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房地产企业风险管理管窥

时间:2022-04-03 11:38:13

金融危机下的房地产企业风险管理管窥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型产业,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加强风险管理是房地产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房地产企业若能合理规避风险则有利于刺激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该文概述了房地产经营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阐述了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影响,分析了金融危机下我国房地产企业经营状况,探讨了加强房地产企业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当前我国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相对薄弱。房地产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吸收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强化企业的风险管理实践,寻求适合企业经营现状的风险管理模式,着力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房地产风险管理基本内容

房地产经营风险的主要类型。房地产经营受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往往会产生较大的风险,房地产经营风险主要分为系统风险和个别风险。系统风险即为市场风险,是一种不可控的经营风险,主要包括购买力风险、周期风险、利率风险、政策风险,市场供应风险、变现风险等。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同时也存在可控风险,个别风险即为能通过投资组合分散抵消的可控风险。房地产经营个别风险主要包括收益现金流风险、资本价值风险、机会成本风险、时间风险、未来运营费用风险、持有期风险等。

房地产经营风险管理。房地产风险管理是指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可能遇到的风险及时进行预测、识别、评估,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有效处置风险,合理规避风险,争取以最低成本实现经营风险最小化,确保企业的经济利益,促进房地产企业健康长远发展。风险管理的本质是加强对不确定性因素的管理,这种经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一方面会给房地产企业带来威胁和挑战,另一方面也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房地产企业加强风险管理不仅要做到将经营风险降到最低,还需帮助企业寻求更多发展机遇。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识别、风险定性分析、风险定量分析、风险应对措施、风险监控等内容,风险管理分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需做到及早发现风险、及早采取措施规避风险,适当的风险规避措施有利于降低企业风险管理的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房地产风险管理目标的设置必须立足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目标,在充分考虑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前提下,不断调整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目标一般分为损失前目标和损失后目标两种。事前目标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到企业经营的经济性、合法性,增强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给予员工足够的安全保障,尽可能消除风险损失带来的负面效应,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事后目标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生存问题,保证企业具有适当的盈利能力,确保企业具有稳定的收益,帮助企业尽快渡过难关,保障企业日后具有长远发展的能力,尽可能减少风险损失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确保房地产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金融危机给中国房地产企业带来的影响

金融危机给中国房地产企业带来的风险。金融危机大大削弱了欧美大投资银行的购买力,金融危机带来的通货膨胀使得大投资银行资金周转不灵不得已选择从中国收缩资金,中国房地产企业面临着通货膨胀带来的未来收益价值下降风险。金融危机会带来变现风险,不利于刺激消费需求,房地产项目投资减少,市场成交量锐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房地产企业往往会因金融债务问题濒临破产。金融危机往往会增加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削弱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消费市场的消费能力减弱也会削弱房地产行业的投资需求,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属于买方市场,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资金成本压力。

金融危机给房地产投资带来的机遇。金融危机导致市场的不确定性,也给中国房地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遇。欧美市场资产贬值国内有利于国内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到欧美进行投资,市场上部分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投资基金则可以通过设立房地产投资基金的方式,在中国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进行股权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效益。

3金融危机下我国房地产企业开发经营状况

企业表面盈利,实际风险增长。当前我国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盈利数据较为乐观,甚至处于净利润增长态势,多数房地产企业表面盈利上升,但实际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房地产市场销售疲软,资金回笼速度较慢,资金损失严重,甚至需要通过新债偿还旧债或者利用股市圈钱等方式来偿还相应债务,我国房地产行业普遍存在资金链压力大、偿债风险大等问题。我国房地产企业盈利能力显著下降,甚至有不少房地产企业的利润增长贡献来自于非主营业务增长,房地产企业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堪忧。

房地产企业经营面临诸多风险。金融危机往往会导致房地产企业经营能力下降,从而增加企业投资决策、建设投入等战略风险,给公司增长、股东价值、商业模式的核心能力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金融危机带来的通货膨胀使得消费市场不断萎缩,市场购买力日益下降,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不善往往也会给房地产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使得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另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对房地产企业经营至关重要,因此当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业务流程出现问题时也会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经营风险。金融危机引发的市场购买力不足和市场资金量减少会给企业带来资不抵债的财务风险,增加企业的融资难度,部分房地产企业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甚至会出现资金链断裂。

4加强房地产企业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

及时监控市场变化评估经营风险。房地产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认真分析市场经济环境,实时监控市场变化,及时识别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对经营风险做出准确评估并进行科学系统分析,采取合适的风险应对措施,制定严密的风险应对方案,合理规避风险。

加强内部风险防范。房地产企业进行开发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时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企业需重视对市场需求预测和竞争情况的分析,确保房地产相关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尽可能减少因企业经营不善带来的经济损失。企业管理者需充分考虑各种投资款项的付款特点,合理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投资控制,合理安排项目资金,确保企业的投资效益。企业经营者需重视多方案的设计和选择,加强合同管理,加强企业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警戒线并严格执行财务监控警示制度。

建立全面管理体系,增强抗风险能力。房地产企业应在企业战略上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计划,建立全面的管理体系,合理配置资产,降低固定成本,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降低企业风险。调整经营模式,提高经营管理的标准化水平,明确项目定位,细分目标客户市场,尽可能避免因经营管理不善带来的风险。提高产品价值,整合价值链,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金融危机不仅给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表面上我国房地产企业盈利能力上升,实际经营状况不容乐观。为加强房地产企业的风险管理,企业管理者需及时监控市场变化,评估市场风险,加强内部风险防范,建立全面管理体系,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帮助企业合理规避风险。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上一篇:经济调整政策对楼市走势的影响 下一篇:园林植物在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