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时间:2022-04-04 08:23:42

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020-01

一、营造轻松教学环境

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犹如一棵朝气蓬勃的小树,只有沐浴和煦温暖的阳光才能令其快乐成长。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鼓励帮助,用诚挚的热情,逐渐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喜欢教师,也喜欢数学课,进而唤起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

要想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但要在情感上吸引,更要在教学中提高信息接收率。例如,利用教材中可操作性强的一些动手实践内容,指导学生用木条、铁丝、硬纸等材料,制作几何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也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地讲些数学趣闻、数学史料和数学家的故事等,不但增加了知识的生动性,而且易于使学生把数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自身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进行数学知识构建,将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更好地感受生活的情趣,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和谐健康地发展。

二、明确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1.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

2.锻炼学习意志。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的“磨刀石”。因此,数学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反复训练,持之以恒;第三,树立榜样,激发自觉性;第四,评价表扬,鼓励发展;第五,建立学习规章制度,严格管理;第六,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如搞好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建设。

4.改革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发表各自的意见,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引导学生对知识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因此,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主探究,敢于挑战教材,挑战教师。如果每一节课学生都能对所学的知识多问几个为什么,甚至能对一些概念、定理、公式提出独特的看法,这样才会不断有新思想涌现,久而久之,他们才会逐渐树立创新意识。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孩子英语学习效率 下一篇: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写好起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