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点滴谈

时间:2022-04-04 05:25:17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点滴谈

我们在设计每一个音乐教学活动时,要考虑音乐对学生的可感性和可接纳性。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在关注同一部音乐的音响形式时,感知的精确、精细的程度是不同的。我们要针对这一点,有效进行预设,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师生共同创造良好的教学开端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后的喜悦和乐趣,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放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在教唱歌曲时,我们可以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引导学生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

二、音乐教学应突出“音乐性”

音乐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点就是情感审美。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音乐美,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因此,音乐教学的重要机制,在于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通过音乐进行审美的传递、体验和交流。音乐教学的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体验过程,这个过程应贯穿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只有在长期的、反复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音乐教育才会影响学生的情感意向,形成审美情操,从而使人格得以完善。也就是说,在音乐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进行整体把握。只有当学生对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时,才会产生对美的热爱,只有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想象与音乐情感联系起来,才能真正体现音乐审美的意义。因此,具有深刻审美内涵的音乐教学必定是富有音乐性的。同时也是我们体现音乐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学科综合,突出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课改中的综合是为了更深入地加强对音乐的理解。通过综合,更全面地建立起音乐与相关学科的联系,通过综合完善音乐自身的学习领域。从更大范围内让我们的学生更全面地获得音乐的益处。让学生在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中寻找平衡点和连接点,从另外一个途径丰富音乐学习的内容。同时,也证明了作为一门最感性的艺术门类,音乐在沟通和形成这种联系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优势,它将赋予我们音乐教育无穷的生命力,这是我们衷心期望的。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融入其它学科的特长,引入其它学科的优势,是为了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是为了更好地学习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这个“度”,这个“度”就是以音乐为本。教师不管采用哪个学科哪种方式引题,都要尽快地切入到音乐场面的教学上,在课堂上让音乐早一点响起,早一点亮出音乐课的招牌。

四、紧紧抓住音乐要素,深化音乐审美

音乐要素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音乐教学之根本,在各领域开展音乐教学都必须紧紧抓住音乐要素。如欣赏教学,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去分析音乐作品,这才是深层次的欣赏。音乐欣赏为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审美实践机会,使学生感受音乐语言美的同时,还能够从音乐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格调中理解音乐的内容、形式、哲理的美。在教学中,应充分揭示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帮助学生逐步增加对各种音乐要素的敏感反应,即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这也是音乐教学要义所在。

五、器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器乐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很好的音乐实践,又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而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器乐教学与唱歌教学相比,唱歌教学更为重要些,器乐教学虽然有其自身的一些优点,但它很大程度上要为唱歌服务,器乐教学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是使学生歌唱得更好听,唱歌的能力更强。演奏与视唱练耳不仅在形式上可以替代,在实质上也有很大的替代性。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其实很少进行过多的唱谱练习,大量的工作完全是由乐器来替代的。通过使用打击乐器,学生能较快地提高节奏能力;通过使用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学生能掌握音高、节奏、视唱及乐理知识,解决唱歌的音准问题。

总之,我们只有深刻理解音乐教育理念,保持清醒的头脑,并经常在实践中反思、探索、不断改进,才能真正把握好音乐课堂,回归音乐的本色,音乐教学才会绽放更迷人的光彩!

上一篇:《可爱的家乡》教学反思 下一篇:如何开展好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