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的现状及思考

时间:2022-04-01 01:53:2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的现状及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这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增强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对如何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旨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economy level to enhance unceasingly in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achieved goo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many construction safety accidents in China,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healthy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ecurity of the construction, we must strengthen safety management.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ies,and puts forward some personal views on how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keyword] build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the dis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ies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大幅的提升,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1]。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能否安全生产对国家财产安全和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建筑行业本身是劳动力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具有参与人员多、机械设备复杂等基本特征,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难度较大,因此,建筑行业也是安全事故多发的行业。从事故产生的原因来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主要是因为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系统。为了降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必须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探讨,合理分配安全管理职责。

1.建筑项目责任主体安全管理职责存在的缺陷

1.1建设单位

从建设单位的性质来看,作为建筑项目的投资者,建设单位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往往只重视建筑项目的成本、工期等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因素,忽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2]。建设单位安全管理职责中存在的缺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项目经理。国内大部分建设单位的项目经理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其安全管理理念还停在被相关政府部门强制监管的层面,重视建设项目的成本、工期,将安全管理责任推给建筑项目的施工部门。二、安全管理人员。作为整个项目的安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监督,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但是,在实际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的重视程度较低,尤其是当施工安全和建筑成本、建筑工期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安全管理人员往往会舍弃施工安全,以节约成本、保证工期为基本准则。

1.2设计单位

从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各个建筑项目的实况来看,大多数设计单位追求建筑物的美观、时尚,对施工难度及施工技术欠缺考虑[3]。不仅如此,在很多施工安全重点项目和环节中,设计单位并没有在设计图中予以标注,更没有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这些行为都增添了建筑项目的施工安全隐患。

1.3施工单位

作为建筑项目的责任主体,施工单位的盈亏均由本单位负责,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更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益,缺乏对安全管理的认识[4]。作为建筑项目安全生产全面负责人的项目经理,并没有组织专业人员制定相应的安全施工制度和安全施工责任制度,使建筑施工行为缺乏有效的安全指导,有些项目经理为了减少施工成本,甚至不按照国家的标准为施工人员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除此之外,施工现场的安全员的权力十分有限,当针对违规现象采取措施时很有可能与项目经理的意见产生分歧,由于项目经理不支持,导致相应的解决措施无法落实。有些安全员的职业素质较低,缺乏责任心,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时,并不会立即采取措施,使安全隐患难以消除。

1.4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是业益的代表,在我国建筑项目中,监理单位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度等问题十分关注,对建筑施工安全漠不关心。有些监理单位甚至直接忽视安全施工问题,不按照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执行自身的安全监理职责。

2.合理分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

从建筑施工项目中各主体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职责来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有一定的安全管理职责。从我国建筑法规来看,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责任绝大部分由施工单位承担,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所需要承担的安全责任很少。为了降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必须合理分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合理分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2.1明确各个责任主体的安全管理职责

建筑项目中各个责任主体的安全职责并不完全相同,按照责任主体的不同将安全管理职责划分为四个方面:一、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招标,选择信誉高、重视安全管理的施工单位;聘请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单位的工作进行监督;为安全生产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二、设计单位。在建筑项目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必须考虑安全施工的需要,对需要特别注意的环节和施工项目进行标注,并给予相应的安全防范指导。三、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中责任重大,作为建筑项目的直接实施单位,必须做好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确保安全施工。四、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必须参与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监督,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及时报告,并要求相关单位消除隐患。

2.2加强建筑安全监管

为了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必须加强建筑安全监管。这要求政府部门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行使自身的安全监管职责,确保建筑项目中各责任主体的安全管理职责落到实处。我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监管部门,必须确保相应部门各司其职,互相配合,通过加强对建筑项目的监督检查、制定相应的监督考核制度,对建筑项目各责任主体进行有效的督促。

3.结语

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减少安全事故,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必须明确各个责任主体的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建筑安全监管。只有合理分配相应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让各项安全管理职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确保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力争.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建筑安全,2010(7):122-123.

[2]田元福,李慧民.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3(11):24-25.

[3]赵崇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0(14):42-44.

[4]周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安徽建筑,2012(13):45-46.

上一篇:涡轮增压器行业售后渠道建设浅析 下一篇:浅谈对住宅户型的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