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领进门

时间:2022-03-30 06:49:50

教师领进门

原作 刘绍棠 赏析 汪克谦

一九四二年正月新春,我不满六周岁,到邻村小学读书。

这个小学坐落在关帝庙的后殿,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四个班,四个班只有四十人。

老师姓田,私塾出身,后来到县立简易师范速成班受训三个月,十七岁就开始了小学老师生涯。田老师执教四十年,桃李满门,弟子不下三千,今年已届古稀,退休归里十年了。

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

我们叩拜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的木主之后,便排队进入教室。每个一年级小学生,配备一位三年级的学兄带笔。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就命令三年级的学兄把握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摹纸。

红摹纸上,是一首小诗: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田老师先把这首诗念一遍,串讲一遍;然后,以这四句诗为起承转合,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往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八枝,九枝,十枝。”她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她刚要动手,妈妈喝住她:“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面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后来,这八、九、十枝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这个故事,有思想,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发达的形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老人拄杖散步,仍然像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念他在我那幼小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像四十年前一样摇着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赏析

这是一首难忘师恩之歌。

作品详写了开学第一天听田老师讲课这一中心事件。田老师为讲一首古诗编了一个故事,编得精彩而动听。故事中对那个小女孩的描写更是传神:她“牵着妈妈的衣襟儿”、“伸出指头点数儿”、“她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但妈妈没让她折,告诉她要留给后边歇脚的人“看景”,小孩儿“就缩回了手”……老师讲的这个动人故事,让“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直到“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可见这故事该有多么大的吸引力!

透过作者这些具体的记叙和细腻的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了田老师讲故事时是多么投入!田老师这个人物形象,在读者面前变得多么高大。

作品在记叙的同时夹杂着少许议论,虽用语不多,却恰到好处。例如记叙了田老师教“我”四年,“我”“听到上千个故事”后,用了“有如春雨点点入地”的议论。这里包含“我”对老师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艺术的高度赞赏。在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这句感情真挚的议论,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揭示了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上一篇:怎样找相等关系 下一篇:不许在崖边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