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

时间:2022-04-04 03:59:14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

摘 要:文章首先简述了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然后分析了实践教学实施的问题,最后重点探讨了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 会计专业 实践教学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的理论教学已无法满足社会需要,尤其是中职学校毕业生,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迎合企业的需要,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经验,已成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重要的规划内容。

二、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

单项模拟实训。包括会计数字和汉字的书写、点钞、珠算、文字录入等。

专业课程实践。包括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

综合模拟实训。在学校会计模拟实训室进行综合处理一个中小型企业一个月的经济往来业务。

顶岗实习。第三年到企业相关财务部门进行实习。

三、实践教学实施问题探讨

虽然目前教育界普遍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实践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困难重重,绝大多数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实践教学之所以难以开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校硬件设施的不足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有足够的实验室及设备作支撑,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实验室条件较差,设施简陋且数量不足,实训材料陈旧,财务软件更新较慢,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2.教师自身实践经验的不足

很多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到教学岗位,没有在企业工作过,自身实践经验缺乏,虽然能够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每次上实操课都感觉心里没底,生怕出错,实践教学难以开展。

3.班级人数过多的局限性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班级人数都比较多,笔者所在学校会计专业每个班都五十多人,班级人数较多导致实践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常见的分组教学难以开展,课堂教学过程难以控制,教师难以顾及到那么多的学生,实践结果的考核和评价无法及时完成,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4.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绝大多数教师所受的教育都是传统教育,本身早已习惯“教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的教学方法,教师心理难以摆脱这种传统,所以教学过程中总是习惯性的讲得太多,学生做的太少。

四、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

国外职业教育以胜任岗位为出发点,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开发课程,其理论基础主要是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与模式。能力本位教育的核心就是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应该从会计职业岗位需要出发,培养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奠定学生就业基础。

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的训练过程。所以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其内容设置应做到“不同层次,逐级递升”,使实训内容随着专业教学内容的深入,最大限度地涵盖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构建成一个合理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会计职业能力的训练、会计实践教学的组织应突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基本技能训练

这主要是指职业岗位(群)最基本的操作能力训练。基本技能是完成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所必需的基础性技能。这些训练主要在课堂或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如开设“计算技术”、“出纳实务”等课程,进行汉字书写、阿拉伯数字书写、珠算、计算器使用、点钞等技能训练,在开设的《基础会计》课程中,进行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等技能训练。在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进行汉字输入,计算机操作等技能训练。通过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是着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及对专业初步的认识与最基本的规范操作方法应用的把握。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和目的都以调动学生参与实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设计,以其能通过对会计基础技能要求部分的实训了解,对专业的重点、难点、实际工作中易出现的差错点等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日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的关注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与要求规范。在基本技能训练部分,只要能达到这样取得教学效果,那么本阶段的实训教学目标就基本完成。

2.专业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主要是指能胜任职业岗位(群)的专业能力所必需的专业经验技术和操作技能,是完成职业岗位(群)所必需技能。这种训练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主要采取模拟训练的办法。如《企业财务会计》课程重点进行出纳核算、往来款项核算,财产物资核算,企业财务成果核算,明细账、总账、报表的核算等会计专业技能训练;《成本会计》课程主要进行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及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等会计专业技能训练;《会计电算化》课程主要进行的是会计软件应用能力及会计电算化上岗证考试的技能训练等。通过这些专业技能的训练,主要是解决学生某一项或几项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熟练程度,处理职业岗位经常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这一实训阶段,重点在于对学生在综合运用会计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系统财务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对企业一个会计期间较为完整的日常基本业务的账务处理,锻炼学生的处理企业全盘日常会计业务的能力,这不但能考查学生的综合思考和专业知识的衔接运用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系统综合处理能力的提高。另外,在此阶段还要基本完成传统的手工做账与现代的利用财务软件进行计算机做账的结合。要求学生熟悉工作中常用的财务软件,并把完成的手工记账部分,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入账。

3.综合技能训练

综合技能是指能胜任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必需的综合技能、操作技能和应变技能。综合技能训练是训练学生应用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

本阶段的综合会计模拟实训是在轮岗方式下的会计综合实训,应突出其综合性和岗位流转性,它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集中处理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一般模拟1个月,4人-5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设置会计主管、记账、制证、审核、出纳等岗位,按照各个会计岗位技能要求组织训练,让学生体验会计各岗位的业务处理过程,熟悉会计岗位的职责要求,强化对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实训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单、证、账、表及其他用品均按实际工作中的样式和使用情况予以配备,使学生通过实训,了解和掌握各个会计岗位不同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同时,把时间教学与专业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学生对财务的理解和利用能力。

五、结束语

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当今社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注重实践能力,需要技能型、实用型的人才,中等职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实践性互助教学,不断进行探索、尝试和改革,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中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熊守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1

[2]杨贞斌.改进会计实验教学方法,培养会计学生综合素质[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上一篇:多元化评价为学生乐考打开一扇窗 下一篇:基于国外智慧校园的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