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两个“放活” 提高教学效率

时间:2022-04-02 07:22:39

抓好两个“放活” 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数学教学;“放活”;导

课;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2—0044—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课程改革实验推行,改革课堂教学已成为目前的重要任务,而作为课程教学改革施行者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信息积累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还要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意识。我认为,教师只有注意课堂教学中的“两个放活”,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一、“放活”导课

1.“尝试—探究”式。尝试是探究、创新的开端,也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兴奋剂和导航标。“尝试”学习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先练后讲、先试后导”。要注意的是尝试题不能有明显的暗示和单一的思维导向,要有利于学生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学生自主建构。例如,在讲“因式分解法”时,教师首先给出下列三个方程让学生去解,x2+3x+2=0 , x2-5x+6=0,3x2-2x-1=0 ,结果有的学生用配方法,有的学生用公式法,也有个别学生用十字相乘法。这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上方程的特点,引出更为简捷的解法——因式分解法。

2.“猜测——探究”式。波利亚说:“在某些情况下,教猜想比教证明更重要”。牛顿也说:“没有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可见猜想是发现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教学时,遇到一些复杂的公式,难以理解的定理时,教师就可以创设由特殊到一般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先去观察、尝试和猜想,然后再和他们一起验证、归纳、总结。例如,在讲“多边形的外角和”时,教师首先提问三角形的外角和是多少,然后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多边形的外角和度数,接着让学生以四边形、五边形……n边形去验证自己猜想的结论,结果证明大多数学生猜想的边数每增加一条,外角和就增加180°是错误的,实际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

3.“实验——探究”式。随着人们对数学学习本质认识的变化,传统的“空洞”数学和“结果”数学逐渐地被“生活的数学”“实验的数学”“应用的数学”替代。教师在导课时,应根据教材内容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例如,在讲“圆柱和圆锥侧面展开图”时,教师可以先把自制教具分发到各组,再组织学生讨论有关的概念:表面积、侧面积、母线、高、轴等,接着让学生画出任意母线,并沿母线剪开。这样,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操作就把体变成了面,而且面与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就很明白了,教师不费一点口舌学生自己就可以得出结论。

二、“放活”训练

1. 训练的形式要多样。在训练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多样的训练方式,以练习形式的变化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中可组织学生由口答到笔答,由教师编题学生答到学生编题学生答,由教师出题考学生到学生编题测学生,从师生之间的反馈到学生之间交流,从课本习题变式训练到课外题目的搜集探究。这样举一反三、灵活多变的训练,才能使数学教学逐渐高效起来。

2.训练题目要有梯度。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应把训练的全过程分解成循序渐进的几个步骤,有针对性地编排习题,让学生在训练中既有努力的艰辛,又有成功的喜悦。在解答较难的题目时,应预设铺垫,分散难点,阶梯形推进,螺旋式提高,最终达到熟练解题的目的。

3.训练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对重点内容及容易出错和混淆的法则、公式必须进行较多的训练,训练中要找准重点、抓住关键,进而突破难点。例如,部分学生化简二次根式■=∣a∣有困难,尤其当字母表示任意实数时就无法下手,究其原因是对二次根式的化简公式:■=∣a∣没有理解,而实质是学生对算术平方根和绝对值的概念理解不清。只有教师组织学生认真讨论算术平方根和绝对值的意义,让学生弄清每一步的依据,这样才能减少失误。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学习、积极探究,这样才能彻底扭转课堂教学的呆板局面,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落实减负精神 提高教学质量 下一篇:坐得正才能安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