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生活 灾后念好“四字经”

时间:2022-03-31 08:34:13

帐篷生活 灾后念好“四字经”

面南而居 避开险地

夜间保暖 日间防暑

防虫防蛇 灭蚊灭蝇

管好粪便 重视消毒

发生地震后,许多房屋不再安全,或者房屋内无法住人,人们万不得已唯有住于帐篷、临时棚舍中,甚至在外露宿。在这样简陋艰苦的条件下,如何保障安全和健康呢?不妨参考下面几个方面。

面南而居

搭建帐篷的地点应选择干燥、避风、平坦之处。在山上住宿时,最好选择东南坡,因为那里不仅避风,而且早上能最早见到太阳。

避开险地

搭建帐篷的场地要开阔,避开可能出现危险的地方。农村要避开危崖、陡坎、河滩等地,城市要避开高楼群和次生灾害源区,不要建在危楼、烟囱、水塔、高压线附近,也不要建在阻碍交通的道口及公共场所周围,以确保道路畅通。同时,要注意管好照明灯火、炉火和电源,留好防火道,以防火灾和煤气中毒。棚舍顶部不要压砖头、石头或其他重物,以免掉落砸伤人。

夜间保暖

夜宿帐篷或露宿,许多人第二天醒来不是头晕、头痛,就是腹痛、腹泻,四肢酸痛、周身不适。这是因为人体在睡眠时处于松弛状态,抗病能力下降,深夜气温低,如不注意保暖,很就容易引起上述症状。此外,如不注意保暖,尘土和空气中的细菌、病毒也会乘虚而入,引起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偏头痛等疾病。

日间防暑

炎热夏季要注意防暑。需在帐篷或棚舍上遮荫,加强棚内空气对流,中午在周围洒水降温,多饮水,预防中暑。

防虫防蛇

蚊子叮咬可能传播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肝炎等传染病。夜间活动的昆虫,不用说蛰刺,有时仅仅在皮肤上爬一下,也足以引起条索状或斑块状的水肿性红斑、丘疹、水疱,灼痛刺痒。此外,还要防止被蛇、蝎、蜈蚣等叮咬伤害。如被毒蛇咬伤,应立即用绳带在伤口上方缚扎,阻止毒素扩散,并尽快去医院救治。在紧急情况下,可用肥皂水清洗伤口,用口吮吸毒液(边吸边吐,并用清水漱口)。如有蛇药,可按说明外涂或口服。

灭蚊灭蝇

震后由于厕所、粪池被震坏,下水管道断裂,污水溢出以及大批尸体腐烂,加之卫生防疫管理工作一时瘫痪,可以形成大量蚊蝇孳生地,在短时内繁殖大批蚊蝇,威胁群众安全。必须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大力杀灭蚊蝇。同时,要建临时垃圾坑及污水坑,并定期喷洒杀虫剂。

管好粪便

管好粪便是震后群众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要选择合适地点,建应急公共厕所,要求做到坑深(1.5米深)、口窄(0.5米宽)、加盖,四周挖排水沟,草帘。

重视消毒

震后环境受到粪便、垃圾、腐烂尸体等的污染,加上清洁水缺乏,很容易使日常用品受到污染,威胁身体健康。必须注重日常消毒,防治疾病发生。

提问: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常用物品进行消毒?

回答

一般情况下,大规模的灾害现场消毒是疾病控制专业人员根据需要进行实施。对灾区的居民而言,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3种。

1.煮沸消毒法

适用范围:餐(饮)具、服装、被单等耐湿、耐热物品的消毒。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煮锅内的水应将物品全部淹没。水沸开始计时,持续15~30分钟。计时后不得再新加入物品,否则持续加热时间应从重新加入物品再次煮沸时算起。亦可用0.5%肥皂水,或1%碳酸钠溶液代替清水,以增强消毒效果。

2.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法

适用范围:餐(饮)具、服装、污染的医疗用品等的消毒。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消毒剂溶液应将物品全部浸没。对导管类物品(如杯子等),应使管腔内也充满消毒剂溶液。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取出用清水冲净,晾干。根据消毒剂溶液的稳定程度和污染情况,及时更换所用溶液。

3.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法

适用范围:家具、物品表面的消毒。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用布浸以消毒剂溶液,依次往返擦拭被消毒物品表面。必要时,在作用至规定时间后,用清水擦净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作用。

温馨提示

消毒、杀虫、灭鼠时,不能使用敌敌畏以及国家明令禁用的滴滴涕、六六六等农药进行杀虫,防止对周围环境和水源造成污染。推荐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上一篇:使用止痛药会成瘾吗 下一篇:安全饮水 让生命健康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