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小麦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

时间:2022-03-30 07:13:46

春季小麦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

小麦是我区最主要的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0万亩左右。近年来,随着小麦产量的逐年提高,小麦多种病虫害也呈偏重发生态势,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障碍,春季是小麦病虫害的多发季节,摸清其发生规律,进而搞好综合防治,对夺取夏粮丰收至关重要。

1 我区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有影响的常见病虫害

有影响的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纹枯病、锈病、赤霉病、黑胚病、叶枯病、蚜虫、麦蜘蛛、吸浆虫等,其它如病毒病、全蚀病、根腐病、黑穗病、粘虫等也可造成较重危害,监测防控的要点是“四病三虫”,即小麦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麦蚜、麦蜘蛛、吸浆虫。

2 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2.1 发生规律

返青至抽穗期,重点防治纹枯病,挑治麦蚜、麦蜘蛛,补治小麦全蚀病。抽穗至扬花期,早控条锈病、白粉病,科学预防赤霉病,重点防治麦蜘蛛、吸浆虫。灌浆期是多种病虫害重发、叠发的高峰期,必须做到杀虫剂、杀菌剂混合施药,一喷三防,重点控制穗蚜,兼治锈病、白粉病和叶枯病。

2.2 各病虫害防治用药和方法

2.2.1 小麦纹枯病。起身至拔节期,当发病麦田病株率在15%时,每667平方米用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50千克喷雾,间隔7~10天再施药一次。注意加大水量,将药液喷洒在麦株茎基部,以提高防效。

2.2.2 小麦锈病、白粉病、叶枯病。每667平方米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或12.5%烯唑酮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千克喷雾防治,间隔7~10天再喷药一次。

2.2.3 小麦赤霉病。小麦抽穗扬花期,若天气预报有3天以上连阴雨天气,每667平方米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50克喷雾,如喷药后24小时遇雨,应及时补喷。

2.2.4 小麦蚜虫。当苗期蚜虫百株虫量在200头以上时,当穗蚜百株虫量达到500头时,每667平方米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5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对水50千克喷雾防治。

2.2.5 麦蜘蛛。当小麦市尺单行有麦蜘蛛200头时,每667平方米用1.8%虫螨克乳油10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防治。

2.2.6 小麦吸浆虫。采取蛹期防治与成虫期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蛹期防治,对每平方米有虫蛹2头以上的麦田,当其幼虫上升到土表活动时,每平方米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50毫升加适量水拌细土25千克制成毒土,顺麦垄均匀撒施,或每667平方米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3千克拌细土20千克,均匀撒施于土表,撒后及时浅中耕浇水。成虫期防治,当10网复次捕到小麦吸浆虫成虫10~25头,或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3头成虫时,每667平方米可用40%毒死蜱乳油50~75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40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也可用80%敌敌畏80~100毫升,拌适量麦麸或细土在傍晚均匀撒于田间熏蒸防治。

这些药剂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单独使用或各计各量混合使用,进行综合防治,但要现配现用。

上一篇:探索创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模式 下一篇:肉驴饲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