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组合 读出精彩

时间:2022-03-31 11:14:28

【关键词】略读课文 多维组合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A-0044-02

在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与旧版教材有较大差异的是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并重。不少教师对精读课文的教学了然于胸,对略读课文的认识则相对模糊。经调查了解,教师在课堂中开展略读教学时存在以下两个认识误区:一是引领迷失,认为略读课等同于自读课。有些教师以为略读就是让学生自己读,所以在课堂中不敢多言语,整节课中退让一边,不敢多作引导。从表面看课堂似乎突出了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学很民主很开放。可是,在课堂中若没有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有效组织,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是否扎实有效?是否达成学习目标?是否使学习有所增量呢?这些都还是一个问号。二是精读精练,把略读课演绎成精读课。由于我们太熟悉精读教学的模式,在惯性作用下,有时教师会不由自主地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整堂课中充斥着过多的语文训练与学生活动。这样做的后果是直接将略读课演绎成了精读课。同时,笔者还发现很多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还存在着不少困惑:如略读课文前面都有一段链接语,提示了重点和方法,很多教师也都按照提示去教,可到底是不是都应该这样教呢?略读课文教学要不要单独安排字词教学?要不要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尴尬现状都值得教师们的思考。

一、对教材的深度解读

(一)解读教材编排

人教版教材从中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笔者经过统计发现,略读课文的篇数三年级占全册教材的25%,到了六年级下册略读课文的比例占到了52%。由此可见,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解读要求目标

1.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第二学段“阅读”中提出一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2.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略读、浏览、跳读等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提高阅读能力。(2)利用好教材中的略读文本,适度拓展和延伸,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专家对略读教学的见解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沈大安认为:略读,是以抓文章主要信息为目的,大略地、非精细地读。体现在教学上,有三个关键词:粗略、应用、自主。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略读的“略”,在我看来,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粗略,就是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粗略、大略的了解和把握。第二层是“战略”的意思,它更多的着眼于全局,着眼于整体,而不在局部。著名特级教师虞大明认为:略读课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很重要的一点是:粗知文本大意,抓住主旨,恰当地学习语言。这些专家的见解对我们开展略读教学课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笔者决定在自己的教学中加以实践和研究。

二、实践操作

(一)简约设计,让教学更有效

经过深度解读之后,笔者发现略读课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简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学目标要简约

“一课一得”对于略读课文教学来说非常适用。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如五年级上册略读课文《难忘的一课》的设计,重点目标就是“体会细节描写中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因此,这类课文的设计,首先要在目标设计上大胆取舍。

2.教学方法要简约

在略读课文教学课上,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实践的空间,而教师需要做的则是恰到好处的引导。因此,我们的教学方法要简约实用。如一位教师执教《学会看病》一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很简单,就是引导学生研究“心情变化线图”,然后用此方法再读另一篇文章《剥豆》。课堂实践证明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很有效。

3.教学环节要简约

略读课文只有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如果环节太多,学生就显得非常被动,也不可能养成深入读书与思考的习惯。如《桂花雨》一课的设计,虽然只有“设疑读文”“品味花香”“感受情结”和“走进作者”这四个环节,课堂并不因此而显得零散低效,相反,这样的处理更加有助于学生深入读书与思考。

(二)灵活组合,让教学有多个维度

笔者对中高年段的所有略读课了简单分类后发现,教材主要有叙事类的文章,如《我不能失信》《找骆驼》《路旁的橡树》等;写景类的文章,如《珍珠泉》《火烧云》《七月的天山》等;状物类的文章,如《母鸡》《秦兵马俑》《一副名扬中外的画》等。在反复思考以及进行课堂实践后笔者发现,略读课文的“粗知大意”这一教学任务,不是在一个维度上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教师用战略的眼光,整体推进,从多个维度循环上升。“粗知大意”可以有多个维度,如总体印象、主要内容、行文思路、写作顺序、典型场景、主题思想、语言特色等方面。由于文体不同,文本所在的单元不同,训练重点不同,因此,我们可以把不同维度结合成一套最实用的“组合拳”。

1.叙事类略读课文的多维组合

小学中高年段叙事类课文大都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作为记叙的主要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内容以及写法。对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组合拳”为:主要内容+典型场景+写作方法+主题思想。

课例: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给予是快乐的》

《给予是快乐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以“人间真情”为主题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该文章记叙了保罗在圣诞节前夜认识了一个家境贫穷的小男孩。小男孩对他那残疾弟弟的关爱之情深深地打动了保罗。保罗从中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在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四个维度展开:

第一维度:抓主要内容。初读课文之后,教师出示文章内容提示,让学生根据提示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这一维度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第二维度:抓典型场景。文中有两处场景“让保罗”也让我们出乎意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这两处出乎意料的场景展开教学。抓住这两处地方,就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感悟到小男孩的高尚品质和“给予”的真正内涵。

第三维度:抓写作方法。在整件事情当中,保罗的情感是有变化的,文中曾写到他的两次“错觉”。文中主要是写小男孩的,为什么写保罗的错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笔者采用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领会这样的叙事方式有两个好处:一是反衬出小男孩高尚的品质,二是使文章结构紧凑,更加引人入胜。

第四维度:抓主题思想。当学生体会到保罗的给予以及他给予后的心情后,教师让学生联系实际想一想、写一写生活中所体会到的给予的快乐。不管学生给予的是一个真心的承诺、一声亲切的问候,还是一句鼓励的话语,只要他们懂得给予了,他们的心中就已经充满了爱,他们就都是快乐的。此时,教师板书文章主题:爱。

以上每一个维度都与“给予是快乐的”有机结合,并且从一开始就一以贯之,从而使学生的感悟逐渐丰满,到最后一个环节时对“爱”的感悟就变得水到渠成。

2.写景类略读课文的多维组合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类文章表现形式多样,内容情景交融。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走进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情境中,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以及文章所体现的蕴味。对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组合拳”为:总体印象+典型意象+表现形式+写法特点。

课例: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

第一维度:抓总体印象。进入课堂,教师先范读整首诗,给孩子们一种秋的感觉。然后,教师让学生谈自己的初步感受,这是第一次整体感知。之后,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秋天是个音乐厅”这个意象在学生的脑海中变得“立体”。

第二维度:抓典型意象。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在秋天这个音乐厅里,都有哪些音乐家在唱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画出诗中出现的意象:大树、蟋蟀、大雁等,并联系题目“听听,秋的声音”进行小结。

第三维度:抓表现形式。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用“独唱”“合唱”“轮唱”这三种音乐的表现形式,引领孩子们学习诗歌。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明白在秋天这个音乐厅中,音乐家们唱歌的方法各有不同,有的独唱,有的合唱。在多种形式的朗读后,秋天的意象在学生的心中就非常形象了。然后,教师以第四小节作为过渡语,引入到第五小节,让学生以“轮唱”的形式读。读完以后,让学生回顾整首诗,配乐读全文。

第四维度:抓写法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借助象声词仿写一、二小节。在学生写好以后,让学生随着音乐,美美地读一读自己的诗。

3.状物类略读课文的多维组合

状物类的文章,不仅仅是介绍事物的特征,更多的是在于传达作者的情感信息。这类文章常常是在于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在教学该类课文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作者在状物过程中所传递的情感。对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组合拳”为:行文思路+主要内容+典型场景+主题思想。

课例: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珍珠鸟》

《珍珠鸟》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关爱动物,和动物和谐相处。笔者从下面四个维度展开教学:

第一维度:抓行文思路。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抛出问题:一开始怕人的小鸟,后来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结到文中的题眼――“信赖”。由怕人到信赖的过程实际上是作者构思的过程,教师抓住了这个过程,就是抓住了本文的行文思路,实际上就实现了对课文的初略感受。

第二维度:抓主要内容。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让学生抓住“怕人”“信赖”这两个关键词,用简单的话来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实现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

第三维度:抓典型场景。教师提问:“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把“我”和珍珠鸟从相处到相依的画面,连成了生动的情景。然后教师再引领学生回到文中的具体语境。这样一来,通过抓住文章中的具体典型场景,就又一次实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粗略了解。

第四维度:抓主题思想。教师通过抓“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进行了一连串的设计和实施:(1)品味“境界”:首先是通过读来感受小鸟依人的美好境界,接着美读这个画面,融入情境,然后让学生体悟信赖的境界:“现在,请你闭上眼睛,缓缓地转过头去,就在你的肩上,那儿有一只小小的珍珠鸟,这个小家伙在你的肩头甜甜地睡着,做着美美的梦。此时此刻,当你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地凝视着它的时候,你有什么话想和它说?”最后让学生练笔,抒写自己的感悟。(2)教师总结:当你笔尖一动,写下一时的感受时,你已经在用你真诚的心,创造着一个属于你的――美好的境界……这些都是紧扣主题思想来实现对文本内容的粗略了解。

事实上,教无定法,实现略读课文“粗知大意”教学维度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善于灵活选择。相信只要我们能在如何实现“粗知大意”上加强研究,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学习,那么,略读课文教学的尴尬境地就可以得到改变,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

(责编 黎雪娟)

上一篇:把握“四性”,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下一篇: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