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4-05 02:51:03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关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几点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方法的完善,为日后提升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提供宝贵的建议。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国家逐渐加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医疗设备同时也是医院展开对医疗工作和校验工作的重要基础。本篇文章主要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的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档案管理

在信息化网络时代的现代化社会中,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民的生命健康,对于提高人们的体质和促进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程中,医疗设备的发展和应用是尤为重要的,只有通过相应的医疗设备,医生才能够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检查,并通过检查结果总结出患者的病情,由此可见医疗设备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就当前医疗设备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现状而言,医疗设备会在使用过程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坏损情况,因此对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是医院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由此可见本文关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几点问题与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维修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医疗设备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在维修服务方面[1]。通常情况下,维修服务的来源为医院部门的工程师、原设备工厂的工程师以及专业维修公司的维修人员等。上述维修服务来源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而维修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首先,医院部门的工程师虽然能够对坏损的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并且维修成本相对较低,但是由于医院工程师并非专业性的维修工程师,其维修水准有限;其次,原设备工厂的维修工程师虽然能够在设备零件和成功率方面得到保障,但也导致维修权垄断到了厂商手中;最后,专业维修人员虽然具有更专业和收费便宜的特点,但其维修零配件仍受原设备工厂的限制,因此致使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问题。2)维修方式存在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医疗设备维修方式会分为事前维修和事后维修,事前维修主要是指预防性的维修,在事件发生前对设备进行提前性的检查,以避免发生事后维修的被动局面;事后维修则主要是指在设备发生故障后,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事后维修是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维修方式。此两种维修方式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一方面,就事前维修而言,虽然规定了要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但是未对定期的时间进行限制,具体的维护部件也未有明确规定;就事后维修而言,通常是在医疗设备损坏后才会对其进行修复,并且只会对损坏的部件进行修复,因此出现修复不够全面的现象。3)维修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医疗设备维修档案主要是与医疗设备维修相关的资料,一般包括医院在设备损坏后提出的维修需求的维修申请、医院在购进设备时与厂家签订的维修申请单等,当前维修档案管理问题也是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2]。首先,医院部门在购进设备时,存在忽视向设备厂家索要维修手册的现象;其次,在维修设备的费用记录方面,医院管理医疗设备的部门,也存在对设备厂家收费数额记录不准确的现象;最后,维修工程师对于设备工程的维修记录,以及维修报告等存在不规范的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医疗设备维修过程中存在问题。

二、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的对策

1)依照最优化原则确定维修服务。在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的对策中,针对维修服务来源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依照最优化原则确定维修服务。在医疗设备的维修过程中,应根据医院部门维修工程师、原设备工程维修工程师以及专业维修人员的利弊,科学合理的选择最优化维修服务。医疗设备维修服务的来源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经济可靠的方式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例如对于大型的医疗设备维修可以采取三方联合的方式,对于小型的医疗设备维修则可以选择医院部门的工程师,由此不仅能够缩短医疗设备的维修时间,同时也能够降低医疗设备的维修费用,达到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的目的。2)完善维修方式并减少维修时间。针对医疗设备维修方式存在问题的现象,应在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过程中,逐渐完善维修方式并减少维修时间。由于医疗设备维修方式主要分为事前维修和事后维修,因此在完善维修方式过程中,就事前维修而言,不仅要规定对相关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同时要对于具体的定期时间进行明确规定,并在相关条例中表明需要维修的部件;就事后维修而言,相关的维修工程师不仅要对出现问题设备部位进行维修,同时要对相邻或是相关部位进行预防性检测,从而达到完善维修方式,减少维修时间的目的[3]。3)加强对维修档案的管理。在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的对策中,加强对维修档案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维修档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医疗设备的购进时间,以及厂家的维修年限,因此要加强对维修档案的管理。首先,要在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对厂家提供的维修手册保管好,并在合同中进行明确;其次,要加强对维修档案管理部门的管理,使部门工作人员对业务达到熟练的地步,从而提高对维修档案管理的水平;最后,要提高维修工程师的业务水平,改善其作业不规范的现象,进而达到改善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对策的目的。

三、结语

在社会经济文化不断进步的基础上,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显著提高,无论是教育事业还是医疗事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就当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逐渐得到完善,本文关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几点问题与对策的研究,主要从维修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维修方式问题、维修档案管理问题等方面,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从依照最优化原则确定维修服务、完善维修方式并减少维修时间、加强对维修档案的管理等方面,对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的对策进行研究,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蒋忠伟,方梅华,陆明.大型医疗设备售后维修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医疗设备,2014,01:102-103.

[2]高峰,刘志友,刘惠欣等.我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疗设备,2016,01:170-171.

[3]金阳光.现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3,32:156-157.

作者:卢贞燕 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上一篇:佳美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下一篇:车工工艺学课程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