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案例

时间:2022-04-03 01:15:50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

[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八年级下册主要是从全国范围选学不同尺度的区域,使学生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主要特征,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祖国神圣领土――台湾省》作为“省内区域”这一尺度第三个出现,学好它不仅起到了巩固本章的作用,还可以加深省内区域学习所渗透的热爱祖国的情感。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地图说明台湾省的准确位置和具体范围。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特色。

(3)根据提供的数据等有关资料,绘制简单统计图表。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地图,通过分组讨论研究,指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观看阿里山视频和欣赏农产品、森林图片,感受台湾省的美丽富饶。

(3)设计一些问题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台湾省自然条件与物产之间的关系。

(4)通过读图、选图、画图说出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史实材料,进一步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学情分析]

1.《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是教材中省级区域教学第三课,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和《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两节内容,有良好的学习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应该是学习方法的应用。

2.台湾省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学生平日通过新闻媒体也已有所了解。但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贵在孩子们总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有一部分学生想进一步了解它。这种学情给了设计本节课以极大的自信心和使命感。虽然是距离生活较远,又有较晦涩难懂的经济问题,但我应通过我的教学设计,使孩子们深入浅出地,愉快地接受它。

[设计思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认识并了解台湾省。但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有的认识比较全面,有的认识却仅限于皮毛。因此,我认为把不同认知水平同学的兴趣一同抓住是非常关键的。所以,课前我在网上找到很多关于台湾省的图片和视频材料,其目的就是希望在课堂上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开课时,我首先请同学们看一组台湾图片(包括台湾省的历史、风景、工农业、时事等方面),并谈一谈他们对台湾省的第一印象。这样可以给不同认知水平的同学发表看法的机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为台湾之属、之美、之富、之奇四个方面,供学生自由选择。  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灵活性、实效性,让学生充分挖掘潜力,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等学习活动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在学习台湾之富时需要分析台湾的自然条件与物产之间的关系,我将其设计为学生自己选图来回答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更好地运用地图分析问题;在学习比较难懂的经济问题时,我选择从对日本经济的认识切入,这主要考虑到学生对初一日本的学习印象比较深刻,而且日本的经济又有代表性。在与日本经济的对比过程中寻求异同,加深理解。  为创新思维营造空间,用地理思维表达自我主张,我以一幅漫画的讨论作为结课,要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想。

以上设计不仅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较为抽象的内容,也是为了启发学生的地理创新思维,创设深入探讨问题的情境。

课例展示

[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一组关于台湾省阿里山和日月潭的风景、郑成功雕像及丰富的农产品等图片请同学欣赏。  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对台湾省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我想问一问大家,你们为什么这么关心台湾省呢?(由于台湾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由于每一个同学对台湾省的了解程度不同,有的了解的方面较多,有的只知道皮毛。所以让学生谈自己的印象,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有个性发挥的欲望和空间。

一、台湾之属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35活动题2,并回答问题。

二、台湾之美

(一)课件展示:台湾省地形图(图右侧写明范围、位置、地形;图中北回归线做特殊处理,加粗变红闪动)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研究,教师参与引导。每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

(设计意图:考虑到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由学生自己通过讨论合作根据地图上提供的信息找出台湾省的范围、位置、地形特点。一方面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另一方面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交流)

(二)课件播放视频:介绍阿里山来历,传说和风土人情

(设计意图:提到台湾省,许多人都会想到阿里山,“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的歌词同学们也都非常熟悉,只是很少有人能亲眼看见。视频的欣赏既可以增加直观性,又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台湾之富

(一)展示课件:水稻、甘蔗、森林、水果摊、盐铺的图片,认识相应的美称。

(二)展示课件:台湾省农产品十分丰富,请选择你认为合适的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省主要有哪些农产品?

2.这里盛产这些农产品的原因?

3.农产品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台湾岛主要农产品分布图、台湾岛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台湾省地形图(学生交流)

师生互动:学生选图并指图回答,教师点评。

展示课件:台湾省森林十分丰富,请选择你认为合适的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森林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2.森林树种十分丰富的原因?

台湾岛森林分布图、台湾岛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台湾省地形图、台湾山脉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师生互动:学生选图并指图回答,教师点评、引导。

(设计意图:在处理分析台湾省自然条件与物产之间的关系问题时,我设计的两个问题都是书上的活动题,不同的是在原题的基础上加大了难度,需要学生在众多的地图中选出正确的地图来解决不同的问题。我的目的不仅是找到这些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

四、台湾之奇

(一)经济特点

展示课件

1.根据“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图”,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省经济以出口――产品为主,60年代以后则以出口――产品为主。

2.目前,台湾省形成了“――”型

经济,或称――型经济。

学生自主学习:P37课文及图6.28,并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台湾省的这种出口型经济与我们学过的哪一个区域十分相似?(日本)

承转:日本凭借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台湾省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又是什么呢?先来看一个短片。

展示课件:关于新竹科学园区介绍的FLASH。

从新竹成功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台湾省经济的发展。请同学们结合新竹成功的原因来说一说台湾发展出口型经济的有利因素?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多港口,交通便利;吸收外国资本;政策支持,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等。

(设计意图:理解台湾省经济特点时,我借助了七年级学过的《日本》这是因为日本和台湾省存在很多的相同点,他们发展经济的理念是一致的,发展经济的有利因素也是相似的。所以通过与日本的对比学习,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

展示课件:台湾省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请选择你认为合适的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省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

2.这几个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可能受到了哪些条件的影响?

台湾岛主要工业中心图、台湾岛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台湾省地形及交通图、台湾岛主要农产品分布图

师生互动:学生选图并指图回答,教师评价并补充。

(二)绘制三类产业变化折线图,并说出台湾省产业结构变化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第一产业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逐年上升。

教师总结:台湾省经济发展如此迅速,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祖国大陆对它的支持。随着两岸交流的增多,和平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台湾省的经济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练习]

1.关于台湾省范围和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湾岛就是台湾省

B.北回归线大致从台湾岛的中南部穿过  C.北临东海,南临台湾海峡  D.与祖国大陆的广东省隔海相望  2.台湾省经济发展特点是:  A.以农业为主  B.以重工业为主  C.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  D.以“进口――加工――出口”为主

3.读台湾省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的A、B代表我国的特大城市,根据位置判断其名称为( )( )。

图中从台湾岛中南部穿过的虚线是北回归线,北回归线还穿过我国的( )( )()省级行政单位。

1999年9月,台湾岛发生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台湾岛多地震、火山的原因是地处(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很不稳定。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4.画里有话(学生根据对漫画的理解自由发言,教师给予评价)

漫画中画着站在写着“”的跳水板上,身上套着装满石头的游泳圈准备跳水。石头上写着“一边一国”,口中喊着“试试扁式游泳圈”的口号。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角的新课程理念。在高潮中结束课程)

上一篇:花开花落淡淡伤 物换人非促成长 下一篇:让综合实践活动彰显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