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2-04-03 10:57:19

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为干预组。比较这二组组患者肺活量,深吸气量,用力肺活量,每分最大通气量,风流速等各肺功能监测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肺活量,深吸气量,用力肺活量等指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护理干预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可以帮助其治疗,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

关键词:护理,小儿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415-02

1 临床资料

将80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个月至7岁,平均(3.42±0.51)岁;病程1-7天,平均(3.25±0.48)天。对照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个月至7岁,平均(3.31±0.41)岁;病程1-6天,平均(3.17±0.491天。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头孢菌素以控制感染,采用液体疗法以纠正酸中毒(补液量为60ml/kg・d,其张力为1/3-1/5张,补液速度控制在10-15滴/min),采用雾化吸入(生理盐水10ml+地塞米松1mg+异丙肾上腺素0.1mg+庆大霉素9万u,2-3次/d,15-20min/次)以纠正缺氧改善通气。

2.1对照组

病房环境护理方面,病房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控制在20-24摄氏度,相对湿度55%-60%,定时消毒,防止患儿出现交叉感染,保持周围环境安静。给予患儿易消化,富有营养,无刺激的食物,确保患儿所需的蛋白质,且应及时为患儿提供所需的水分,鼓励患儿多吃流质饮食。另外要保证患儿休息充分,以减少患儿心输出量和各身体组织对氧的需要量,哭闹烦躁不安的患儿,可遵医嘱给予适量镇静剂对于气促和发绀的患儿应尽早给予吸氧,以纠正组织低氧状态,适时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缺氧好转后,及时调整氧流量或停用氧气,以防因给氧浓度过高,时间过长而致肺组织充血,水肿,肺不张或氧中毒。

2.2干预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下护理措施。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护理,采用头低位,从背部两侧向中间,从下而上的叩背方式排痰,对于年龄稍大的患儿,让其用力呼吸,排出痰液,病情重者应给予吸痰。由于长时间住院,患儿会有各种隋绪改变发生,护士对待患儿要保持亲切,态度要和蔼,从而将与患儿之间距离拉近,要注意多使用非语言动作使患儿感到亲切,从而使其感受到护士的关心以及重视,从而使其以良好心态来进行治疗,与治疗积极配合。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患儿的心理护理,应从患儿的年龄,疾病情况,性格特征等方面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并对患儿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要加强与患儿的沟通交流,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可以适当的对病房环境进行合理改进,比如将病房环境按照家庭模式设计,在病房内放置一些儿童喜欢的玩具,图画等。以此提高病房环境的舒适度,取得患儿的信任。改善护患关系,缓解患儿的抵触情绪。另外是加强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患儿家长的配合是保障治疗和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而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不配合等因素,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次性针刺不成功。患儿抵触等情况,患儿家长本身就对患儿比较担心,再出现这些情况就容易使患儿家长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对护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引发医患纠纷。在用药方面,对患儿的痰液进行药敏试验,判定病原体种类,选择相应的抗生素,维持使用至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后第5天,对于病情严重患儿可短期内应用合适的激素药物。治疗过程中,及时监测患儿的体温,呼吸状况,精神状态等,保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患儿的突发状况,若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抽搐,昏迷,肝脏急剧增大等现象应及时通知医生;若患儿出现呼吸不规律,惊厥等现象,需及时进行抢救。

2.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及血氧饱和度(SaO2),观察患者发绀消失时间,气促,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肺部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

2.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3.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肺活量,深吸气量,用力肺活量,每分最大通气量,通气流速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同时其发绀消失时间,气促,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肺部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

4.讨论

近年来,我国儿童疾病谱有了很大变化,但小儿肺炎仍是威胁儿童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居儿科住院疾病首位。其临床表现为高热或体温持续升高,腹胀,烦躁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是重症肺炎的常见并发症,病情变化迅速,短期内即可危及患儿生命。当重症肺炎发生后,肺泡萎缩,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患儿体内动脉血压分压降低,氧饱和度降低,导致低氧血症形成,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引起患儿的死亡。除了有效专业的治疗,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入院后即进行改善通气功能,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强心,利尿,降颅内压,抗感染,对症支持等综合急救治疗措施,以期尽快康复。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过程中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患儿的生命安危,因此积极有效地护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护理干预在提高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5.结语

本文主要对临床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研究。将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采取全面的护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消失时间,气促,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等指标,来研究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得出了护理有利于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的结论。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能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患儿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临床意义重大。

上一篇:舒适护理在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一篇: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