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例嗜铬细胞瘤临床分析

时间:2022-04-02 08:00:52

51例嗜铬细胞瘤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嗜铬细胞瘤(PCM)的临床特点,并探讨24小时尿去甲肾上腺素(NE)与术后血压下降水平的相关性,以提高对PCM的诊疗水平。方法对51例经病理证实为PCM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入选病例中,63.0%患者有高血压,68.6%患者具有“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症状或其中之一, 5.9%患者低血钾,35.3%患者FPG升高。尿儿茶酚胺(CA)阳性率76.0%,尿香草基杏仁酸(VMA)阳性率70.0%,血浆间甲肾上腺素(MN)及去间甲肾上腺素(NMN)阳性率93.8%。24小时尿NE与患者术后血压下降水平成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71,P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临床特点 高血压

嗜铬细胞瘤(PCM)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的肿瘤,肿瘤细胞分泌大量的CA,常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血压增高,是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1]。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等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从而引发心、脑、肾血管系统严重并发症,所以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1997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PCM患者51例,男性31例,女性20例,男女比1.5:1;年龄10-72岁,平均年龄46.3±11.3岁,经过手术治疗和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良性PCM,其中肾上腺内肿瘤49例,肾上腺外肿瘤2例,12例尿NE阳性患者术前及术后1月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1.2方法对51例P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表现分析

51例嗜铬细胞瘤中,合并高血压病例32例,占63.0%,无高血压性嗜铬细胞瘤19例。51例嗜铬细胞瘤血钾为4.04+0.35mmol/L,低血钾3例占5.9%,3例低血钾病例均合并高血压,有三联症之一为35例,占68.6%,合并高血糖18例,占35.3%。

2.2生化检查

2.2.1 生化水平分析

51例嗜铬细胞瘤中,25例行尿CA、尿E、尿NE、尿DA检查,其中尿CA阳性19例,占76.0%,尿E阳性11例,占44.0%,尿NE阳性14例,占56.0%,尿DA阳性10例,占40.0%。10例行尿VMA检查,7例阳性,占70.0%,16例行血MN或NMN检查,阳性15例,占93.7%。影像学检查中,51例均行超声检查,34例阳性,占68.6%,49例行CT检查,阳性47例,占95.9%,2例行间碘苄胺显像,均为阳性病例,占100%。

2.2.2 相关性分析12例尿NE阳性患者术前及术后1月均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12例患者的平均收缩压(SBP)下降值、平均舒张压(DBP)下降值分别和24h平均尿NE进

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术后1月SBP下降值、DBP下降值与术前24h尿NE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89,P均

2.3.影像学检查肾上腺超声定位准确率68.6%(34/51),主要显示为实性低回声、等回声团块或囊实混合性包块等,肾上腺CT定位准确率95.9%(47/49),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影,肾上腺CT检查仅2例未能准确定位,行间碘苄胍检查证实,均为肾上腺外的PCM。

3 讨论

PCM因自主分泌大量CA而产生临床症状。PCM典型的三联症状为“头痛、心悸、多汗”,而高血压为PCM最重要的体征,临床上有阵发性高血压和持续性高血压阵发性加剧两型。本组51例PCM病例中,63.0%患者存在高血压,无高血压性PCM37.0%,提示临床上对有头痛、心悸、多汗症状的高血压患者筛查PCM很重要,对无高血压合并肾上腺占位患者并不能排除PCM的可能性。无高血压性嗜铬细胞瘤考虑为亚临床嗜铬细胞瘤,即完全没有临床症状的嗜铬细胞瘤,又称为临床静止PCM,可能与肿瘤体积较大,肿瘤内部更容易出血和坏死,而导致其功能受到影响有关[2]。本组18例患者的FPG升高,原因可能是嗜铬细胞瘤分泌大量CA抑制胰岛素分泌、促进肝糖原、肌糖原分解及糖原异生,使血糖升高。3例患者出现低血钾,考虑与CA促进肾素分泌从而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有关[3]。

PCM常规诊断程序是以临床表现及体征为主导,然后进行生化检查定性(包括血尿CA、尿VMA、血浆MN及NMN),进一步定位诊断,超声检查方便、普及,其与尿CA可作为筛查,阳性者可进一步做CT或间碘苄胍显像,间碘苄胍显像与CT的结合可明显提高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性[4],尤其对肾上腺外肿瘤,本文中2例肾上腺CT定位阴性的患者通过间碘苄胍显像均获得准确定位,证实为肾上腺外肿瘤。

PCM因自主分泌大量儿茶酚胺而产生临床症状,国外曾有研究报道,患者血压水平与血浆中CA水平相关,然而这些研究多限于在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及在手术过程中切除肿瘤前后观察到血压随血浆CA水平而变化[5]。国内曾正陪等研究报道12例PCM患者24小时的平均血压和平均尿NE排泄量呈明显正相关[6]。然而国内外关于PCM患者儿茶酚胺水平与患者术后血压下降幅度的相关性研究的报道甚少。本研究对12例尿NE升高的患者进行血压变化与尿NE的相关性分析,发现24小时平均SBP、DBP下降幅度与尿NE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据临床统计,PCM患者经手术成功切除肿瘤后,由PCM引起的高血压在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治愈,术后一般1周内CA恢复正常,75%的患者在1个月内血压恢复正常,25%的患者血压仍持续增高的患者其血压水平也较术前降低[7]。本研究中PCM患者24小时平均SBP、DBP下降幅度与尿NE水平呈明显正相关,提示术前尿NE水平可能与血压水平成正相关,而术后血压下降均较理想,从而进一步提示,对于高PCM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否则可因致命的高血压危象发作而危及生命,PCM患者手术治疗后血压恢复一般较理想。本研究仅对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血压下降幅度与尿儿茶酚胺分泌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然而循环中儿茶酚胺仅2%0~ 3% 经尿中排出, 以尿儿茶酚胺排泄量间接反映血中儿茶酚胺分泌情况,可能对结果有一定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评估PCM患者术后血压下降情况,可进一步探究血儿茶酚胺水平与血压变化情况。

图1 SBP、DBP下降幅度与尿NE相关性分析散点图

参考文献

[1]M anger WM. An overview of pheochrom ocytoma: history, current concepts, vagaries, and diagnostic challenges[J].Ann N Y Acad Sc,i 2006, 1073: 1- 20.

[2] 毕建斌, 陈雪磊, 李炳勋, 等. 完全静止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治经验[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0 (8): 671-672.

[3] 汪霞. 内分泌疾病相关性低血钾症的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 2013, 26(15).

[4] 王钧, 肖明朝. 嗜铬细胞瘤诊治现状和进展[J]. 重庆医学, 2011, 40(27): 2791-2793.

[5] Ishiyama Y, Ohgi T, Kita T, et al. Pheochromocytoma associated with nocturnal hypertension[J]. Internal medicine (Tokyo, Japan), 1993, 32(10): 781-783.

[6] 童安莉,曾正陪,李明.嗜铬细胞瘤患者血压与儿茶酚胺分泌的昼夜变化[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9-12.

[7] 曾正陪, 陈家伦. 2010~ 2012 年肾上腺疾病研究进展[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2 (2012 年 07): 526-532.

上一篇:小剂量替罗非班在冠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 下一篇:人性化护理在病毒性心肌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