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农村当好班主任

时间:2022-04-04 02:12:36

如何在农村当好班主任

摘 要:探索教育规律,做好农村班主任工作,从事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国乡村教育事业,提高自身的生命价值,是极其有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农村班主任;爱心起航;整合校本资源;营造班级环境;自我成长

班集体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小社会”,是社会影响学生、帮助学生进入社会的通道之一。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鼓舞,一起长大,一起成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教好农民的孩子,当好农村班主任,提升孩子的生命价值。通过孩子,提高家长的生命价值。探索教育规律,做好农村班主任工作,从事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国乡村教育事业,提高自身的生命价值,是极其有意义的事情。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很复杂、很辛苦的系统工作,农村班主任的工作更复杂、更辛苦,如何当好农村班主任,我个人体会有这几点:

1.当好农村班主任,要用爱心起航做好学生爱的工作

教育的本质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教育仅有爱是不够的,还要会爱。农村的班主任,面对的学生大都是留守学生,大都是隔代教育的学生,学生缺少一种正确导向的爱。孩子天生是要被关爱的、被呵护的。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农村班主任更是爱孩子,但往往也是最不会爱孩子。爱孩子,已经是班主任教师的一种信念和习惯,可是懂孩子的问题,似乎远没有解决好。师生关系常常出现“为了你,受不了”的尴尬局面。不是不爱,而是不懂,是不会爱。不会爱,等于没有爱。错误的爱,就变成了害。人的精神生命没有爱,如同人的生理生命没有氧,立刻就还有不良的心理反应,烦恼、焦虑、恐惧与日俱增,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痛苦、封闭、扭曲、甚至疯狂。因此我们要用爱心起航,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努力让学生在被爱的享受过程中懂得施爱,引导学生去爱同学、爱家长、爱老师,进而去爱家庭、爱国家、爱人类。我们明德小学的做法是走近孩子,善待差异,尊重人格。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达到心灵深处。遵循爱的规律,尊重原则,才能发掘学生身上的真善美的东西和充满灵性的东西,才会用心与孩子交流。激励优点,包容缺点,鼓励进步就是尊重孩子。重视培养孩子感受被爱的能力,激发爱的动力,让学校的每个孩子、尤其是留守学生感受来自学校老师、同学的爱,体会家长的艰辛和爱心,让学生在享受周围的爱的力量的体验中回馈别人,学会施爱,学会自爱。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爱的源泉,让每个学生懂得让别人获的快乐幸福,是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快乐幸福的唯一可靠途径。只有学会这点才能让每个学生懂得珍惜,学会感恩。只有在爱中成长的孩子才会快乐、阳光,才会健康成长。

2.当好农村班主任,要善于整合校本资源

农村的办学条件是差,农村学校教学资源贫乏,这也是事实,但农村也有农村的优势资源——农村大自然和农村的生产、生活。这些资源都是不要花钱的,是原汁原味的好东西。农村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好山好水,充分利用农业、农村、农民做好文章。每位班主任都可以根据本校的资源和当地的资源,合理整合,开发利用。农村的孩子能吃苦,农村的孩子不怕累。如我校的劳动课:割稻子,捡稻穗,拔花生,摘棉花,采茶叶,挖红薯……丰富多彩,兴趣盎然。既享受了劳动的快乐,又感受了家长工作的艰辛;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技能。农村的孩子生活能力强,农村的孩子更爱自己的家。我们通过组织学生调查家乡的农民种了什么,养了什么,家乡办什么工厂,爸爸妈妈为什么出去打工,家乡的小山、门前的河流有什么变化等。让学生通过亲身的调查和研究,进一步了解农村建设、认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如张老师的社会实践课——游果园,请果农做老师,教学生认识了桃、梨、杏、梅、石榴、无花果等,了解了相关的种植知识。果园里不时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惊讶声以及朗诵诗词的声音。这样的活课堂、活教材不叫城里的孩子羡慕呢?农村的校园是小,但只要我们合理整合农村资源,开发利用,我们心中的校园就很大,果园是校园,花园是校园,田野是校园,山川是校园……这样一来,我们不就做大了校园、做美了校园;这样一来,农村班主任的工作的资源就非常丰富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非常的鲜活。

3.当好农村班主任,要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实现连学校墙壁也说话的远大目标。”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总设计师和管理者,班级环境对其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农村班主任往往因为农村的办学条件差,就不去注意班级的文化管理,相反,农村班主任要结合自己班级制定管理目标,然后结合学校实际、班级教室的结构实际,掌握班情,了解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再团结学生、科任教师及学校其他教师,齐心协力,精心策划,倾注心血,共同设计,努力营造一个优雅的班级环境。总之要因班而异,创造特色。不管是选标语、插锦旗、贴窗花……只要是学生自己参与了,是用他们稚嫩的手去布置,用他们纯真的心去装扮的就好。我们相信在这样设计布置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学生时刻感受到的是温馨、上进,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一种班级优越感、荣誉感,学生因为荣誉注意自己的形象,会为了实现班级制定的目标而不断增强自信心,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

4.当好农村的班主任,要加强法制教育,安全教育

农村的孩子大都是留守儿童,大都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教育,因此,农村的孩子虽然朴实、勤劳,但也比较好动、顽皮,难以管理。其次是农村的区域分散,田地相挽,山水相连,上学放学的路途难行且较远,而一路上吸引眼球的东西又太多,所有这些都是导致事故频发的客观原因。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这一点很重要,班主任如何依法执教,如何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我们的工作,是必须重视的课题。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这也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

5.当好农村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自我成长

在农村工作,学校偏僻,消息闭塞,但我们不要因此就把自己封闭了,就可以放任自己了,任其落伍,不成长。我觉得乡村教师,乡村班主任可以不进城,不提拔,也可以不发财,但不可以不自信,不可以不快乐,不可以不成长。农村的班主任更应自信、阳光,要不断“躬于实践,勤于读书,精于思考,善于交友,乐于动笔”。躬于实践,就是要立足岗位,真抓实干,是敬业、乐业;勤于读书,就是要加强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和自身素养;精于思考,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大胆创新,勇于改革;善于交友,就是要向学生学习,向农民学习,向同行学习,向专家学习;乐于动笔,就是要把学习体会,教学经验和工作经验记录下来。只有这样,才能成长,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农村班主任在转变学生面貌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怎么做,还要让学生提出老师怎么做,严于律己,重塑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做学生表率,才能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幸福的班主任。

上一篇: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评价 下一篇:初三英语总复习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