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人铜方椟

时间:2022-04-01 05:31:04

山东博物馆藏裸人铜方椟,通高11.6厘米,长12厘米,宽7.5厘米,重875克。传说清朝末年出土于山东莒县。裸人铜方椟最初由清末莒县收藏家庄恩泽所有,1951年其后人捐献给山东博物馆。器身呈长方型,直壁内收,四角及两侧有裸人6个,以背托器,作为器足。器盖位于顶部,左右(朝窄面开),分别铸有~男、女为盖钮,二人相向跽坐,男性生殖器表现清晰,作预交媾状,刻画形象生动,出人意料。器身纹饰为双层垂鳞纹,近底部有两周凹弦纹,弦纹之间饰“L”形纹。器底有阳铸交错菱形网纹,器盖饰对称的梯形回纹。裸人钮位于回形纹内。从纹饰判断,其时代应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以前,这种方形小盒状铜器在考古发现中较少。近些年,在山东、山西、甘肃等地的考古发现中出土了为数不少的此类器物。

1974年山西闻喜县上郭村墓地M374出土的“铜车”,年代为西周末年或春秋早期。1974年山西闻喜县上郭村墓地M49出土‘1人足虎耳双盖方鼎”年代与上器相同。1989年山西闻喜县上郭村墓地M7出十的“刖人守囿车”,年代为西周末年或春秋早期。1993年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候墓地M62(晋侯邦父夫人墓)出土的“鼎形方盒”年代为西周末年。1993年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63(晋侯邦父夫人杨姑的墓)出土的“鼎形方盒”年代与前器相近。1998年甘肃礼县圆顶山M1(简报定为女性墓)出土的“A形盒”,年代为春秋早期。2002年山东枣庄小东江遗址小邾国墓葬H3(邾君庆夫人墓)中出土一件“虎钮方奁”,时代为春秋早期晚段。2006年3月,在纽约举办的亚洲艺术节期间,古董商J J Lally&Co.推出的古中国艺术专展中展出一件西周晚期“青铜卧虎轮盒”,也为同类器物。

这类发现,主要集中在西周末年到春秋早期这一段,多为两周之际的器物。此类器物有很多共同特点,首先,器形较小,为长方体;其次,设计巧妙,制作繁复精致,装饰大量的鸟兽纹饰,并有裸人形或兽形、车轮形或组合器足;再次,在已知发现中,有4例墓主人为女性,其他性别不详,说明这种器物与女性有关,很可能是女性生前常用的器物。出土时大部分是空的,枣庄小邾国墓地出土的“虎钮方奁”内盛装挖玉耳勺、玉块、玉贝等小型玉器。

现经学者考证,此类器物名为“匿”,即椟,作用是盛装珠玉类宝物。因此器形较小,制作华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里的“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也就是买椟还珠的故事。《论语·子罕,中有“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待价而沽诸”。《论语。季氏》中有“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因此,这种铜器并非为庙堂礼器,很可能是贵族女性所用的闺房弄器之属。两周之际,铜器制作工艺发达,出现了很多新的器形和题材,这类器物就是代表之一。

山东博物馆藏此件铜方椟装饰以裸人为主题。首先器足6名承器裸人,未表现性器官。这种装饰题材在矮足类中小型铜器中习见,上述9例铜方椟中有4例出现,还有1例并非器足,为守门人形象。此外,山东曲阜鲁故城出土西周中期“鲁司徒中齐盘”,与枣庄小东江小邾国墓地“虎钮方奁”同时出土的两周之际“窃曲纹人足盘”均饰有裸人器足,另外与晋侯墓地M63“鼎形方盒”同墓所出的“立鸟人足筒形器”也装饰有裸人器足。

而山东博物馆所藏裸人方椟的独特之处在于作为器钮的两名跽坐裸人,其他出土的同类器物或单钮或双钮,均为动物形象,如小东江遗址小邾国墓葬M3出土的“虎钮方奁”,为双虎钮,一蹲,一伏,似二虎相斗状,形象生动。而以男女相向、性器官突出的人物形象为钮,在青铜器中绝无仅有。专家研究认为“这与人种起源的传说和祈求本种族繁衍生息的思想有关”,“象征着子孙繁衍之意”。从民族学资料看,这种观点不无道理。

(本文图片由山东博物馆提供)

上一篇:良性前列腺增生社区药物治疗50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美国小镇长的奇特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