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时间:2022-04-03 08:30:34

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审计的概念

专项资金是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用于完成专项工作或工程,并需要单独报账结算的资金。专项资金要求进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专项资金有三个特点:一是来源于财政或上级单位;二是用于特定事项;三是需要单独核算。专项资金审计是审计机关对专项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的活动。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审计,对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未按预算执行、挤占挪用专项资金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支出没有按照预算执行,未做到专款专用,社会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审计中发现这些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在实际支出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很大一部分资金被用于弥补行政办公经费不足,专项资金的用途被改变。在审计某行政事业单位年初预算和年度追加的预算中发现,省财政共安排该单位23个专项活动,并拨付了419.20万元的专项资金。该单位实际只开展了10个专项活动,另有13个项目的专项活动没有开展,财政预算安排的未开展的13个专项活动资金149万元,其中62.95万元用于其他专项活动经费,另外86.05万元用于办公经费及其他活动支出。

2、专项资金未专户核算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没有单独核算而是跟其他资金放在一起,与公用经费相混淆,不能正确反映专项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不清哪些是专项资金支出哪些是其他资金支出,违背了专款专用原则。如省财政厅拨付某单位专项资金150万元、追加专项资金(基本建设项目资金除外)269.20万元,共计419.20万元记入该单位拨入经费――事业费科目未单独核算。

3、滞留应下拨的专项资金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违反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未及时足额将应拨付的专项资金拨付到位。个别行政事业单位由于经费紧张,将专项资金长期挂账,未及时下拨,以备用于资金周转、公用经费开支或其他支出。

三、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未按规定使用的原因

1、专项资金的预算环节不严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申请专项资金缺乏整体规划,多报专项资金。还有个别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先办事,后要钱”的行为是正确的,对预算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缺乏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导致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脱节,使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

2、资金支出环节管理薄弱。个别行政事业单位领导法制观念不强,思想上不够重视,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中,领导只注重项目申请,不重视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不按项目审批要求实施项目。

3、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人员未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审核把关,未严格按照专项资金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未按要求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核算专项资金。

四、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

1、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拨付管理和监督,强化预算管理约束力度,在宏观层次上建立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坚持预算编制、执行、评价并重原则,科学、合理、完整地编制部门预算。改变财政预算管理中“重预算、轻执行”、“重拨款、轻监督”的状况,促进专项资金预算执行力的提高,确保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

2、加大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跟踪审计力度,从项目申报、立项分类管理、可行性评价、项目预算、资金管理、项目实施各环节入手,发现有不按规定和批准的用途使用专项资金等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时纠正,严肃处理,建立专项资金“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和完整。

3、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被挪用、截留等情况,各级审计部门要密切配合,追回资金,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并将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等审计文书在一定范围内公示,督促有关单位限期整改。

4、对于违反专项资金使用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责任人员,要加大公告力度,加大处罚力度,建立专项资金使用责任追究制度。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滞留应下拨的专项资金的行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对违反规定利用财政资金获取的收益限期退还,对于无法退还的,限期上缴财政部门。对被审计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实行行政问责。

审计机关在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专项资金审计时,除了审计专项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之外,还要注重专项资金效益性的审计,保障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要坚持专款专用,量入为出的原则,使各项专项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并达到预期目的。在审计过程中要按照“监督体现服务、制约体现促进”的审计理念,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免疫系统”的功能。

作者单位:河南省审计厅行政事业三处

作者简介:胡海琦,女,汉族,祖籍河北省鸡泽县,毕业于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工程管理硕士学位,中级会计师职称。

上一篇:城邦制度的瓦解 下一篇:正视和运用管理学上的积极效应 有效激发煤矿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