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投资的特许权融资方式探析

时间:2022-04-05 10:40:54

旅游投资的特许权融资方式探析

本文从“特许权融资方式”出发,分析了特许权融资模式在旅游投资中的可行性和应用。最后得出,将特许权融资方式运用到旅游业上,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不失为一个良策。

作为全球性的朝阳产业,旅游业必将是现在和未来长期的投资热点。十一五期间,中国旅游业新增投资将达到4000亿元,年均800亿。2011年至2020年,中国每年也至少需要1000亿元的旅游投资。可见,国内旅游投资进入高速增长期,正确引导旅游投资方向,优化旅游投资结构,促进旅游产业与资本市场有效结合,推动旅游行业依赖自身的资本运用和外部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对于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投入,从以政府为主,逐步加大了民间资本和资本市场的力量,并正在向以后者为主导的方向过渡。因此,从资本的角度探讨旅游资源的资本形态与结构,以及在融资运作中的作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特许权融资的基本思路是:由项目所在国政府或机构对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提供一种特许协议,作为项目投资者和经营者安排融资,承担风险,开发建设项目并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营获取商业利润。最后,根据协议将该项目转让给相应的政府机构。特许权融资投资方式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经济建设基础领域里的一些能通过收费获得收入的设施或服务项目,如:电站、高速公路、铁路、桥梁隧道、港口、机场等都可以通过特许权融资投资方式来融资建设,而对于第三产业的旅游行业也是企业投资的重要方面。

中国旅游投资的热点和方向

近年来,民营资金大量进入旅游领域,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现象。仅浙江一省,在旅游投入10亿元的民营企业集团就有6个,投入6亿元的有10个。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领域多元化,构成中国旅游业新一轮增长的重要动因。

到“十五”期末(2005年),中国旅游业吸收的投资总额约为12000亿元,年均650亿元。按旅游业年15%左右的增长速度,考虑到调整结构、深度开发、新产品开发难度加大和提高设施档次水平需要相应增加投资等因素,旅游投资增速多5个百分点,即按年均20%计算,“十一五”(2006-2010年),中国旅游业需新增投资约4000亿元,年均800亿元;2011年至2020年每年至少需要1000亿元的旅游投资。

目前,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的前景来说,产生了一系列的投资机会,需要格外关注。

第一是“三区”建设,即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旅游扶贫试验区的建设。随着这项工作的适时启动,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也会逐渐到位。政府资金主要用于修路、环保等各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经营性投资则有赖于国内外投资商的支持。

第二是旅游景区开发。中国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就要把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化为一流的旅游产品,旅游景区开发就成为下―步发展的重点。其中,借助名山秀水和文化性资源开发的产品成为目前中国旅游投资回报最高的领域。

第三是专项旅游产品的发展。其中的重点,一是会展旅游,目前在各个中心城市成为热点;二是滑雪旅游、温泉度假等一批保健、康体性休闲娱乐产品,正在成为新的需求;三是探险旅游等特殊产品,也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和市场潜力。

旅游投资中的误区

目前在中国旅游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一些误区。一是单纯倚重经济政策的优惠,忽略投资环境的综合改善。二是单纯模仿,造成重复性项目。主要体现在人造景观和旅游资源的低层次开发上。虽然目前从总体来说,旅游的重复建设大体上还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但是这个误区是存在的。第三个误区是单纯指望海外投资,招商引资范围比较单一。多渠道、多方式、大范围的招商应该是招商引资的发展方向。第四个误区是单纯倚重直接投资,自己限制了投资渠道和来源的扩展,这与很多地方的经验不足有关。

多种经济成分都积极进入旅游投资领域

旅游投资涉及到景点景区、饭店、餐饮、娱乐、交通建设等方面,各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各有差异。一般来说,旅游基础设施项目、重要服务设施项目、间接项目、长远效益项目要采取政府融资方式,其途径是财政拨款的专项资金、国债资金、影响旅游发展的其他专项资金、地方财政自筹资金。但是,从旅游产业投融资经济规律的角度出发,按照产业内各个部门链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性质,旅游项目可分为非经营性、可经营性、准经营性三种类型。作为企业,其投资、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经济上的收益。所以兼顾企业和旅游行业的特点,企业主体可将投资目标定在可经营性项目上,对这些项目采用特许权融资模式。

针对旅游资源状况和产业发展态势,实施市场结构、融资渠道、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开发机制,除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之外,还积极吸纳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产业领域,逐步探索一条“政府主导、企业跟进、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型的旅游开发建设路子。当然在投资建设中应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个人参与旅游资源开发的积极性,走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建设资金的路子,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滚动增值的集镇建设的投融资体制。

中国旅游业实行特许权融资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旅游业实行特许权融资模式的保障。2000年修订的《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国家明确指出要鼓励投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2001年4月l日,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指出要进一步扩大旅游业的对外开放,要适应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有计划、有步骤地吸引外资和港澳台资参与开发旅游资源,这必将引起国内外旅游投资商的注重,也有利于特许权融资模式在旅游投资开发中的运用。各地方旅游局也出台相应的投资政策,积极扩展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力量,这也为特许权融资的旅游开发模式更广泛的推行铺设了道路。

国内外旅游业集团实力雄厚,有丰富的治理经验和技术,具备采用特许权融资模式的条件。就饭店业来说,就有12家国际闻名酒店集团入选中国饭店业集团20强,如: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万豪国际集团、希尔顿总公司等。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民营企业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规模,为了实现自身资本的增值,它们开始寻找投资回报率较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方向的投资领域。

民营资本开发一些旅游项目的成功尝试,为运用特许权融资模式奠定了基础。台湾投资商,投资17亿人民币,建成的桂林乐满地度假世界,在主题乐园不断衰败的今天仍然能不断创新高,不仅对当地的旅游产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民营资本投资广西的旅游业起到了示范作用。

考虑到旅游投资及未来15年中国的特点,中国旅游投资的效益前景也很光明。首先,旅游投资数量较多的项目,如酒店、旅游区、旅游点等,多与土地和自然资源开发紧密结合,无论投资经营的直接效益如何,综合效益和长期财务效益都是基本有保证的;不与土地开发密切结合的旅游服务项目,如旅行社、旅游网站、旅游信息服务等,又都是投资和资金占用比较少、回收期短、收益比较高、转移投资比较容易的领域,通常不会造成大量资金的凝滞积压。其次,中国旅游业处于持续快速发展阶段,最终产品需求旺盛且将持续快速上升,新投资开发项目比较多,加上旅游是国家和绝大部分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加快开发、抢占先机和市场,纷纷实行鼓励投资的优惠支持政策,从总体上保证了旅游业投资的效益。此外,旅游投资弹性很强,从资金投入量看,大、中、小项目都有;从投资回收期看,长、中、短项目俱备;从技术因素看,高、中、低齐全。这些特点决定了旅游投资对应投资商选择的覆盖面极广,大、中、小投资商,着眼短效、中效、长效的投资商,具备技术水平不同的投资商等,都有用武之地。

总之,今后15年中国旅游业投资需求持续增长量将提高,投资条件优越,投资效益可靠,投资前景非常广阔美好。

上一篇:锡崖沟 太行之巅的“最美”延续 下一篇:同醉“围城”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