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查”“ 学”“赏” 教好语文

时间:2022-03-31 07:51:48

“读”“ 查”“ 学”“赏” 教好语文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条明确的教学理论叫“以学定教”。即是将教学活动稳固地定位于学,让学生学先于教,让教学从学生的自学开始,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让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当今生本教育理念下,文章研究出学生学习课文的四步法:“读- 查- 学- 赏”,让学生更快乐积极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读;查;学;赏;小学;语文;学习;主人

一、“读”是指读课题,抓重点,读课文,知晓文章内容,在阅读中思考学习内容

著名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过:“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后,理自见得。”意思是说读书必须是多读,熟读,书内容读得熟了,不用解释也自然而然会懂得它的含义的。由此可见学习过程中,读的重要性,语文作为各科学习的根本,是基础,只有勤读、熟读,才能自然而然地理解课文含义,小学课堂的短短几十分钟,只有靠学生来自觉积极的用课外时间多读,才能成就学生成为学习小主人的基础。

(一)读课文的第一步是要学会读课题,即是读课文题目,题目是课文的高度总结和精髓所在,通过读课能大概揣摩课文大体内容,还能在读课题中形成一种针对课题的反射式思考,引发读下去的兴趣与关注。

(二)通读课文第一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过一遍课文内容,从思维上理清课文的顺序结构,思考课文题目跟内容的关联,为学习课良好铺垫。

(三)通读课文两遍后,有了前面两次读课文的基础,之后的读已经具备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并会形成更深层次的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读了课文,我知道了什么?

(四)通读课文第三遍,带着前面的疑问开始在课文中找答案,可以是给课文加批注,把课文中的“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修辞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勾出,把自己有所体会的地方适当加上批注。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二、“查”是指查阅资料,主动了解背景及相关知识,进一步掌握学习主动权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而语文也只是浩瀚的知识海洋的九牛一毛而已,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每一篇的课文都会有一个新的开始,新的词语,新的课文构成,新的知识内容,新的表达方式等等,这些都是短短一堂课,几页纸所不能涵盖其中的,必须要靠学生们自己去寻找出新的解释和答案,这就需要学生们开始在读的基础上开始查的行程安排。

(一)“查”包括遇到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自行查阅字典、词典,在查阅中读准生字音节,理解生字的各种意思,并在解释中学到更多的生字词组词,释义,将生字词内容延伸、扩词、口头组词等。

(二)通过查阅资料,不但能看到生字生词的解释、用法和相应的正体字等,开阔视野,而且起到辅助学习记忆生字字形的作用,更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练习空间,给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掌握生字字形的方法。

(三)通过查阅资料,能更多地接触到课文内容以外的字词举例,甚至能得到一些更方便理解的口头语句,这样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字词要领,掌握词语,提高学生口头表述能力,有助于对应的字词造句等。

三、“学”是指学会质疑,带着阅读查证后的疑虑进行课堂学习,行使学习主人的自

“学贵有疑”,有效课堂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上树立 “生本”意识,要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交给学生。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代替;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次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通过预习,学生带着一些具体的问题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这种学习是目的性十分明确的学习。如:在学习 《珍珠鸟》一文时,就有学生提问:“为什么珍珠鸟一开始总躲在笼子里,后来竟然敢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这个学生的疑问,正是我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我通过和学生共同探讨、点拨来指导学生结合全文来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就能创出美好的境界”。这样的语文学习就是学生的自学自悟和教师的点拨、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而这种活动突出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节省了课堂上的时间,可以从容地进行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提高,无疑是高效的语文学习。

四、“赏”是指在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精彩的句子或段落,让学生积极用笔记录下来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指要记住学习要点,就一定要用笔记下来,这样才能印象深刻,才能把学习的知识内容更牢固地印在自己脑海中。记录,不仅仅是一次书写,而是一次涵盖了通过理解学习后,经过大脑的选择,在眼睛的扫描下,手指的配合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书写记录,更是带着自己特殊记忆的印记,是任何书本刊物所不能替代的摘抄,是一种理解后的记忆升华,只有通过自己多方位感官通力协作下的记忆才是最有效最深刻的记忆。

比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书写记忆练习,从每天的作业登记开始,鼓励学生跟家长们在每天的在作业登记本上进行一些感慨或肯定的互动,这样的作业登记行为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印象,提高学生对课后完成作业的条件性学习压迫感,也能慢慢养成学生对课堂学习后习惯性作业的良好行为。然后渐渐地过渡到鼓励学生们用本子开始学习记录一些自己看过的、学过的一些好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内容可以是电视上看到的,广播中听到的,书本上学到的等等,只要是学生觉得好得,值得记忆的词句,都可以记录下来。长此以往,到了小学三年级后,学生的笔记本上已经密密麻麻地记下了许多青涩而童真的句子,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学习的成果,很多坚持有做笔记摘录的学生自己都明确地感觉到在开始作文习作时,运用词句得心应手,精彩词语信手拈来,这就是欣赏美文并及时录所沉积的成果与好处。

我研究出给学生自主学习预习课文的四步常规法则:“读-查-学-赏”。 “读”就是让学生学会读,抓住重点地读,通读课文了解内容,在阅读中思考知识带来的问题,并喜欢上阅读。“查”就是让学生学会查,学会使用字典,词语等工具书,通过查阅资料,爱上查阅后的喜悦,主动了解背景及相关知识,进一步掌握学习主动权;“学”让学生学会质疑,带着阅读查证后的疑虑进行课堂学习,行使学习主人的自;“赏”让学生学会欣赏,在反复朗读,品味文章后精彩的句子或段落,让学生积极用笔记录下来,不但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才能在语文学习方面更加得心应手,才能让学生更快乐积极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解析小学数学学困生认知结构与课堂教学管理模... 下一篇:英语教学中做到情智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