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二:《错误》教学实录

时间:2022-04-01 02:49:15

课例二:《错误》教学实录

《错误》是用现代语言写就的闺怨诗,意象多彩而丰富,情感深婉而含蓄。小诗本身就如一位古典美女,让人百看不厌。若让学生自读而过,则至多会背诵而已,难尽其妙。所以我固执地把它作为教读课来上,而且是上了一堂公开课。

我以为诗歌欣赏,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想像联想丰富拓展诗歌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通过某一意象牵连出一些相关的古典诗词,来丰富意象,拓展画面,挖掘意境,增加情韵。努力借此让学生体味诗歌意象所蕴涵的深意,从而使其学得极有兴味,并认识到诗歌创作中意象构造的重要。

由于学生刚上高一,又是农村孩子,读的诗不会很多,所以在上课思路上,我注重了对学生的牵引。一提到“引”和“牵”,恐怕有人会认为这是在走老路。但我认为传统不该丢,一定程度的引导是必要的。况且我认为这堂课不得不引,这样的鉴赏课,若全让学生自由发言,恐怕会杂乱无章的。因而,我希望整个中学阶段要增加古典诗词的分量,而且老师在诗词学习上要做得更好。只有如此,诗词鉴赏才会从从容容。

下面是一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引子

师:同学们,今天我背一首小诗给大家听听。(背诵《错误》)

师:知道它的名字吗?

生:《错误》。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作者是谁呢?

生:郑愁予。

(师板书“正愁余”)

生:错了。是“郑愁予”。

师:不错吧。我有证据。作者原名郑文韬。但为什么改名为“郑愁予”呢?我疑心是从古诗词中借来的。谁读过辛弃疾的《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生1:我只记得其中两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师:不错。知道这两句的意思吗?

生1:是说青山挡不住滚滚东流的江水。

师:但这仅是字面意思。如果你要去做一件大事,想着这两句话,那会表达一种什么心思呢?

生2:我坚持要做的事,谁也拦阻不了。

师:实际是表明一个人做事的――

生2:决心。

师:对。辛弃疾是南宋抗金英雄。这两句话是说――

生1(抢答):辛弃疾的抗金决心是坚定不移的,就像那东流的江水永不回头。

师:说得好。这两句的后面是“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谁能解释它的意思?

生3:傍晚深山里传来鹧鸪鸟的叫声,我独自站在江边,心情十分惆怅。

师:为什么惆怅呢?

生4:因为实际上辛弃疾的理想并没有实现,所以他心情沉痛。

师:这跟傍晚江面上茫茫的暮色有没有关系?

生5:有。眼前的景是黯淡的。它给作者一种压抑,让作者感到沮丧。

师:为什么提到鹧鸪声呢?

生6:鹧鸪的叫声好像是“行不得也哥哥”或“不如归去”。在敏感的词人辛弃疾听来,好像是提醒自己抗金无望,不可强求。

师:所以作者很苦闷。原来这一切都使作者愁苦啊!这“愁”字是什么用法?

生:使动用法。使我愁苦。

师:哦。“余”就是“我”的意思。那么“愁予”的“予”呢?

生:也是“我”。

师:那么“郑愁予”是不是从“正愁余”化用而来?而且正好用了某种修辞手段?

生:谐音双关。

师:下面把辛弃疾的四句诗一起读一下。

师:实际上,我想本诗作者的名字恐怕又是从屈原的笔下借来的呢。屈原的《湘夫人》开头两句是――“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翻译过来就是:湘夫人下降啊到了北边的水滩上,放眼远望啊使我(湘君)分外惆怅。“愁予”这个字眼有什么特点?

生7:有点多愁善感的味道。

师:那么《错误》的作者为什么改用这样的名字呢?他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生8:一定读过不少的古诗词,尤其是婉约派的怕是读了很多。

师:同学们,是这样吗?有没有根据?

生9:有。作者虽是台湾诗人,但他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他父亲是个军人。他童年的时候跟随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跟随母亲辗转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母亲教了他不少的古典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

师:所以,他的新诗处处流淌着古典的韵味。实际上,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却酷似李白。而他自己本是一个运动健将,但诗中表现的却是一个多情书生。这就难怪他把自己改名为郑愁予了,表现得那么缠绵。而他的《错误》则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下面我们开始学习这首诗。

二、朗读,背诵,整体感知

(先请两位学生试读,而后教师范读并指导;而后让全体学生自由读两分钟,争取背诵)

师: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12:写的是一个女子等候丈夫归来的故事。

师:从哪里看得出来呢?

生12:从一个“等”字看得出来。

师:对。你看得很准。

三、品味意象,拓展画面,体会思妇的情感

师:下面我们学习第一节――“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大家齐读一遍。

我提几个问题大家思考。“江南”是个好地方吗?能举例说一下吗?

生13:“江南”是个美丽的地方。白居易的《忆江南》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师:哦。原来江南是个繁华美丽的地方。

生14:我记得这几句话,写江南的美丽,但不知出自哪里――“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师: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确宜人。谁知道它的出处?

师:没见过?情有可原。老版教材上有,出自南北朝时南朝作家丘迟的《与陈伯之书》。

生15:还有,江南的生活是美的。

师:噢。不仅江南的风景美,而且江南的生活也美?说说看。

生15:有一首诗这样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师:知道是谁写的吗?不知道?我说一下。是唐末诗人韦庄的《菩萨蛮》。懂得它的意思么?

生16:大致是说,江南美丽,游人到了江南,就该在江南过一辈子,不到年老就不要回家。要是回家了就会肝肠寸断,伤心不已。

师:那就是说到过江南的游人舍不得离开江南,离开了会很留恋的。那值得留恋的是什么呢?

生8:一是江南的山水秀美,游于山水之间,心情无比舒畅。一是江南的少女美丽,比月亮还漂亮,让游人留恋难舍。

师:这位同学恐怕也读过不少的古诗。理解得很好。那如何理解“游人”呢?“游人”一般在什么年龄上游江南呢?

生17:“游人”大概就相当于“游子”吧。像孟郊的《游子吟》中的游子,在外漂泊,游踪不定。一般地说生活不一定幸福。

师:理解得恰当不恰当?好!大家给他鼓掌!

师:“游子”是不是年老的时候才离开家乡?

生:不对。年轻的时候。

生18:要不然也不会看中江南的美女了。

师:哦。好深刻呀。既然如此,“游人”留恋江南,不愿回家了,家里人会不会想他?谁想得最厉害?

生:父母、妻子和孩子都想他。最想他的是他妻子。

师:妻子深深地思念着他,他却不想回去,这样的人该称得上――

生:薄情郎,负心人。

师:是不是游人都是这样?

生:不全是。

师:但妻子对游人的思念却是一样的,一样的深啊。课文中的女子是怎样地思念丈夫的呢?思念的结果呢?看第二句――“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大家齐读。

师:最后一个词“开落”读得短促行不行?

不行。要读成“开――落”,要读得慢,音要响亮、沉稳。课文中还有哪些词也该这么读?

生:“走过”“向晚”“紧掩”“过客”。

师:把这几个词所在的句子连着读一遍,看看有什么效果?

生:好像有一种节奏感。

师:对。有一种韵律美。

师:作者把“容颜”比作什么啦?

生:比作“莲花的开落”。

师:这一比喻是否合乎常规?

生:不合乎常规。应该是名词比名词。应该比作“开落的莲花”。

师:对。实际是把“容颜”比作“莲花”。这么比的效果如何呢?

生:写出了女子容貌的美丽。

师:是的,古人喜欢用花比女子脸面。如“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纤腰”(白朴《梧桐雨》)。谁还能举例证明?

生1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是说女子的脸庞像芙蓉一样美丽。

师:是呀,芙蓉就是荷花。记得这两句诗出自哪里吗?把全诗背一下好吗?

生:王昌龄的《采莲曲》。(学生齐背)

师:很好。还有例子吗?

生19:“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是说女子的脸庞像桃花一样美丽漂亮。

师:说得好。谁的诗?

生: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师:好。把全诗齐背一下好吗?

师:很好。都背得来。那么,用“莲花”作比还能写出什么呢?

生:女子的纯洁,品性的高尚。

师:有例为证吗?

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师:对。那么作者为什么把女子的容颜比作“莲花的开落”呢?

生20:“莲花”盛开时是鲜艳美丽的;凋落后是枯黄的,不耐看了。用这一比喻,前者写出了女子容貌的娇美,后者写出了女子容颜的憔悴。

师:也就是说,“莲花”由开到落,不只是点出了季节的更替变化,更主要的是反映了女子的容貌由美丽到憔悴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还可以由哪个词看得出来?

生:“等”字。

师:从“莲花”开等到“莲花”落,说明了什么?

生:女子等待的时间很漫长。

师:我们有没有过等人的经历?那是什么样的滋味?

生21:焦急难耐。

生22:把人都等疯了。

(生笑起来)

师:可见等人的滋味不好受。我们看那位美丽的女子都等憔悴了,知道她憔悴的原因吗?

生:思念丈夫啊。

师:对。“思君令人老”,古人说得不错。那么,那盼夫的女子在漫长的等待中心情到底怎样呢?

生:欣喜,焦急,痛苦,寂寞,苦闷,怨恨!

师:好。同学们揣摩得不错。有没有自己的体验?

生:有!

师:那我们跟那位可怜的女子不是产生共鸣了吗?顺便问一下,我说的“可怜”是什么意思?

生:值得同情。

师:哦。那女子就只值得同情?

生23:还有可爱的意思。是说长得美丽,值得怜爱。

师:有例子么?

生2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师:还有《孔雀东南飞》上的句子――“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师:好。下面我们学习第二节,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那在寂寞中等待的美丽女子的。我们来具体体会一下她的心情。大家自读一分钟。

师:大家体会一下,“不来”“不飞”“不响”“不揭”四个词,分散在句中,读起来有什么效果?

生25:有一种节奏感,显得很和谐。

师:说得好。读起来有韵味。它们所在的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26:“不来”“不响”分别是“不飞”“不揭”的原因。它们又都是女子内心寂寞封闭的原因。

师:说得有理。什么消息都没有,一切都归于沉寂,似乎空气都凝结住了。她的脆弱的心承受得了么?

生:无法承受,悲苦到了极点。

师:“东风不来”,是不愿来,还是不能来?

生27:是不能来。

师:噢?为什么?

生27:因为到三月了,是暮春了。

师:哦。我想起来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生跟着老师背李商隐的《无题》)

师:百花凋谢了,所以柳絮也不飞了。这是不是幸事呢?

生28:不是。是暮春了,春已去了。女子盼夫回家的希望又成了泡影,所以失望至极。

生29:还有,暮春时节,年轻的女子最易敏感。她会感叹时光匆匆,年华易逝,容颜衰老,所以更加愁苦不堪。

师:大家都认为东风不能来。讲得都有道理。我想啊,东风恐怕是不愿来。它似乎是个有情人。大家能理解吗?

生30:这里好像用了拟人。但我不明白东风不愿来的原因。

师:那从下一句――“三月的柳絮不飞”――来看吧。如果是“杨柳依依”,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时候,好不好呢?

生31:不好。

师:为什么?

生31:那位美丽女子看见青青的柳色会懊悔不尽的。有王昌龄的《闺怨》为证。

师:好。大家一起背一下。

(生齐背:“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师:哦。青青的柳色引出了无限的离愁别恨。这位平日里愁苦不愁苦呢?

生:不怎么愁苦。因为是她自己把丈夫送到战场上求功名的,心里还有某种欢喜呢。

师:说得有理。但即便如此,一见到杨柳,那位女子还会产生愁情的。可见别离是多么难耐呀。但相比之下,本诗中的那种离愁别恨就更浓了。因为她所等的人不知在哪里又在干什么。所以,不光人同情她,就连东风也舍不得惹她烦恼,不愿吹来,不愿吹绿柳条,不忍见柳条发青啊。我也引一首诗作证。李白的《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从这里可以看出,“东风不来”“柳絮不飞”,更衬写出了女子的凄苦之情。那她为什么会见柳伤情呢?

生32: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是希望行人留下。所以文中的女子一见到柳,就想到了当时送别的情景。想当初,是千叮咛,万嘱咐,叫他早回。如今冬去春来春又去,杨柳几度发青了,可是他还没有消息,能不见柳伤情吗?

师:难怪李贺说“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还有戴叔伦的《堤上柳》写道:“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又正如所说:“一丝柳,一寸柔情。”这时我们恐怕要帮她说一句:“愿得西山无树木,免叫人作泪悬悬。”这是鱼玄机的《折杨柳》。

生33:怪不得“东风不来”,原来是“东风”不忍心啊。真得谢谢东风!

师:我们再想想看,这位美丽女子要是看见了柳絮纷飞,她的心情又会怎样呢?“柳絮”如何理解呢?

生34:“柳絮”就是柳树的花,人们也叫它“柳花”。这位美丽女子看见漫天飘飞的柳花,怕更是愁苦万分。

师:也许她“欲与柳花低诉”,但“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这是黄迈《湘春夜月》中的句子。可见其无处诉说的哀愁有多深。

生35:我也想起见柳絮而生愁情的诗。如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中的两句――“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生36:我也想起两句――“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这是李益的《汴河曲》。

师:好。同学们读的诗还真不少。

生37:我记起了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师:你是说女子的愁苦像空中飘舞的柳絮一样多啊。我们想想,这女子真是愁苦不堪啊。所以还是不见柳絮纷飞为好。所以,还真得谢谢――

众生:“东风不来”!

师:但是,柳絮飞尽了,空中可能还有某种声音也能触动人的离愁别绪、思乡之情吧?是什么声音呢?

生38:杜鹃的叫声。

师:是吗?它的叫声有什么特别吗?

生38:杜鹃,就是子规。在暮春时啼叫,声音很凄切。

师:所以古代文人把它规定为一种悲鸟,来表达伤春离愁思乡之情。它在暮春时啼叫,可有例证?

生38:“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师:哦。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

生39:我有两句――“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但不知是谁写的。

师:柳永的《安公子》。

生40:还有贺铸的《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师:杜鹃啼血了,听的人恐怕是――

生41:哭血。

师:不,文雅一点。

生42:泣血。

师:对。

生43:还可能听到一种声音。

师:什么声音?

生43:笛声。

师:说说看。

生43: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师:哦,原来吹的是《折柳曲》呀,怪不得让人伤情!这伤情女子的心像什么呢?

生:像“小小的寂寞的城”。

师:这座城有什么特点呢?

生44:这是一座愁城。

生45:空空荡荡,冷冷清清。城中人百无聊赖,茫然无着落。

师:形容得好。我们想一想,城中的这位女子会干些什么呢?从电影、电视剧或者小说里找一找灵感。

生46:绣鸳鸯枕,绣合欢扇,打同心结。睹蝶儿双飞,看鸟儿成对,望双鹤交颈眠。

师:这位女同学举的例子为什么都是成双作对的?(众生笑)

生46:这样可以衬托出女子的孤单凄凉。

师:说得好。鸟儿成双作对,人何时团圆呢?能不寂寞惆怅?这一切她都有耐心去做去看吗?

生46:没有。心情不平静啊。

生47:也许在制寒衣。春天去了,秋天不久也要来了。

师:衣服做成了往哪儿寄呀?她知道丈夫在哪儿吗?

生47:可能不知道。所以也无心缝制寒衣。做做停停的。不知做了多长时间了。

生48:也许在作画。

师:画什么呢?

生48:画喜鹊登梅,也许是鸳鸯戏水。

师:喜鹊报信,鸳鸯成对,都是美好的。但对这位女子来说,恐怕都是痛苦的事。想一想是为什么吗?

生:因为在现实中这一切一时都难以兑现。

生49:也许在写诗。

师:把她的思念寄给远方的丈夫。但我以为恐怕是作回文诗吧。前秦窦滔,在外娶了妾,他的妻子苏蕙用锦绣织成回环可读的回文诗寄给他,使他感悟了。那么,文中的女子是不是在写这样的诗呢?

生:很有可能。

生50:也许是在对镜梳妆。

生51:不会。她怕照镜子,万一看出自己容颜衰老了会更伤心的。

师:对;这种猜测很合理。恐怕她也无心梳妆。古诗说:“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能理解“明镜暗不治”吗?

生51:镜子上落满了灰尘。好久好久没照过镜子啦。没有兴致呀。

生52:也许在抛梭织布呢?

师:恐怕也是无心吧。古诗说:“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真是百无聊赖呀!能理解“不复理残机”吗?

生51:自从丈夫走后,她几乎就没上过织布机。上面落满了灰尘。当初没织成的布,还摆在那里呢。没心思呀。

生53:可能在弹琴,弹古筝!

师:为什么?

生53:因为古筝弹出的声音很哀怨。

师:但是,弹着弹着,出现什么情况啦?

生:弦断了。女子泪流满面。

师:哦。岳飞说――(师生齐背)“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师:也许是在庭院中看花吧?刘禹锡的《和乐天春词》这样写道:“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到玉搔头。”诗中在庭院中对花出神,以至蜻蜓停在她的头上也不知觉。这写出了什么呢?

生:的寂寞无聊。

师:这时树上只有不多的花儿,大部分都凋谢了。这位女子恐怕又起了感慨:“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同学们,会不会是这样的情景?

生:是的。她太愁苦了。

生54:也许她在仰望明月呢。

师:是吗?明月能寄托什么呢?

生54:李白有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师:哦。是想让明月把她的心她的思念带给她的丈夫。这女子确实多情善感。但她恨不恨她的丈夫呢?有一首无名氏写的词,可能会传达出女子另外的心思:“天上月,遥望似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一部分学生跟着背)这位女子要等的人,能说不是一个薄情郎?

师:由上分析,我们知道住在寂寞的小城里的人,是多么的愁苦、凄凉和无所依凭。好,再看下一句――“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这里又用了一个比喻。本体是什么呢?

生:“你的心”。

师:喻体是“向晚”吗?

生:不是。是“向晚”的“青石的街道”。

师:“向晚”是什么意思?

生:傍晚的意思。“向”是“接近”“走近”“靠近”等。李商隐的《乐游原》里有“向晚”一词。

师:学过这首诗?一起背一下好吗?(生齐背)

为什么要用倒装结构呢?“向晚”暗示了什么吗?

生55:用倒装结构,突出了“向晚”的动作性,就像上文的“开落”下文的“紧掩”一样,它把事物的变化过程写出来了。这里的“向晚”暗示了“青石的街道”在黑暗中无限地延伸,而女子的心也渐渐地灰暗起来。

师:说得精彩。大家鼓掌!

师:那么,这青石的街道通向何处呢?这位女子又立在何处呢?大家推想一下。

生56:这位女子可能站在古街口或者古渡头,等候心上人,可能就是等她的丈夫吧。等到夕阳西下,等到暮色降临了,成千上万的人从她面前走过了,没有一个是她要等的。这时我们肯定能想起温庭筠的《忆江南》。同学们跟我一起背一下――“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我们可以想一想,文中的女子无可奈何,只好慢慢地拖着沉重的脚步,十分愁苦地往回走。那惆怅,那失落,那痛苦,随着青石的街道在暮色中的无限延伸而加重。正是――离恨恰如青石的街道,更行更远更无穷。(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想像得很逼真很精彩。好,看下两句――“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齐读一下。

师:为什么“春帷不揭”呢?

生:因为“跫音不响”,没指望了。

师:不错。这里我举王昌龄《西宫春怨》中的两句诗补充解释一下――“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大家看看,“春帷不揭”还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生:“春恨长”啊。

师:对。这里还有一个典故。《拾遗记》上说:“越贡二美人于吴,吴处以椒花之房,贯细珠为帘幌,朝下以蔽景(日光),夕卷以待月。”宫女呢,有满腔春恨,所以不想卷上珠帘。这位女子也是一样啊。不揭春帷,她怕看见什么吗?

生:明月。

生57:我记起来了,――“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师:哦。明月无情,明月恼人啊。那么,下一句中的“窗扉紧掩”好理解了吧?

生:因为“跫音不响”,没有任何指望。还因为怕见明月。

师:对。有理。不过我还借一首诗谈谈另外的看法。刘禹锡的《春怨》写道:“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春欲晚”,是说春天要过去了,已是暮春了。“梨花满地”呢,象征美人迟暮。诗中女子感到自己年岁大了,容颜衰老了,所以不愿开门看落花。那么,课文中的女子是不是也有这种心理呢?

生:有。

师:好。现在谁接着刚才那位同学对上一句的推想,扩展一下这两句的情节内容?

生58:不知何时,夜已很深了,街上空荡荡的,一个人影也没有,一点声息也听不见。不得已,这位女子关上了窗户,放下了窗帘,熄灭了灯火。但并没有睡下,只是坐在黑暗里,沉思默想,一个人咀嚼着寂寞、痛苦和失望。

师:好。设想得很合理。情景生动,形象鲜明。下面把第二节内容齐读一遍。

师:下面我们学习最后一节――“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大家齐读一遍。

师:达达的马蹄声传来了,多么动听。我们设想一下,那位女子听到了该是怎样的反应呢?扣住“美丽的错误”,接着上面的情节进行推想。

生59:那位可怜的女子,听到达达的马蹄声,十分惊喜,从座中站起来,激动得差一点晕倒了。稍稍定了神之后,便揭开窗帘,打开窗户,急切地向外张望,甚至打开房门,跑下楼,冲到青石的街道上。可是当她跑到了街口,马蹄声已远了,人已不见了。留给她的是痛苦、失望和怨恨。日思夜盼的心中的“他”啊,究竟在哪儿呢?这时便情不自禁地埋怨起那个“他”来了。我们可以借李益的《江南曲》帮她一下――“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时她又无意中抬头瞥见了空中的明月,心中的怨气更大了。我们借吕本中的《采桑子》帮她泄一下怨愤――“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师:设想得很有情趣。引用又恰到好处。在推想中把握住了人物的心理。大家跟我把他引的两首诗读一遍。

师:骑马走江南的“我”走了,那位可怜的女子会不会目送呢?说说看。

生60:虽然是个“美丽的错误”,但那痴情的女子恐怕还在目送“我”的远去,恐怕在幻想视野中的“我”会变成她心中的那个“他”。

师:哦。这时的她也许在自言自语或暗自嗟叹――“应念我,终日凝眸。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师:这时我们顺着女子的视线望去,那位男子渐渐地远去,慢慢地消逝在茫茫黑夜中。而那女子的离恨是恰如那男子的足迹,“更行更远还生”啊。

四、总结

师:下面大家把这首诗一起背诵一下,然后思考几个问题。(生齐背)

就题材来说,这是哪一种类型的诗?

生61:是写妻子思念外出远游的丈夫的诗。

师:表达是对的。给它定个名称吧。

生:闺怨诗,或者思妇诗。

师:这两种看法都可以。有没有不同的看法呢?

生62:是写在外远游的人思念妻子的诗。

师:可不可以呀?有没有根据?

师:找不出理由?那放一下。先给这类诗定个名称吧。

生63:叫游子诗。

师:可不可以?说是游子吟行吗?我们能记起谁的诗?

生:孟郊的《游子吟》。

师:好。一起背一下。

师:现在回答刚才放下的问题。柳永的《八声甘州》写了游子失意苦闷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下阕我背给大家听听――“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其中“望”是“凝望”“呆望”的意思。大家听清了吗?哪几句写游子对妻子的思念?

生:“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师:这不是写妻子想念他吗?他怎么知道啊?

生:是他想像出来的。

师: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更能写出他内心的愁苦。

师:课文有这样的内容吗?

生:有。中间部分可以看作游子心中想像的内容。

师:说得好。所以这首诗也可以叫作――

生:“游子吟”。

师:诗题为“错误”,这“错误”是因谁而引起的呢?

生64?押因“我”而起。“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女子产生了错觉,误会了,因而空欢喜一场。

生65?押因“女子”而起。女子另有所盼,另有期待。在她的眼中,“我”不是她的“归人”,而“是一个过客”,所以她“窗扉紧掩”“春帷不揭”。“我”以为“我达达的马蹄”会叩开她的窗扉,会掀开她的窗帷。“我”这种错觉、错误的判断,让自己空欢喜一场。

师:为什么说这个“错误”是美丽的?

生66:因为“达达的马蹄”声,打破了女子内心的沉寂,在她心中激起了涟漪,给了她片刻的惊喜,片刻的欢愉。另一方面,“我”的心也产生了悸动,产生了欣悦之情。

师:所以,虽是错误,却很美丽,而且让人回味不尽。

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把这首诗再一起背一遍。

课后交给大家两个任务。一是课后搜集描写宫怨或闺怨的古代诗词,期末的时候汇总,然后整理打印成册,一人一份。二是有条件的话读一读《郑愁予诗选集》(台湾志文出版社1988年版)。

安徽怀宁县黄墩镇秀山中学 246113

上一篇:命题作文新天地 下一篇:要关注拓展式教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