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取历史科主观题信息

时间:2022-04-05 01:34:38

如何有效提取历史科主观题信息

摘 要:本文根据福建高考近几年的命题特征以及设题特点进行了分类解读,结合笔者的一些想法对主观题部分的解题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特别是对材料信息的有效提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希望以此来提升学生解主观题的能力。

关键词:主观题;有效信息;类别思路;解题技巧

随着高校本科录取门槛的降低和我省自主高考的成熟,高考命题的方向趋向于体现区分度,既使很大一部分人能拿下基本分,又使一部分题目面向高素质的学生,以体现人才选拔的要求。下面笔者就如何有效提取历史科主观题信息,指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做了一些有益的研讨,供广大同仁参考斧正。

一、把握的总体原则

前提:注意材料体现的时代背景。时代背景是我们分析的前提,也是答案不偏轨的保证。在这一点上应让学生形成条件反射,即一看到材料就马上联想时代背景。

公式化:如根本原因找经济、性质或潮流;历史人物或国别找其代表的阶级、民族利益或国家立场。设问中如果是根据材料来回答则应原原本本在材料中概括;如果提到结合所学知识就回到与材料相关的教材内容来组织答案。

明清史后的背景、原因、条件的分析不要忘了是否有国际背景;影响分析是否有国际影响,不要忘了是否有消极方或局限性;原因分析不要忘了是否有外因,战争分析记住对象有双方;启示、认识类找影响、局限、教训及结果的原因。

二、各类别的信息提取

1.文字材料类

(1)注意材料的出处(摘自、引自)。(2)注意材料的开头和结尾――往往是答案信息的载体,只需简单加工概括即可。(3)注意材料中的标点符号,包括分号、句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往往具有提示强调的作用;其中分号和句号适用于归纳观点、主张或说法、表现等;一般是一个分号或句号为一点。破折号、括号的作用则是不言而喻的。(4)注意材料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国别或文件。其中时空考查是我省高考的一大重点,我们可以采取具体时间阶段化,模糊时间具体化,具体地点区域化的小公式的模式。(5)文言文材料是近年考生最纠结的文字材料,应回到与材料相关的教材,这样学生才不至于感到语言表达的拙劣甚至于离题。(6)时间段材料题的特征或特点表述可采用分段表达,然后再总结。(7)阅读过程应让学生带着材料后面的设问去阅读,这样可提高效率,同时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如程度词、转折词、总结词、原因词等。

2.历史图片类

前提:注意图片内容所反映的属性。如鉴真应属于外交和文化,唐三彩属于陶瓷和经济方面,曲转犁应属于农具、生产工具和农业经济。

具体的知识技能流程:首先,应关注图片周边的文字说明,这种文字说明一般在图片的下方或上方,也有在图片的四个边角的;其次,文件著作图应注意其文件名及书名;再次,可从图反映的内容或职能入手;第四,考纲要求及教材中打“”和一些一目了然的图片平时应强化记忆。

途径:人物图可从其身份属性入手,如改革人物、外交人物、军事人物、民族英雄、思想家、文教人物、宗教人物、科技人物、经济人物等。经济类图可从时代和生产部门(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贸易等)以及生产工具的属性入手。其他内容的图片一般也是从属性入手。

3.地图表格类

(1)地图。首先应注意地图四个角落的图例说明。其次应注意地图中的带有时代性历史地点名词(如京师、涿郡、蓟等)和标志性的建筑、工程(如长城、大运河等)以及古代少数民族的时代性称谓(如匈奴、突厥)等。再者应让学生掌握相关历史地图中的一些注释性的常识符号,如战争、运河(人工渠)、关隘、都城、水利工程、军事分界线(如大散关、三八线等)。(2)表格。这类题型首先应注意表格上方的说明及第一行和第一列的项目以锁住答题范围;其次注意表格数据中的极值(最低或最高),如中1973年、1975年的经济水平。(3)百分比图或曲线图或饼状图。这类题型与表格相似,首先应注意代表的项目内容或文字说明以及极值所对应的年份等项目,然后从相应背景入手。但是这类题型在许多方面可能考趋势,因此要指导学生不要纠结于个别的升降数据,以免影响整体判断。

三、从材料的设问方式及类别入手

第一,原因、条件、背景类的分析思路。第一种可从政治、经济、民族、思想文化、外交、军事等入手,第二种是从根本(决定、主要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直接原因(导火线)、催化剂、人为因素(民心所向、群众基础、领导)、组织基础等入手。

第二,评价类的分析思路入手可用阶级的观点或性质、全面辩证的观点、历史的眼光(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定位(功过)、生产力标准、道德标准(圈地运动、西进运动)、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第三,特点类的解题思路主要是把抽象具体化。即从具体项目如背景(原因)、外因、内容、性质(实质)、手段(方式、途径)、表现、目的、程度、领导、民心、规模、趋势、结果(结局、后果)、意义(作用、影响)、基础、方针、风格等入手。

第四,比较类主观题的解题思路与特点类相同。

第五,意义、影响类亦可从政治、经济、民族、思想文化、外交、军事、积极(消极或局限)、是否有国际影响等方面入手。

第六,注意运用小技巧,有些设问加工一下就可能成为答案。另外在完成答案的组织后想想是否有万能得分点,如国情、人民群众或科研人员的辛勤劳动等。

上一篇:对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探索 下一篇:也谈体育课中耐久跑的趣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