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数学素质培养的几点看法

时间:2022-04-02 10:06:57

关于中学生数学素质培养的几点看法

数学作为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很显然一切科学到了最后都能归结为数学问题。这充分体现了数学这门基础学科的重要地位。那么数学教学就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驱动,对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数学,需要学生的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综合理解能力。可见,比较好的数学素质,对学生数学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素质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认识和体会。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若想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让他们喜欢上学习是首要问题。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数学课堂这块主阵地,立足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努力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尽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从而让每个学生的数学素质都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就应该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而努力,通过教师科学有效地引导,激起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兴趣,从而达到通过数学学习促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的最终目的。

比如:比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应用时,为了创设轻松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便尝试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五一”放假了,很多同学一定有出去游玩的经历,所以我就打算从这里切入本节课的教学。课前先利用课件展示了我们昌黎县域的各种旅游景点的图片,让学生观看。有学生兴奋地说:“这是碣阳湖水库,我和爸爸去那里钓过鱼!”“这是沙雕大世界,我去过!”……看到学生的兴致被调动起来以后,我便适时抛出本节课需要大家解决的数学问题:“假如我们要去黄金海岸旅游的话,现在有两家旅行社可以选择,两家的价格都是500元。为了吸引游客,两家旅行社都在假期搞优惠酬宾活动:甲旅行社每人八折优惠,而且免去一人的旅游费用;乙旅行社七五折优惠。那么,现在要大家算一算,如果是你,应该选择哪家旅行社比较合算呢?”这道题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很乐意探究这道题的答案。实际情况和预期的一样,学生很快便有了答案。大家跃跃欲试想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唯有如此,才能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数学,才能引导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意识就会不断增强。

二、注重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一定不要忽视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中学阶段,数学所涉及的思想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技巧型、逻辑型、宏观型。这样,教师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突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我是这样引导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在课前,我没有急于教授新的教学内容,而是引导学生回顾了平行四边的定义和性质。于是,我又接着追问:“我们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除了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几何证明题之外,根据我们以往学习的经验,它还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学生若有所思,一会儿,有几个同学说:“还可以帮助我们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我对他们的回答给予认可,然后顺势追问:“除了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义进行判定之外,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又该如何寻找其他的判定方法呢?”这样就引导学生通过回忆以往平行线、等腰三角形等的判定方法,找出从逆定理入手的思路。于是,引导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逆定理,提出关于平行四边形的猜想。可是,数学是科学,要求严谨,所得到的猜想是否正确必须经过逻辑推理才能给予认可。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猜想进行证明。从追溯,到猜想,再到证明,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数学思想方法,培养的是创新能力。这样“既教猜想,又教证明”,激发学生猜想欲望,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是一门既生动活泼又充满激情的学科。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科学地为学生设置思考障碍,使数学学习循序渐进,具有合适的梯度,从而优化训练效果。如果我们能够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度,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反思学习的平台,定能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自觉地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思维上的被动性,潜移默化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最终启发并引导他们主动地思考、创造,充分体会到学习和研究的快乐。

三、注重语言训练,通过信息交流,提高综合能力

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要求学生在表述的时候使用数学语言。究其本质,“数学语言是一种科学语言,它是指对数学概念、算式、公式、运算定律、法则及解题思路、推导过程等的表述。”所以,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抽象、简练和符号化等特点。

《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且在不同学段的各个领域《标准》对数学语言都有不同的要求。”可见,在数学课堂上,注重学生语言的语言训练,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习信息的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要注意恰当使用用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还要注意在在学科的不同内容(比如:概念教学、计算教学、应用题教学等)中,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仍然可以引导学生在口头表述的训练中,发展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加强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其智力,培养其创新能力,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所以,我们要对每一节数学课进行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努力创建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的民主课堂,这才是为人师者教学的根本。

上一篇: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中的“中... 下一篇:回弹法检测实体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