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纸张“活化石”:和田桑皮纸

时间:2022-04-04 08:53:32

人类纸张“活化石”:和田桑皮纸

被称为人类纸张“活化石”的和田桑皮纸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充分展示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在新形势下,团结拼搏、勇于创新,全面推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馆承办的“首届中国画-桑皮纸绘画作品展”于2011年11月5日在自治区图书馆一楼展厅拉开帷幕。

参展的作品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独特人文景观,沧桑历史风骨,画家们直接利用桑皮纸特有的“纹理清晰、绵韧柔坚、百折不损”特性,渲染出空灵、深沉、悠远的意境,依稀见证着流沙之下、残纸之上丝路文明的辉煌与永恒,以特殊的方式展示了新疆的风土物产。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120幅不同题材的绘画作品都是新疆各族知名画家和美术工作者在和田桑皮纸上描绘的精品力作。其中既有龚建新、龙清廉等老一辈画家的作品,也有新疆画坛中青年画家的佳作,还有部分基层美术工作者的作品。画家们描绘出的一幅幅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独特人文景观,沧桑历史风骨的画卷,透过桑皮纸渲染出空灵、深沉、博大和悠远的意境,依稀见证着流沙之下、残纸之上丝路文明的辉煌与永恒。让这干年薪火相传的古老技艺重焕光彩,也为新疆中国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载体,展示出和田桑皮纸永恒的艺术魅力。

据了解,和田桑皮纸的生产始于汉末,以其纹理清晰,绵韧柔坚,百折不损的特性而成为典籍、字画、修复手工纸的上品,干古绝技传承至今。2004年6月,故宫博物院修复倦勤斋通景画,首选桑皮纸作为唯一的纸源;2006年5月20日,和田桑皮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疆十分重视对桑皮纸的传承与保护,如今,已在和田墨玉县投资100万开始建设传承中心,文化厅对桑皮纸新用途的开发,提出了拟用桑皮纸再造古籍善本文献、绘画和书籍装饰应用等方面的文化创意来拉动传承与创新,并把探索和开发桑皮纸新用途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创意活动来推行,这是挖掘和推动我区文化产业的有益尝试和重要举措。我们的文化事业在坚持继承和创新的同时,努力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创造性吸收和融合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并不断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时展要求的有机结合,实现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并树立世界眼光,形成解放思想、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

新疆画院副院长白钢认为,将和田桑皮纸和有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中国画相结合,完美地体现了当今新疆“开放、创新、交流、融合”现代文化引领的宝贵精神内涵,可圈可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副厅长韩子勇告诉记者,举办首届中国画・桑皮纸绘画作品展览的目的,就是希望和田桑皮纸这一古老技艺重新焕发青春,散发于年薪火的文化魅力,激发起各族人民对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化、热爱伟大祖国、共建美好家园的决心,为新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高中古诗文趣教七法 下一篇:广东省英德市九龙镇大沟谷地区金矿地质特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