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时间:2022-04-02 08:51:13

爱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摘要:在对后进生的教育中,部分教师简单、粗暴、缺乏耐心。笔者从一个案例出发,结合学校的实际,开展一系列活动,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师生愉悦氛围,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案例;差生;爱;分析;活动;效果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05-1

一、案例简介

一天,我巡视到八年级教师办公室门口,忽然里面传出了班主任李老师的怒吼:“怎么又是你,我的脸、班级的脸都给你丢光了。”“老师,这件事不关我事。”一个学生怯怯地说。“你不要狡辩了,什么坏事都少不了你,从现在开始你不要再进我的班级……”“小杰妈,你把你儿子领回去吧!从今以后我不再管他。”显然家长也在场。老师的声音越来越刺耳,我再也听不下去了,走进了办公室。首先看到的是家长既惊愕、尴尬又略带愤怒的脸, 也看到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和一张带点“幸灾乐祸”而又有点无所谓的脸。我将教师叫到旁边,严肃地对那位老师说:“作为一位教师应该对学生怀有深厚的感情,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就是犯了错,应该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绝不能简单粗暴,叫家长来共同教育学生也可以,但是,老师居然说出‘不要再进班级,从今以后我不再管他’这样不负责任的话来。这是老师该说的话吗?”

二、案例分析

1.学生现状: 小杰从小就对学习失去兴趣,日常生活很懒散,学习无目标,经常违反纪律,老师苦口婆心也无济于事,甚至有时故意捣乱,与老师对抗,给老师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许多的麻烦。

2.教师现状: 班主任李老师虽然工作责任心较强,但班主任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有时缺乏爱心、耐心,甚至态度粗暴,学生有对立情绪,家长意见较大。

3.危害分析: 学生的成材、成人受到教师行为的极大影响,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这种力量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但某些教师的行为与家长、学生的要求极不相符,有些教师以功利主义对待工作,敬业精神弱化,缺乏爱心和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个别教师讽刺、挖苦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的教师不注重自身的形象;有的教师敬业精神欠缺,责任心不强,对学生要求不严,关心不够等等。

三、采取措施

1.开展“老师我想对你说”的大讨论。 要求教师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谈谈李老师的语言、做法是否得当,与一个负责任的教师的差距。年级组、教师各抒己见。教师们纷纷表示: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且要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学习落后、调皮捣蛋、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如果对学生缺乏爱心,没有耐心,碰到问题,采用粗暴的手段对付,一推了之,会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影响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安宁。这是我们教师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不应该做的。

2.开展“讲良心 负责任 增本领 提业绩”的演讲比赛。 要求全校教师以此案例展开撰写演讲稿,选择部分教师公开演讲。

3.提出整顿师德师风具体要求。 通过分析、讨论甚至争论,全校教师认识趋于一致,从中找出了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多三可”的要求:“给学生多一点微笑、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爱,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可亲、可信、可敬。”教师发自内心的微笑是对学生的理解、信任、期待与欣赏;一个真正理解学生的老师,才会和学生一起欢乐,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当老师用爱心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时,他们才能慢慢地洗掉思想的污垢,变为一块耀眼的美玉。

4.科学评价,提升教师师德水平。 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约束和考核评价机制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措施。根据学校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学校注重师德师风的日常检查,重点查处体罚或变相体罚、有偿家教,私自乱订复习资料等行为,查处学生、家长反映强烈的教师违反师德规范的问题。学校组织教师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自查反思,明确努力方向。开展“家长评学校、评教师”活动,下发问卷调查表,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的意见,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师的师德表现。

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关注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一种赞扬的目光……它都可以使孩子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充满自信,从而感到快乐和幸福。显示出了老师的博怀、崇高的责任心。当然良好的师德师风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在现阶段,作为一所学校的领导需要抓住一切机会,利用多种形式,展开各项活动,在管理中不断探索提高的教师积极性、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渠道和有效途径。

四、反思总结

活动开展以后,每天和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就成了老师们的必修课:他们不是找学生谈心,就是对学生表示欣赏时拍拍学生的肩,或给他们一个微笑的眼神……总之,老师们都在逐渐改变着自己的教育方式,努力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对于班上的后进生,老师们更是多了一份宽容、关爱与理解。这是一件经常发生在学生和教师身边的事,让我从中看到了学校管理中的问题。不能把老师对学生的责备、训斥、不负责任当做一件孤立、静止的小事来看待,而是用联系、动态的观点来引导教师,把“责骂”学生与“师德”、尊重学生联系起来,然后借此在教师中展开大讨论,大张旗鼓地进行教育活动,并经过老师讨论、反思形成共识,让教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有所遵循,引以为戒,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孩子,关心爱护所有的孩子,做到一视同仁,并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亮点。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在他们犯错误时,循循善诱,耐心和蔼地教导,用教师的爱这世界最美好的语言鼓励学生,关心学生,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使学生树立自信,促进其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上一篇:民用建筑中空调系统安装中常见问题研究 下一篇:消费者感知契合度与延伸评价悖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