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地下水过量开采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时间:2022-04-03 01:17:31

哈尔滨市地下水过量开采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摘 要:本文就围绕因哈尔滨市地下水过量开采诱发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说明了地下水开采过量的环境地质对策。

关键词:地下水开采;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哈尔滨市因为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所导致的环境地质问题较为突出的有地下水降落漏斗以及地面沉降、部分河水干枯等,并且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由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已经对哈尔滨市的用水以及环境地质保护产生影响,为了加强人们对地下水的保护意识,下面就对过量水资源开发对环境地质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1.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用水量衰减

从黑龙江环境水文地质总站所提供的检测资料可以看出,在1970年时哈尔滨地下水的开采量还较少,虽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位下降,但依然能够保持地下水的采补平衡,从1971年开始,社会发展速度加快,水资源供给不足,于是加大了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出现了采量远大于补量的现象,导致哈尔滨市的地下水位大幅度持续下降。1980年至今,哈尔滨市出现了各种新型产业,以重型机械厂、松江罐头厂、道理煤气公司、电焊条厂为主,提高了整体城市的水资源使用量,在20年之间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率呈直线上升,并导致以上厂区位置中出现了小幅度的水位下降,形成小型下降漏斗。在这样的持续情况下,2007年采水量达到了一个新高峰,水位也出现了较大幅度地下降,5个区域的小漏斗在随着不断扩大最终汇聚成一个大型水位下降漏斗,以重型机械厂为中心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哈尔滨市平房地区以东安机械厂为中心也出现了小面积的漏斗。自2010年开始人们已经感受到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的负面影响,所以逐渐减少开采量,整体地下水水位的下降速度有所减缓,到2016年10月,该地区漏斗中的水位累计下降了36.8m,并且因为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当地的静水压减小,含水层越来越薄,单井的用水量已经由1980年的5000m3/d衰减至当前的2000m3/d。但因为地下水是必需品,无法彻底关闭地下水开采系y,所以漏斗问题持续发展,水位也成持续下降状态。

2.江水入侵引起沿江一带水质变差

因为地下水的水位一直处于持续下降状态,所以导致松花江的江水水位一直要高于地下水水位,引发江水倒灌补给地下水现象,而江水因为环绕着人们的生活区域,并大量雨水地下没有地层的过滤,所以其中含有大量杂质,地下水在长期的江水入侵影响下,水的质量有了很大变化,经过抽水试验,可以看出水中的Cl以及悬浮物呈成倍增长趋势,虽然地下水所处含水层对水资源有一定的净化,但净化的能力十分有限,长久的江水与地下水混合,势必会降低地下水资源的整体水质。

3.过量地下水开采导致河流断流或干枯

哈尔滨市现有西河沟、信义沟、马家沟以及运粮河四处河流,统称“三沟一河”在七十年代初期时,这些河流附近存在几个水源丰富、水质清澈的泉眼,但随着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导致泉眼中的水量减少,起先位于上游的泉眼开始干枯,随着地下水开采力度增大,有些地区的层间水小时,下游的泉眼也随之干枯,从前“三沟一河”中的清水消失不见,直到目前已经只能起到排污与泄洪的作用。

4.关于地下水开采过量的环境地质对策

(1)分区控制开采地下水。根据地下水超采造成危害的程度的预测评估,并考虑地下水资源的恢复、补给能力,将地下水开采管理划分为禁采区、限采区和控采区或不同的保护区,进行分区开采。深层地下水和浅层严重超采区实行禁采政策,如市区内、长期农业灌溉的严重超采区;浅层地下水一般超采区、已引发地质灾害地区和受污染地区,并具有一定的补给及恢复能力的地区实行限采政策;轻微超采区实行控制开采,实现采补平衡。并通过适当调整不同地区的水资源费来协助施行分区管理的政策。(2)合理配置,加强调控。超采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进行联合调度与合理配置,优先利用地表水,严格限制开采地下水,充分利用其他水源,如:污水处理回用、拦蓄雨水等。(3)总量控制,计划开采。加强超采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为目标,根据各地实际,实行超采区地下水年度取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采取综合措施,实行计划用水,强化节水意识。(4)加大节水力度。节水措施可以从三方面开展,一是农业节水,大力发展广泛使喷灌节水灌溉技术、滴灌技术等,并加强灌溉水渠的防渗技术运用,保证有限的水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二是工业节水,对污染严重、高耗水的企业工厂进行管理,禁止发展过程中使用用水量大并过于落后的设备,要求企业内部增强产出污水的处理力度,便于水资源的二次利用。三是生活节水,更新老化管网,更新旧的较为落后的用水器具,杜绝滴、冒、漏水现象。提倡一水多用,废水储存处理后再用。

结语

总而言之,造成哈尔滨市地下水超采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是多方面的。对此,我们应该从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条件和实际状况出发,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需要,科学规划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布局,明确不同阶段地下水超采区控制和治理的目标和任务,提出具体治理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法制和机制,采取合理的综合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应旭.哈尔滨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15):14-15.

[2]刘群.论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产生的影响[J].科技与企业,2014(13):159.

上一篇:城市配电自动化关键技术探析 下一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地铁火灾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