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爱情,会好吗

时间:2022-04-04 09:15:13

我们的爱情,会好吗

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刚过,就迎来了2013年1月4日,谐音“爱你一生一世”,在这个异常寒冷的冬天里,掀起了一股热情涌动的青春浪潮。据《中国日报》报道,当天婚姻登记处排起长队,情侣们接踵而至,仅南京市,就有5018对新人领证结婚,创下近两年单日领证人数最高纪录,是平日登记人数的16倍。

网上微博“201314,大声说出你的爱”,引发千万次讨论,“珍惜这一天,珍惜所有你爱的人,因为世界上只有这么一天是‘201314’。领证的、表白的、要爱的,都赶紧了。”

只是谐音,已经点燃某种情绪,导火索可以追溯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古老年代。

这几十年,世界在飞速变化,尤其是中国,都市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快车带来前所未有的骚动和喧哗,奔腾而过尘土四起。这一年,房价、物价、油价和菜价,都在起伏不定,人们的所观所想也被经济节奏制约着。爱情可以速食,闪婚可以闪离,各式婚恋节目搬上荧屏,情感不再是彼此的心间事,而越来越成为一档可供消费的“娱乐事件”。白富美和高富帅,让人羡慕嫉妒恨,在爱情股市里行情一路上涨;而地位低微的人们,在风尚程度上已经取代淌口水的拜金族,多了份自嘲的颓废和洒脱。

一切都在变,所以,永恒更加珍贵。尤其都市年轻人,在沸腾而热闹的生活表象下,仍沉潜着亘古不变的对真爱的向往。

你看到了吗?那些映在大商场橱窗上的恋人身影,那些坐在顶楼天台聊天看星星的男女,那些骑着单车顶着大风去上班的男人,那些下班后回家为爱人炖汤的女人,无论他们多么普通,日子多么平淡,都想要一个永恒的完美爱情,以便心灵随时停靠,栖息繁荣。

如果一座城市,不再相信纯洁的爱情,就会丧失基本的诚恳和活力;城市的爱情,会好吗?

2月14日情人节已过,记者选择了一些幸福或不幸的爱情,让你看到,爱情在这个时代的各个城市,不同的模样。

爱情和房子的PK

小陆面白,瘦削,寒冷冬天,只在黑衬衫外套一件薄棉服。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给一家小公司做软件开发。后来,小公司倒闭了,他跳到了另一家,干了两年,因为薪水拖欠而跳槽。短短5年,他跳槽了很多次,现租住在上海较偏僻的金山区。有同学劝他回家乡广西考公务员,而他不甘心就此离去。

上海的就业机会很多,人偶然被现实搁了浅,还会时来运转。他不愿正视,人的能力、机遇,都分高下。

他交过一个女友,是在书店认识的。去年的情人节,他买支玫瑰,期期艾艾地求婚:“没有钱,没有房子,你愿嫁给我吗?”女友收了玫瑰,凄然一笑,没有回答。

不久,女友离他而去,理由是他“缺乏自信和魄力,无法给自己安定感。”她给他发过一条长短信:“你现在没有房子,我不在意;但是你几年内能买下房子?难道我们一直租住在别人的屋檐下?对不起,我不能。”

这条短信,小陆至今未删。他说,每次看,都会心痛,会骂自己没用,这也成了自己前行的动力。失恋的他现在周末都兼职,披星戴月地挣钱。

爱情——-他说,不过就是一套房子的价格。昂贵的爱情,是黄浦区的房子,二手房的均价都已经达到四万。而他,连个便宜的金山区的爱情都守不住。

这样的解释,并非小陆独有。

前几年,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年年飙升,让生活工作在其中的年轻人望而兴叹,“爱情只值一套房子”的论调大行其风。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网签数据最新统计,2012年全年,北京新房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2.07万元。其中五环外的楼盘成交量占86.5%,成交均价为1.76万元;而五环内楼盘价格仍有小涨。上海的房价内环中环都有涨,外环外的均价也近两万。

在一线城市买套房,哪怕是外环的50平米,大概也得100万。小陆这5年省吃俭用攒了30万元,准备寻套房付完首付,再去找个心爱的姑娘。

诗人勃朗宁说:“我爱你,是日光和烛焰下最基本的需要。我无拘无束的爱你,就像人们为权利而斗争。我无比纯洁的爱你,就像人们不为赞美而陶醉。”

本来,爱情是“冬雷阵阵夏雨雪,乃敢与君绝”,是不受拘束的一腔热血真情,是灵魂深处对美和真的精神信仰;而房子,是遮风避雨的生活必需品,和爱情并没有太紧密的联系。

如果一个时代,女人需要一套房子才能出嫁,而男人用房子做诱饵才能钓到伴侣—-—足以彰显社会的精神残疾,也凸显社会保障福利制度的欠缺。依靠大件物质来灌溉,来喂食,来支撑的爱,还是爱吗?

小陆不是个案,也不是全部。记者也曾见过一起从地下室奋斗,如今生活安好的恋人,见过苦乐与共、不离不弃的出租屋夫妻,至于逃离北上广、回归二线城市买房生子的伴侣,也不少。

这个时代总有各种声音,而你听到了什么?

坚信城市的爱情吧。不管小陆们是否回归家乡,又或者拼到脚软赚到高薪,只有相信爱情,才会在旅途遇到同质的人,才会将这冷冰冰的高楼大厦集散地,聚拢芬芳,变成温暖有爱之所。

浅淡长远的幸福

不幸的爱情各有各的不幸,而幸福的爱情总是相似。

在北京,他们是对很普通的恩爱夫妻,结婚9年,如今儿子1岁零4个月。

唐坤现任某风司总经理,西装革履。妻子何云短发大眼,坦率风趣。一般都是她对记者说,他在一旁偏头望着她。

两人是初中同学,相识已经23年。唐坤是内向的学习标兵,而何云是田径健将,有条垂到腰边的长辫子。他悄悄地喜欢她。

上大学后,两人分开。唐坤在北京,何云在杭州。第一个学期刚结束,唐坤就去杭州看她。4年里,唐坤去了杭州12次,零花钱都花在了火车票和电话费上。有时连坐票都买不上,唐坤就站着去杭州,累了,靠在车厢连接处歇一会儿。那时火车还没有提速,车上呆上一二十个小时是常事。

经过1年考察,何云让唐坤牵手,从此不曾分开。

毕业后,两人在西安工作两年,一切安稳,唐坤却提议去澳大利亚读书,而何云也举手赞同。两人很快处理完手上的事情,一起去了陌生的国度。

到了澳洲,两人没有多少钱,一起在一家三明治店打工。老板娘是上海人,规定员工不许谈恋爱,所以他们就假装陌生人,“潜伏”在店里。有一次,何云在店里被保鲜膜盒的锯齿割伤,唐坤装不住了,刷地冲出去买创可贴。从此,老板娘看他们的眼神相当怀疑——-那个表情,至今仍是两人的笑资。

2003年,两人在澳洲领了结婚证,学成归国,各自从小职员干起。2007年,两人有机会获得澳洲的永久居留身份,只要按照规定5年内在澳洲境内住满24个月。一般人会派一名家属“住满”,而唐坤对何云说:“我们肯定不能分开嘛,那个就放弃好了。”

幸运的是,2003年回国后他们就用积蓄买了房,当时东三四环还有均价七八千的楼盘。之后,两人在职场步步晋升,变得日益忙碌。但只要有空暇时间,都是留给彼此。

两人并非TWINS类的恋人,性格有异。大学毕业两人去西安蹦极,他蹦了,“感觉很好!”她好久才鼓足勇气蹦下去,“又紧张又后悔,感觉像要自杀!”前不久,两人去看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何云认为是在讲动物和人的旅行,而唐坤推断这是个毛骨悚然的故事;何云喜欢速度,无论开卡丁车还是骑马,而唐坤谋定而后动,处事冷静,家庭很少有摩擦、争吵,两人价值观接近,大事上步调一致,小事上彼此妥协。

两人都很爱家。她有手好厨艺,为家人烹制美味甜点和菜肴;而他忙完工作就马上回家,周末会带家人出游。

前几年,英国《金融时报》作过一个全球城市爱情调查,认为生活和工作关系密不可分的情侣关系最为稳定和持久。调查还发现,外国恋人比中国情侣更相信天长地久。

记者问:“这是个变数很大的社会,你们相信天长地久的爱情吗?”

何云说:“相信。就想和他一起慢慢变老。”唐坤则说:“她是我微信上的唯一好友,是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我不懂什么恋爱技巧,就知道,她就是她,独一无二。”

他和她,都来自普通家庭,也组成这座城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他们有深厚的感情基础,一同读书,一同奋斗。他们有平衡工作和生活的智慧,在北京买了房,又当了父母。每一个岔路口,他们都选择一起前行,踏踏实实,再无二心。

媒体或者电视,如同扩音器,放大不幸或者传奇的爱情故事,而这样浅淡长远的幸福家庭,才是社会基层的良性细胞,就在我们身边,俯拾皆是。

我们的爱情,会好吗?我们的城市,会更温暖吗?

答案,就在你此刻的心中。

上一篇:缺点如何变优点逆转简历 下一篇:职场三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