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中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事故的预防

时间:2022-03-31 11:23:02

浅析建筑工程中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事故的预防

摘 要: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应该避免的就是建筑事故的发生,而做好建筑事故的预防措施无疑是避免事故的最有效的方法。本文将分析由于地基和基础工程的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建筑事故的原因,最终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从而有效的避免建筑事故。

关键词:地基;事故;分析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accidents should be avoided in construction works, do a good job of construction accidents preventive measures will no doubt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avoid accidents.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quality problems which led to construction accident due to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works, and eventually propose specific solutions, so as to effectively prevent construction accidents.

Key words: foundation; accident; analysis

TU47

1概述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建筑事故出现的原因就是由于地基和基础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据统计,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事故占了总事故的21%。总所周知的是,建筑工程中打好基础最重要,上部结构可通过一些科技手段(如计算机模拟)较为完美的勾画出来,地基和基础工程则由于地下信息的难以掌握使得施工中存在误差,最终会工程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做好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2因地基问题造成事故的原因分析

2.1因工程地质勘查中的错误而产生的事故

工程勘察报告要全面反映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预防地基与基础的工程事故,首先对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全面正确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搞好工程勘查工作,要根据建筑物场地的特点,建筑物情况合理确定工程勘察目的和任务,勘查工作是设计的重要程序,决不能忽视而不做,也不能随便做而不考虑是否适用。特别是对复杂的、软弱的地基,更应慎重对待。即使对单层的一般性建筑,也不能不做勘查。

应把握的原则:

第一,工程勘查工作做的粗糙;

第二,地基的选择和处理方法不当,未能使房屋坐落在比较均匀的天然或人工地基上;

第三,上部结构整体刚度弱。

这三点教训也就是平时常说的“情况不明,决心不大,方法不好”。

此外,在勘查时要重视对钻孔深度的选择。由于钻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果不符合设计上对压缩厚度的需要,或者达不到桩所坐落的土层时,那就不可能正确计算出地基的沉降或桩的正确承载力,也就达不到基础设计要求。因此必须按设计要求确定合适钻孔深度。如果由于勘查量不足,钻孔和探坑布点少,再加上钻孔深度不够,以致不能表达出土的不均匀性和层理的不一致性,就有可能引起建筑的翘曲和弯折而出现裂缝,造成危害和浪费。

2.2 因建筑物基础底面土压力过大超过地基承载力造成的事故

地基承载力是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指标。各类地基承受基础传来荷载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一限度,首先发生的是建筑物具有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开裂;如果超越这一限度过多,则可能因地基土发生剪切破坏而整体滑动或急剧下沉,造成房屋的倾倒或严重受损。

应吸取的教训:地基整体剪切破坏事故,它造成的工程事故灾害很严重,必须引起土建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设计人员应慎重对待工程勘查报告提供的地基承载力建议值,严格计算基础的实际土压力,若对勘察报告的建议值有怀疑,可以在做载荷试验验证。施工人员在天然地基上建造大中型工程时,应复核设计地基承载力的合理性。一旦发生地基产生较大的沉降或倾斜,必须立即停工,会同勘查、设计和使用单位共同研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地基和建筑物发生灾难性破坏。

2.3因地基中暗沟、古墓等旧构筑物影响造成的事故

建筑物地基槽开挖后,可能遇到许多局部异常的情况,例如:在地基土中存在有暗沟、古墓、古井、旧基础等已废除了的构筑物,其中在暗沟、古井内往往填充疏松的建筑垃圾或淤泥软土,形成局部的松软部位,可能引起基础局部严重下沉。导致上部墙体或结构开裂;如遇古墓、防空洞等中空构筑物,则可能引起塌陷事故;至于遇到旧基础、废化粪池等构筑物,它们往往比周围天然地基坚实得多,形成软硬突变,也会造成上部结构开裂。因此在刨槽验槽过程中查明局部异常情况是十分重要的。

应把握的原则:在地基基础施工中,遇到暗沟、古墓等旧构筑物是经常发生的。这时候最重要的是设法弄清情况,除进行必要的勘测、挖掘之外,虚心向当地人和工人请教,进行细微的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然后才能作出符合实际的处理方法。

2.4 因建筑地基发生溶蚀与管涌造成的事故

2.4.1 当建筑地基中存在地下水,并有下列条件时,则可能发生溶蚀与管涌事故:

(1) 石灰岩地区经长期地下水的作用,可能发生溶洞。溶洞发育地区,将发生地基溶蚀。

(2)山区残积土或披积土颗粒大小相差悬殊时。在地下水流动作用下,可能发生溶蚀或管涌。

(3)如地基土质级配不良,地下水流速大,则地基中土的细颗粒可能被冲走,而产生管涌。

凡在上述地区建造的工程都应仔细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如果认为地基中存在上述溶蚀问题,应另选场地,因为上述溶蚀事故的措施相当不容易,并且费用很高。应吸取的教训:土建工程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地下水对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法和工期、建筑工程的投资和使用都有密切关系。如果对地下水处理不当,可能发生工程事故。

2.4.2地下水的主要影响有:

(1)基础埋深———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冻土层厚度以下,后者与土中的毛细水有关。

(2)施工排水———当基础埋置地下水位以下时,基槽开挖和基础施工必须排水。如果排水不好或基槽遭踩踏都会造成隐患。

(3)地下水升降———下降会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而上升会使粘土层软化、湿陷性黄土下沉、膨胀土层吸水膨胀。

(4)溶蚀与管涌———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水存在会造成溶蚀,在有承压水地区,如基槽挖除承压水以上隔水层,则可能出现大量涌水浸泡地基。

(5)空心结构浮起———水池、油罐、空旷地下工程埋深超越地下水位教多时,可能上浮,影响使用。

3结语

当发生一次重大的地基基础事故后,最关键的是对这次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只有正确的分析,才能发现事故的原发症结。进行公正的仲裁,明确事故的责任;只有正确的分析,才能找到今后应吸取的教训,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也只有正确的分析,才能制定出适宜的防治措施,防患于未然。对于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和使用中的错误引起的,其中大部分是主观性的错误。而当严格遵守勘查、设计与施工的标准文件的规定和相应要求,则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地基基础的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基基础的设计应当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结构型式和工地的土质条件,并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在适用与经济的前提下,要保证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发生裂缝或损坏。

第二,地基基础工程事故是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出现得较多的问题。为防患于未然,有关人员应针对地基情况“对症下药”认真细致地做好勘查、总体布置,选取基础类型和设计计算等方面的工作。

第三,有关人员不仅要研究已出现的工程事故作为“前车之鉴”,同时也应学习已有的成功经验与方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第四,在地震区中,对已发生的消耗性地基基础事故,不应忽视而应及时修好,否则在地震作用下可能转变为灾难性的工程事故。

第五,建议编制有关防止地基基础工程事故的法规,以使有关方面重视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 唐树春;;季节性冻土地基与浅基础[J];油气田地面工程;1981年01期

[2] 姚建文,崔军;天然基础上的重力式桥墩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J];世界桥梁;2005年01期

[3] 李延永;郭朝阳;张小冬;;浅谈粉喷桩在加固低填方路基地基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3期

[4] 刘九红;;某厂房建筑不均匀沉降事故的分析与处理[J];山西建筑;2009年18期

[5] 程志平;单娜琳;;探地雷达在高层建筑地基勘查中的应用效果[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浅谈现代水利工程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