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京剧武生艺术

时间:2022-03-31 03:34:28

小议京剧武生艺术

【摘 要】京剧又称“京戏”,是中国文化艺术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京剧作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形式,其美感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法媲美的。京剧舞台上有四大行当,一般来说由“生、旦、净、丑”组成。京剧武生是京剧“生”行中的重要一支,多扮演武艺高强的青壮男性。京剧武生的表演特点是重武功、武打、身段。武生行分为长靠武生、短打武生、箭衣武生和勾脸武生等,它们有相同之处,但又各有不同的表演方式和特点。

【关键词】京剧;武生;艺术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032-02

京剧的长靠武生也叫“墩子武生”,一般都要穿厚底靴、扎大靠、头上戴盔。长靠武生常用长柄武器,如长刀、枪等;但也有少数长靠武生使用双锤、鞭等武器。演的多是马上将、有身份的人物。其表演特点重武打、功架,讲究大气、庄重、威风凛凛、帅气十足,同时嗓子要好、念白要有劲。所以长靠武生一般基本功要扎实,各方面的功夫都要好。如《挑滑车》中的高宠,这是一出长靠武生必学之戏。演员一上场亮相后的三次抬腿,最好能达到90度,脚尖基本能踢到脑门,这样才能达到一个优秀的长靠武生最基本的标准。金兀术下战书与岳飞定在牛头山会战,高宠奉岳飞之命看守军中大都旗,心中不快,但又不能违抗元帅军令;眼见宋军将士纷纷败阵,心急如焚,不顾违抗军令,下山与金兵决战。在锣鼓声中,通过踢腿、跨腿、掏腿、云手、转身、踹燕、串翻身等一系列高难度武功动作,边舞边唱。当唱到“俺这里威风抖擞把贼扫”时,演员起飞脚接翻身抖靠亮相,音乐戛然停止,要求靠旗纹丝不乱,充分表现一个大将的英雄气概。在最后“挑车”一场戏中,高宠已是人困马乏,为表现一个大将的战斗精神,演员通过搓步、颠步、跪步、翻身以及一次比一次高的摔叉,表现他的顽强;直至最后,终因体力不支而悲壮地倒下。所有的武功表现都是为刻画高宠这一人物的内心情感,干净利索、节奏紧凑,又富于情感,把一个勇猛善战、视死如归的大将表现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还有的戏要求长靠武生穿着长靠能翻、能打、能扑、能跌。如《火烧裴元庆》中的裴元庆,在最后表现被火焚烧的痛苦时,他要穿着大靠从山上翻下,紧接着他把锤丢掉,要翻一排跟头,或“小翻”或“扔人”,然后又是“倒吃虎”又是“扑虎”,还要“摔叉”,其难度可想而知。《火烧裴元庆》这出长靠武戏充分展示了一个武生演员应该具备的能力和自身的功夫基础,在“趟马”这段中主要表现的是急行军的场面,这就更能体现一个演员的表演能力。中间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锤花”技巧,难度很高,通常一个演员要花上几年时间来磨练此技艺。另外,长靠武生对圆场功的要求非常高,要求演员跑起圆场来身上的四面靠旗必须纹丝不动,如同“水上漂”。长靠武生因为要穿厚底靴,所以练圆场要下狠功夫。前辈艺术家们说,作为一名合格的武生演员,每天都要穿着厚底鞋,随时要做跑圆场和踢腿练习,这样在跑圆场的同时也练习了一个演员的脚下功夫。在武打中更能体现一个演员的腿和脚的功夫,更能展示一个演员的马上功夫。只有演员脚上的功夫比较硬,才能做到随心所欲、快而不乱,这样才能表现一个人物的武艺高强。作为一名武生演员,在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的同时,在风度和功架上要更加稳重和优美,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京剧短打武生又叫“撇子武生”,与长靠武生相对,其表现风格与长靠武生有所不同。短打武生着短装(包衣包裤、打衣打裤等),穿薄底靴,常用短兵器,也可兼用长兵器。大都扮演闯荡江湖、抱打不平的豪侠义士、英雄好汉等人物,他们一般都擅长武艺,可扮演正面人物,也可扮演反面人物。一般要求演员扮相英俊。其表演特点是武功与武打要干净利落、敏捷轻快、漂亮俊逸。内行叫“漂、帅、脆”。主要注重造型美,身段的舒展,武打的火爆、紧凑。例如《打虎》《十字坡》中的武松,《白水滩》中的十一郎,《石秀探庄》中的石秀,《三岔口》中的任堂惠等等。短打武生通常通过表演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恰到好处,这也体现了演员日积月累的演出经验。如《三岔口》这出经典的短打武生功夫戏,剧中三关上将任堂惠奉命暗中保护焦赞,焦赞宿于三岔口的店房,任堂惠跟踪而至,亦投刘店。夜间,刘入任卧室,二人于暗中格斗。舞台上空荡荡,只有一张桌子,演员们忽而手持单刀对打,忽而徒手拳打脚踢,相互摸打,一触即发,动作夸张、放大,表演风趣。

京剧箭衣武生的表演方式既不是长靠武生,也不是短打武生,而是介于长靠与短打之间。箭衣武生所穿的服装叫箭衣,它属于长衣,与短打不同;同时也是便服,与靠也不同。其表演风格也相当混,一般与长靠、短打两种表演风格相关联。如《一箭仇》中的史文恭,他穿的就是箭衣。他在戏的前半段持枪与卢俊义、武松等陆战,表现的是长靠武生的风格;而后半段与阮小二等水战,短打武生的风格很突出。再如《夜奔》这出戏中林冲的扮相,头戴倒缨盔,身着黑绒箭衣,腰系大带,挎宝剑,脚穿厚底靴(也可穿薄底),这个扮相是适合于曾做过禁军教头的林冲的身份的。京剧“走边”是短打武生的另一种表现手段,其内容丰富,形式多变。大体上可分为响边和哑边,以及边挂子和载歌载舞或边念边舞等多变又别致的混合边。单人、双人以及多人均可表演。《夜奔》的头场走边中,演员随“四击头”的头一锣迈出第一步,跨抬左腿,左手扶剑一亮,然后眼睛向下看,身向前冲,快行几步到台中,左手扶剑,右臂上举过顶,手成赞美式,这个走边出场动作和其他戏的“走边”完全不同。在京剧表演中,演员出场时要给观众一个完美的展示,忌讳两眼着地。而在《夜奔》这出戏中,因为特定的环境,就无法按着一般的走边来表演,头平、眼平,这样也就无法表现林冲夜里寻路而逃的意思了,演员必须两眼着地,形象惟妙惟肖,形象地刻画此刻的人物形象。《夜奔》的走边是把短打和长靠的身段糅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突出表现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身份,使人区别出他不是一般乔装改扮的侠客义士,也非整顿盔甲领兵出征的武将,而是一个受奸人所害的落魄英雄。《夜奔》中的身段功架要比短打的功架放大一号,还要去掉“短打”中的跳、蹦等动作。除了要结合林冲的扮相之外,更主要的是要从人物出发。虽然林冲遭受迫害仓皇而逃,但在形象上不能给人以狼狈不堪的样子,毕竟他是个大英雄。在后面的身段中,演员有跨腿、踢腿、抬腿、飞脚、翻身等一连串漂亮的动作表现。当念到“待俺急行几步看来”时,向前三跨步接一个飞脚,弓左腿,右手山膀,左手扶剑亮短相。这一套动作要求演员的手、眼、身、法、步一气贯穿。《夜奔》这出戏是武生演员打底子的戏,一个人在台上需要走五场边,一场的动作要比一场的快。这出戏对演员的“唱做念打”提出了全面要求,所以说男怕《夜奔》是一点不错,一个武生演员光这出戏就须练上好几年。全剧要练到不拖泥带水,干净利索。

勾脸武生是武生中独树一帜的行当。勾脸武生演员脸上画有脸谱,它对演员的要求甚高,比一般大武生戏更考神气儿和功架,不具备一身扎实的功底,难以拿得起来。如《杨家将》中《金沙滩》一折,正是勾脸武生的代表剧目之一。主角杨七郎延嗣,勾“一笔虎”脸谱,戴蓬发,插雉尾,一身黑靠,手舞银枪,张扬霸气,虎虎生威。这一角色要求演员稳健大气,要有武净的粗犷暴烈,才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英雄豪杰非同凡人的气度身份。

总之,武生这一行当非常吃功。无论长靠武生、短打武生、箭衣武生还是勾脸武生,虽然所扮演的人物不同,表演风格各具特色,但都有一个关键的相同点,他们必须经过勤学苦练,练就一身过硬的基本功。

上一篇:湖北汉剧在当代高等院校中的传承方式研究 下一篇:构建和谐集体,创建良好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