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时间:2022-03-30 01:54:43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摘要: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公司治理必须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正确处理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明确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基本作用和科学定位,寻求两者的共赢区间,并提出提高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扩大公司治理的有效空间,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用。

关键词:内部审计;公司治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F239.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097-02

随着现代公司制度的逐步建立,内部审计已成为公司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成为企业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或企业在决策、激励、监督约束方面的制度安排,涉及利益相关者在权利与责任方面的分配、制衡,其目的是实现科学决策、高效经营和有效控制。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多层经营管理分权制度的产物,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是一种建立在组织内部的、独立的评价职能,通过系统而严谨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有效性,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帮助管理层和董事会成员有效履行其职责。可见,公司治理是内部审计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而内部审计又反作用于公司治理结构。二者主要存在以下关系:

(一)二者的目标一致

内部审计的各职能与公司治理目标的实现是一一对应的,如内部审计通过对经营活动的符合性、效益性进行监督,防止经营者与所有者相背离的自我监控职能与公司治理目标中保护股东利益的目标一致;内部审计通过审查评价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用以降低成本的鉴证评价职能与公司治理目标相一致。

(二)二者相辅相成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内在需求,其有效开展及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健全的公司治理环境;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制衡机制实施的重要手段,是公司治理工具和企业内部管理手段的有机结合,因此,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也离不开内部审计。

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实施监督的有效手段,是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在公司治理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一)增强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随时随地对公司的经营活动、经营成果、风险管理等情况进行审计,并及时向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提供信息并报告有关重大问题,实现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为公司治理提供一种良好的监控手段;内部审计通过建立严密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可以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能够充分信赖的会计信息,为其正确决策提供了保证。

(二)有助于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转,保证公司治理目标的实现

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体系是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日常的内部审计活动可以通过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有效性,有助于找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薄弱点和失控点,促进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转。内部审计通过检查会计账目、会计报表等财务信息,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投入与利用的审查和评价,对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提出咨询措施,帮助完善企业组织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三)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增加公司价值

内部审计不仅能做到监督制衡的作用,且能通过对公司所有业务进行审查,充分发挥咨询服务的职能,探索提高公司价值的途径。内部审计能制约内部各职能部门,减少舞弊行为的发生,保证业务执行者提供数据的可靠,为组织增加价值;内部审计客观上会对企业内部的经营者和被审计的部门产生威慑作用,使其不得不维持良好的控制系统,并努力改善工作绩效,这种无形的规范作用也会创造隐性价值。

(四)提供反馈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内部审计有助于为公司治理提供反馈信息,如可以向审计委员会反馈有关内部控制可靠、全面的信息及其相关的评价,也可以向高级管理层提供对其下属的受托责任监督信息、对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的评价信息,从而使公司治理能够把握经营管理的关键。有效的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形成权力制衡机制并促使其有效运行的手段,能够疏通企业委托链条中的信息传递渠道,可以有效防止经营者的舞弊行为,督促经营者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缓解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人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五)强化公司风险管理,帮助管理层进行风险导向的审计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再控制,通过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来实现公司治理的效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综合性,能从组织的全局角度,更全面地识别和评估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有效建议。内部审计通过对价值创造过程的信息评估,比对孤立的信息进行评估能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信息,从而有助于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评估长远利益,为管理层提供切实有效的咨询服务,提高内部和外部顾客的满意度,最终将顾客的愿望实现转化为企业与供应商、生产设计、生产过程的各种管理关系,帮助管理层进行风险导向的审计。

可见,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活动中的作用发挥于各个方面,是强化和改进公司治理的重要工具,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控制和监督力量。

三、提高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对策

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相结合,导致内部审计未纳入公司治理框架,受到公司治理本身缺陷的制约限制,造成内部审计机制的弱化甚至无效。针对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内容单一、技术手段落后、弱于监督等发展障碍,建议通过以下几方面保障内部审计的有效性,提高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一)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机制中重要的特殊要素,只有通过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保证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才能保证内部审计及监管部门的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公司治理的关键在于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等制定明确的职责分工和议事、决事议程,建立良好的权力制衡机制;审计委员会应能在董事会的授权下,代表董事会对公司管理当局、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进行监督,并对董事会负责;审计委员会应大多由独立董事组成,不应与高级经理发生任何重要的联系,以保持精神与形式上的独立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控制、服务职能。

(二)拓宽内部审计领域,变革内部审计方法和方式

内部审计必须朝着更具整合性的领域发展,应扩展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如实施风险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项目专项审计等新型业务,实现由以监督为主的角色向以评价、咨询与监督并重的角色转变,尤其应重视对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的发展,通过对风险的分析确保其审计计划与经营计划的一致性,将风险管理原则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审计信息化的不断拓展将推进内部审计的现代化步伐,为完善公司治理提供有力保障,如在审计环节上,逐步实现由事后审计向事中、事前审计过渡;在审计方法上实现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的结合;在审计方式上由现场审计向远程非现场审计为主、现场审计为辅的先进内部审计方式转变,从根本上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内部审计行业管理,完善内部审计工作规则

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标准及质量监督标准等均未统一的现状,我国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与做法,加快各级内部审计协会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我国内部审计管理体制,通过设立全民性的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行业自律管理,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使内部审计工作在行业自律上由分散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全面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主动参与性

随着内部审计工作领域由财务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的渗透与扩展,内部审计必须提高队伍素质,突出多学科、高智能的特点,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懂财务及审计知识,还应掌握各相关业务的专业知识,以适应审计领域日益拓展的需要。因此,应尽快建立必要的准入门槛,规范审计委员会委员提名与任命制度,以提高审计委员会委员的入选资格和胜任能力,以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还存在许多误区,正确认识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积极应对存在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上一篇: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体制的改革研究 下一篇: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