顺加和倒扣两种费用计算方法的玄机所在。相同的费用点数,顺加和倒扣算出来的结果要差上好大一截。

其实,许多厂家也经常采用这种方式克扣费用,不过方式更隐晦一些罢了。这里,我们分析一下厂家常用的两种出费用方式:随货和后补。

我们仍然设定厂家的出货政策为十赠一。那么经销商会怎么理解这个政策呢?他会认为:我进了1000件货,应该获得100件赠品。

那赠品应该选择随货方式还是后补方式呢?

所谓随货,就是在经销商进货时赠品一同到达,所谓后补,就是经销商在进货后一段时间,厂家才将赠品发给经销商。一般说来,基于合作关系中的主动地位,厂家都会选择后补方式,很多经销商也觉得无所谓。随货还是后补,不都一样是100件赠品吗?不过是早给晚给的问题嘛!

错了!如果是后补方式,你本来的100件赠品,就会变成90.9件了!

为什么?

厂家会这么解释:这1000件产品你十赠一出货,赠品已经在这1000件货里,那么,实际售出商品就应该是909.09,赠品则是90.909件。但经销商是按照1000件货回款的,中间有90.909件的差额。那好啊,厂家把这部分补给你就结案了。

看到了吗?100件赠品就这样变成了90.909件。

且不说你这90.909件赠品怎么出手的厂家根本不会管,就算你知道吃亏了,货已经补完,这笔生意已经结案,厂家的算法也无懈可击,你能怎么办?

一般说来,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比较强势的品牌企业。这好像有点无赖,但只要你还要靠它过活,就得忍着。当然,厂家也不会每次都这样计算费用,毕竟是合作嘛。据我所知,还没有哪个厂家把如此霸道的费用结算方式协议化的,一般都是蒙那些大大咧咧、又不会计算的经销商。

厂家精明的小算盘

很多经销商会说,账都算到这个份上了,那我进货1000件,就要厂家答应后补赠品的数量必须为100件,这不就没问题了吗?

真的没问题吗?未必!在实际日常操作中,厂家还会打许多小算盘,让经销商防不胜防,导致隐性成本加大,利润流失。

仍以上例来分析,经销商实到产品1000件,赠品100件下月初到。

厂家的算法是:本月1000件商品十赠一出货,那么实出商品909.090909件,赠品90.90909件;

下月初的赠品100件十赠一出货,那么实出商品90.90909件,赠品9.090909件;

商品实际出货数加上后补赠品的实际出货数909.0909+90.90909=1000件。

OK,丝毫不差!

事实是如此吗?这0.省略

上一篇:撤了办事处,把他们赶到市场上去 下一篇:职位并不必然带来同仁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