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

时间:2022-04-03 04:49:34

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

西方人把“口才”、“美元”、“电脑”并称为三大活宝,并且把“口才”放在首位。《财富》杂志在一篇《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下一代》的文章中,把具备较强听说能力当作第一条。专家研究也表明,在一个人必备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由此可见听说的使用范围远远大于读写,其重要性不容小视。

目前职业高中语文课本中也编排了口语交际的专题训练,但是仅仅依靠几节口语交际课是远远不够的。据统计,当前职业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总体上存在一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相对下降的趋势,农村更为严重:有些学生还存在“闷罐子”现象,不愿张嘴说;不敢大声说话,吐字不清晰;搔头抓耳,态度不自然;回答不够完整、重复嗦;说话不连贯,缺乏条理。针对这一点,我认为应该将口语交际训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作为教师,应挖掘蕴涵在阅读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因素,充分利用新的课堂教学结构优势,创设相应情境,设计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全员参与的训练方法,扎扎实实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学生在安全而温情的空气中在富有个性和积极思维中进行口语交际活动,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1.教师生动的语言

教师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使学生的大脑里充满神奇的想象,欲罢不能,丰富的想象使他们想说,争着要说。比如《虞美人》的教学中,让学生闭上眼睛,老师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使情景再现在学生的脑海,学生如临其境,丰富的想象使学生争着诉说,变“要我说”为“我要说”。阅读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训练,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

2.教师友善的行为

教师不仅要做到教学语言亲切、诚恳、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学生一起说、一起想,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要经常与学生共同“拉家常”、聊天,一起讲故事,续编故事,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有“源”而发。尤其是通过谈论动画片、社会热点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更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起学生的共鸣,丰富口语交际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3.教师现代化的手段

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手段,它直观形象,能帮助我们生动地再现情境,达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如在教学《蝉》中,我把蝉的生活习性利用电脑屏幕投影出来,蝉在觅食的样子就历历在目。学生兴趣盎然,争相介绍它们是怎样在水中觅食的,说得活灵活现,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活用教材,挖掘源头

由于教材编排、教学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职业高中每学期仅7到8节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更要勤于挖掘新教材中所隐含的交际内容,活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填补“空白”,积累语言

苏教版教材图文并茂,课文生动有趣,学生喜欢读,这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在教学中,我利用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如《我的母亲》中写道:“缓缓地摘下军帽……”此处的省略号省略了哪些内容?我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的问题,既要结合课文内容,又要联系生活中所见过的、经历过的情景进行再造想象和表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课文中这样的空白不少,教师如能巧妙设计话题,“填补”“空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给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将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为口语交际奠定基础。

2.引导复述,内化语言

复述能帮助职业高中生深入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职业高中生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的目的。复述的准备工作可以做得充分一些。如利用形象的图画、直观的板书、有声的语言、生动的细节,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回忆故事内容和情节,从而降低复述的难度,促使学生形成复述的能力。如《多年父子成兄弟》,复述前,可以说一说各段的主要内容,理一理课文内容的顺序,画一画课文的重点词句,编一编小标题等。复述时,可以按课文段落层次进行,也可指导学生根据提纲进行复述。本课根据小标题复述就容易多了。这样,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他们较好地掌握词汇,熟悉一般的语句结构,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语言。

3.拓展延伸,创造语言

有些文章的结尾言虽尽而意未完,余味无穷,可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如教学《项链》一课时,可结合课文结尾,引导学生以“项链是假的……”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同时给予温馨提示:①注意故事情节的连贯性;②描写时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与动作等;③升华“爱”的主题。这是让学生自由发挥的一个创造环节,教师不宜统得过死,应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通过说话练习,有些同学对妇人的前后变化处理得非常好。这样的练习使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也使文章的主题得到了深化。

4.结合阅读,扩展交际

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较强的能力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来获得。俗话说:“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所以,沟通课堂内外,挖掘多方资源,扩展交际空间显得十分重要。

教师要善于挖掘课内外资源,创设交际情境,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在教学《鸿门宴》后,我让学生阅读。同学们异常兴奋。之后,我组织他们说说书中的精彩情节,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准确性;对剧中空白的情节进行想象说话,训练学生语言的创造性;我还组织了一次“《鸿门宴》人物评论会”,学生的说话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层次性,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这样的说话训练,学生能在愉快的气氛中,既回顾了精彩的情节,丰富了知识积累,又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是可以长期进行训练的好方式。

三、课堂评价,促进互动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规范,汉语也不例外,而交际过程也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范”。如果忽视这些,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那么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将成为一句空话。教师应该让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从而获得知识,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职业高中生参与评价,从内容上说,一是评价交际的语言是否清楚明白;是评价交际的方式是否讲究文明礼貌;三是评价交际的习惯(说话姿势、心理因素、普通话准不准确)。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不要求全面,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

总之,阅读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不应只是在某一阶段进行,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成为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职业高中生的口语交际水平,随着理解能力、认知能力的提高而不断进步。

上一篇:致我最亲爱的别人家的小孩 下一篇: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