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坚持把培育联合思维放在构建联合文化的首要位置

时间:2022-03-31 03:53:37

始终坚持把培育联合思维放在构建联合文化的首要位置

摘 要: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反映思维,联合思维是联合文化的灵魂,构建联合文化要坚持把培育联合思维放在首要位置,注重在联合作战的知识体系上构建和形成联合思维,在联合作战的组训模式中检验和巩固联合思维,在联合作战的战例研究中批判和发展联合思维。

关键词:培育;联合思维;联合文化;首要位置

思维方式是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决定着行为,也被行为所反映。联合作战的指挥员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而左右其具体行为的思维方式决定着其在联合作战中能否正确指挥、灵活运用、创新发展、从容应对。当前,我军正处于联合作战机制的初创时期,构建先进的联合文化还需要一个探索、论证、总结、推广、创新的反复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最重要、最关键的要素就是各级作战指挥员的联合思维。因此,必须始终坚持把培育联合思维放在构建联合文化的首要位置,不能动摇。

一、注重在联合作战的知识体系上构建和形成联合思维

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作战力量多元、作战手段多样、作战空间多维,各级作战指挥员要驾驭一个立体的作战环境和系统,就必须具有指挥作战的联合思维。具体来说,就是指挥员要自觉地站在联合作战的立场,从联合作战的角度思考问题,统一而协调地运用各种独特的作战能力。联合思维构建和形成是离不开联合作战知识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联合知识体系是遂行联合作战必须学习和掌握发挥各军兵种核心作战能力的知识,各种指挥要素协调一致的知识,各种作战样式灵活运用的知识,各种作战力量协调运用的知识。联合的知识体系制约着军事人员及整个部队的军事能力和索质的形成和提高,影响着军队战斗力的强弱及军事斗争的成败,它为联合思维的形成和构建奠定了基础。没有联合的知识体系,联合思维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从谈起。现代意义的联合作战是真正的“大联合”,包括陆、海、空军及第二炮兵和航天力量作战协调行动,形成联合;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齐心协力,形成联合;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侦察、预警等系统形成网络,联成一体;陆战、空战、海战、航天支援、电子战等行动方式综合运用,形成联合。置身于军兵种齐全的现代化军队,如果一个陆军指挥员对军舰、战斗机和战役战术导弹了解甚少;如果海、空军和第二炮兵部队的指挥员不清楚现代条件下陆军战役行动的主要特征,那么,以这样的知识水平指挥联合作战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联合战役指挥员必须具有丰富的联合知识体系,充分了解各军兵种的主战兵器和卫星探测、电子对抗、网络攻防等信息作战的基本知识,充分了解其他军兵种在作战运用中的硬性要求,同时,加强军种间的相互了解,尽可能地熟悉各个军种的作战能力、特点和使用程序等,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军种联合的知识空缺,在此基础上不断形成联合思维,为指挥作战打好思想基础。在指挥员联合知识体系的培养环节中,各级指挥院校都应该针对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发挥好作用。初级院校应该把组织联合作战指挥基本理论的教学纳入指挥军官的成长培养设计,通过系统学习,使其了解联合作战指挥的基本原理,提高其在联合作战中的主动意识、配合意识和大局意识;中级院校重点组织对各军兵种知识的综合学习,使其了解各军兵种作战力量的兵力兵器、数量质量、部署编成等情况,以及参与联合作战的使用特点、作战能力、担负的任务和达到的目标,熟悉作战指挥的基本流程等;高级院校主要负责军种合成训练和联合作战的基本技能学习,掌握指挥方法和技巧。联合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断丰富联合作战的知识体系,有利于联合思维的培育,从而进一步促进联合文化的建设。

二、注重在联合作战的组训模式中检验和巩固联合思维

马克思曾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①他告诉我们思维的正确与否是需要不断用实践来检验,实践可以进一步丰富我们的思维。在和平时期,军事实践的主要形式就是军事训练,因此,检验和巩固联合思维最有效和便捷的方式就是联合训练。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对指挥员技术素质的要求,不仅是牢记其战技性能、会操作、会应用,更重要的是能把技术装备用新的思维、新的方式创造性地运用,并根据作战需要构建适度超前的作战体系结构,进而对技术体系结构指标提出具体需求,这都需要在能够模拟战场环境的联合训练中检验。联合作战的训练场是检验联合思维的“真考场”,联合思维为在训练中制定决策和采取行动提供洞察和认知的能力,进而转化为决策优势,获得行动的主动权。在联合作战的体系内,指挥人员要确保各军兵种协调一致地作战,通过联合训练,培养和确立官兵战场作战资源共享的观念,改变传统作战以单一军兵种为主、其他力量加强配属为我所用的思维模式和力量使用模式,打破军兵种之间严格的界限;信息时代所有的作战行动,从大规模战区战争到较小规模的应急作战行动,都是联合作战或联合行动,任何单一的军种都难以独立完成联合作战或联合行动任务。因此,各军种、各部队都要把联合训练放在最优先位置,强调从基础的单兵训练开始向广大官兵灌输“本能的联合思维”。组训模式是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的“倍增器”。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指挥军官的培养,必须着眼指挥能力生成方式的转变,完成从培训个体向培训团队的重大转变。一要组建联合作战指挥训练中心,进行“编组式”培训。从实战需要出发,尽快组织相关人员研究我军联合作战指挥机构设置方案,将培训对象按指挥要素编成联合作战模拟指挥机构,模拟军委联指可一次组建1至2个,模拟战区级联指可一次组建3至4个,并对这个机构进行整体培训,直到能够遂行联合作战指挥任务,然后再“平移”到军委联指或相应战区联指。二要尽快建立联合作战指挥实验室,进行“超前式”培训。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复杂实战环境,研制或配发与实战指挥完全相同的模拟训练指挥系统,使学员能够始终在逼真的战场氛围中接受指挥训练。三要全面实行对抗式演练,进行“检验式”培训。指定不同的模拟联指机构,分别扮演红、蓝角色,按照作战编组、作战指挥流程反复进行全要素、全程序的对抗演练,并保证每半年进行一次角色互换,把指挥程序和内容训全、训真、训实,保证“平移”到部队后能顺畅高效地运转。

三、注重在联合作战的战例研究中批判和发展联合思维

历史是一本教科书,这并不因为它属于哪个国家或者是哪个社会制度阵营而改变。联合文化是“舶来品”,本就不是我们的“果”,也不是它的创造者——美军的成熟之作,而是其适应军事战略转型提出的新概念,但是,这个概念是建立在联合作战的实践基础之上,并随着联合作战的层次、规模、影响和存在问题不断提升和凝练的。没有联合作战的经验是我军不可回避的现实,但我们完全可以从别国联合作战的战例中学习借鉴、总结经验、创新发展我们的联合思维。当然,最值得借鉴的还是美军。曾任美国空军部长的詹姆斯·罗奇博士谈到:“我们(在伊拉克战争中)取得成功的基础在于两个简单的概念:团队协作与相互信任。从战争计划制订到实施的整个过程来看,这是一场真正大联合作战与联盟作战。来自空中、地面、海上的作战部队和航天部队,在同一时间为着同一目标共同行动,不仅互不掣肘,而且相互配合,产生决定性的结果。”+②作为“注重实效和团队精神的美国文化的自然补充”,“联合作战思想是美国的军事传统,以联合作战为特征的美国战争方式写满了独立战争以来美国历史的每一页”:从独立战争时的“约克敦战役”到南北战争时的“维克斯堡战役”,从二战前后的“霸王行动”、“冰山行动”、“仁川登陆”到战后以来的“黄金峡谷”、“正义事业”、“沙漠风暴”等,都是非常成功的联合作战行动。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现代近几场战争的战场实践中,无论是美军的基层指挥官还是高层的军事专家人员都发现,在面对大规模战争结束后的“非常规”战斗中,了解敌方的作战动机、战术意图和文化背景,要比应用精确制导武器、无人机等高科技含量的武器技术系统有效得多。拉姆斯菲尔德在总结阿富汗战争经验教训时所言:“作战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联合,取决于各军兵种的在战场上如何通联和协调努力……战时实现的联合需要平时来训练。”+③美国陆军退役少将Robert H. Scales作为这种认识的代表之一,在总结战场经验中,从“人文”层面上提出了“文化中心战”的新型作战理念。所以,研究这些战例对于我们培育联合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战例全景式地展现了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军事行动实施的整个过程,为联合作战指挥员提供了学习的范本,为其提高指挥素养和指挥能力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向。通过对这些战例的研究学习,使联合作战指挥员从战略层面了解和学习组织指挥联合作战行动的方法,分析美军指挥员在指挥作战时的思维方式来校正自身的思维模式,真切体会各军兵种在参与作战中指挥关联性的特点,从而谋求更好的军种力量的优势互补。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学习借鉴要紧贴我军军事变革的特色,尤其是要围绕“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这一未来我军实施一体化联合作战的主要作战方式;同时充分考虑我军体制编制仍在摸索,指挥体系尚未成熟,指挥员素质整体不高是实际,在批判中构建和发展具有我军特色的联合思维。这就需要联合作战指挥员在学习的同时,要注重寻找战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指挥体系的阻塞点、通信互联的薄弱点、作战进程的停滞点等等,仔细分析其出现的真正原因,注重总结基于联合思维层面的经验教训,更好地运用在未来具有我军特色的联合作战的具体行动中。

[注释]

①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②王小涛:《旁观美军联合文化》,《外军介绍》,2012年第5期,第78页。

③牟显明:《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版,第196页。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上海 200433)

上一篇:南朝乐府民歌的双关修辞及其影响 下一篇:浅谈三贴近原则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