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替罗非班在冠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16 04:13:44

小剂量替罗非班在冠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对小剂量替罗非班在冠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疗效进行观察和探究。方法:选取50例本科冠心病患者,把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替罗非班组28例,对照组22例。其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6-8ml/h的静脉泵入24~36h,给予对照组波利维、阿司匹林还有伊诺肝素治疗。手术后12h以及3d两个时段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并注意观察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及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除了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差异外,心电图ST段最大位移、心肌酶、血小板聚集率都有显著差异;替罗非班组有1例患者出现牙龈出血症状。结论:替罗非班在冠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起到心肌保护作用,小剂量也能达到很好疗效。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替罗非班;血小板糖蛋白Ⅱb /Ⅲa受体拮抗剂

替罗非班又被称为血小板GPIIb/ IIIa 受体拮抗剂,它与肝素联合使用,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或者非Q波心肌梗塞,还有冠脉缺血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对与经治冠脉突然闭塞有关的心脏缺血并发症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1]。血小板GPIIb/ IIIa 受体拮抗剂通过对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的抑制,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它的这种作用机理更完全、更彻底[2]。目前,国际上已经对替罗非班在冠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有了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本次研究主要是对小剂量替罗非班在冠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临床报告具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选择2013年5月到2014年4月入院的50例本科冠心病患者,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0.5±2.5)岁。把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替罗非班组28例,对照组22例。其中替罗非班组有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例;对照组有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例。

1.2方法

手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化验检查、心电图,包括三大常规以及血糖、血脂、乙肝、肝功能还有肾功能等五项检查。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对所有治疗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还有抗炎、补液治疗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替罗非班组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 ;波利维 ; 磺达肝癸;替罗非班6- 静脉泵入。对照组给予波利维 ;阿司匹林 ;伊诺肝素60mg,ih,Q12h。12h时及3d后两个时段分别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并观察其有无皮肤、牙龈、内脏等出血的并发症。

1.3统计分析

临床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以(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两组心电图ST段最大偏移比较(表1)

时段 替罗非班组(n=28) 对照组(n=22)

手术前 2.3±0.6 2.2±0.5

12h 0.8±0.3 1.1±0.7

3d 0.6±0.4 0.9±0.6

表1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两组心电图ST段最大偏移比较(mm)

(2)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表2)

项目 替罗非班组(n=28) 对照组(n=22)

单支 4 5

双支 11 7

三支 13 10

次全闭塞 6 4

分叉病变 9 8

小血管 7 5

钙化病变 3 2

表2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

(3)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两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表3)

组别 给药前 给药后24h 变化率(%)

替罗非班组(n=28) 53.2±18.2 31.6±19.9 40.6

对照组(n=22) 55.1±21.2 52.8±23.4 4.2

表3 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两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

(4)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两组心肌酶比较(表4)

组别 时段 TNI(μg/L) CK(U/l) CK-MB(U/l)

替罗非班组(n=28) 12h 0.20±0.12 62.19±30.29 17±12

3d 0.24±0.11 59.81±25.37 22±13

对照组(n=22) 12h 0.81±0.53 152.93±24.67 41±14

3d 0.95±0.35 141.30±16.98 44±15

表4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两组心肌酶比较

由上面的四个表可知,除了表2中P大于0.05,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他三个表中P均小于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 /Ⅲa受体拮抗剂,是由美国Merck公司研制开发的[3]。替罗非班能够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从近年来国内外的临床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替罗非班与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波利维联合使用,能够有效的降低ACS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后冠心病事件的发病率,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4]。持续、均匀的为患者注射小剂量的替罗非班,能够保持血药浓度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用药的有效性[5]。研究观察中,我们发现替罗非班组有1例出现牙龈出血,停用替罗非班后出血很快停止,减半量后未再出现出血倾向,无血小板减少发生,这表明替罗非班的联合应用并未增加大出血的危险性。建议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的现象,如果有,应立即进行症状处理,以避免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总的来说,替罗非班在冠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起到心肌保护作用,是一个具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性较好的抗血小板药物,小剂量的也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它在治疗冠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有重要意义,且小剂量并未增加大出血的风险,应用更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晓燕,杨文兵.微量泵静脉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26):1024-1025

[2].陈雪斌,马利平,王秋芬.替罗非班治疗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含量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06):149-149

[3].叶颖,方唯一,仇兴标,陈晖,侯旭敏,施鸿毓,戴锦杰,宋洁.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中的应用[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0(02):2101-2101

[4].田磊,米树华,周芸,苏工,郑虹.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01):668-669

[5].杨洪庆.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非手术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首都医药.2011(12):813-814

上一篇:手足开放伤清创扩缝术的临床护理 下一篇:51例嗜铬细胞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