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错误一不留神就会犯等

时间:2022-04-02 10:15:39

治病要对症下药,这里所说的“对症”,其实是针对“病因”治病,这叫治本。如果只对“症状”,则只能减轻病人的痛苦,难以把病治愈,是治标。因此,治病的关键是找出病因,然后针对病因治疗,才能药到病除。

不少病人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滥用药物,这非但治不好病,还浪费了钱,甚至会延误病情,错失治疗机会。下面就是几种最常见的用药错误:

见肿便敷药有些人一发现身体某个部位长了肿块,就盲目地敷药,而不去看医生查找长肿块的原因,这是十分错误和危险的。如有些患乳腺癌的年轻女性,不愿看医生,胡乱地在肿块上敷药,结果癌肿长得更快;有些患者自行给淋巴结核敷药,使皮肤溃烂流脓,长久不愈;有的患者自行给骨肿瘤肿块敷药,导致转移迅速加快,即使截肢除瘤,但癌细胞已扩散。

逢痛必消炎身体某一部位疼痛,原因十分复杂,如果确是炎症引起,使用消炎药是明智的。可是有些人,还未弄清疼痛的原因,就用抗菌药物。例如一些劳损外伤、血管病变、神经系统疾患等所致的疼痛与炎症毫不相干,这种情况下用抗菌药物是没有治疗效果的。

痛不止,用激素有些人听信传言,以为激素能包治百病,没查清疼痛的原因即自行应用强的松、地塞米松等激素。激素虽有暂时止痛的特殊效果,但副作用也很大,它会降低身体对细菌的抵抗能力,使细菌扩散得更快,还会引起溃疡病出血、穿孔,长期用激素还会导致骨质疏松、骨坏死及内分泌障碍。此外,激素还常常掩盖病理进展实质,病人往往以为痛已减轻,病情好转了,实质上病情仍持续加重。不少骨关节结核患者用激素止痛,结果痛暂时停止了,但骨关节却破坏得更为严重,等到应用抗结核药治疗时,治疗效果已十分不理想了。因此,一切顽固的疼痛不要随意使用激素。

遇病就想补一些患者稍有不适就要求医生开补药,其实这样做不一定有利于身体。补药只能用于下面几种情况:一是进食不足或不能进食的胃肠道手术后病人。二是消化道病变造成营养吸收障碍者。三是长期消耗过大,如高热或大手术后短期内未康复者。除此之外,一般病人不必使用滋补药。因为任何补药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甚至会有潜在的危险。如有一患者手术后准备出院,希望再滴注一瓶血浆,加速康复,结果引起严重过敏反应,丢了性命。至于轻度贫血者要求输血或输注其他血液代用品而致肝炎或其他传染病者,更是屡见不鲜。所以,千万不能滥用补药。

(水云间摘自《家庭科技》)

药物漏服再补会加大副作用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由于种种原因而忘记按时服药。于是,有的人干脆两次剂量的药物一次服用,以此补上漏吃的。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每种药物的药效是按其药理作用,并通过一定的用量和给药次数来实现的。通常每日用药剂量及次数,按照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特点而定,当然医生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及病情,适当给予调整,目的是使药物在人体内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治疗浓度。

一种药物间隔多长时间服用,是有科学依据的,患者不能随意延长或缩短服药间隔时问。延长服药间隔时间,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如抗菌消炎药漏服了或延长了用药间隔时间,都会影响疗效,还可能加速细菌产生耐药性,引起不良后果。

相对于拖延服药时间,急于治好病,盲目增加服药次数,缩短服药间隔时间对人体的伤害更大。会因体内药物浓度过高而引起或加大副作用,如抗高血压药加大剂量,结果很可能引起低血压,从而导致一些难以预料的心血管病。

如果患者漏服药物发生在两次用药间隔时间的1/2以内,应立即按量补服,下次服药仍可按原间隔时间。如漏服时间已超过用药间隔时间的1/2,则不必补服,下次务必按原间隔时间周药。亦可在发现漏服后立即补服,下次服药时间依此次服药时间顺延。泻药超过服药时间两小时后则不要加服,下次按时吃药即可。

(摘自《洛阳晚报》)

上一篇:春来早调整疾病少纠缠等 下一篇:经典养生方中的“四大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