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玛利·玛颂

时间:2022-03-30 11:07:13

1966年生于法国图卢兹

工作室地点:法国巴黎

我的灵感

印象派大师彼得・塞勒斯(Peter Sellers)永无止境的幽默,参见摄于1964年影片《粉红豹系列:黑夜怪枪》

让・玛利・玛颂曾在位于巴黎著名的法国国立高等工业设计学校(ENSCI)创作室学习设计。1990年毕业后他来到香港工作,之后又返回巴黎与马克・贝尔蒂埃(Marc Berthier)合作设计产品以及从事城镇规划――这段经历让他认识到从事不同类型设计的好处。1994年玛颂在巴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主要向欧洲和日本公司提供工业和室内设计服务。在这一过程中,高科技和工业材料带来的挑战极大地启发了他,让他一直致力于这些新兴事物的发掘应用。玛颂设计的产品既拥有雕塑的精致外形,质量又好,因此既有实用性,又具艺术性。他的作品,不论是为帕洛玛・毕加索(Paloma Picasso)设计的香水瓶(2002),还是为BACK公司设计的书桌配件系列,都精致到只剩下结构之必须,但作品上那些由曲线组成的接近自然的形状,都会带给人以视觉上的轻灵感,让极简主义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柔化。

2000年,玛颂开始与建筑师丹尼尔・普泽(Daniel Pouzet)合作,并将业务扩展到建筑领域。此后玛颂工作室相继设计了兰蔻概念店(2003年)和巨大的雷诺汽车展台(2002年)。除此他们的设计还涉及私人房屋和住宅大楼,以及墨西哥的一座可容纳5万人的体育场。

问:你都设计什么类型的物品?

答:我对能带来幸福感的物件都特别感兴趣,曾经设计过香水瓶、潜水艇、家具、室内装饰以及大规模的建筑。

问:什么事物或什么人对你的作品影响最大?

答:自然。这是创作的环境,也是全部。生命是创作的主题和目标,情感则是结果的综合。另外,还有爱因斯坦对人们已经广泛公认理论的质疑,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的强势,赛尔吉・拉赫曼尼诺夫(Sergey Rachmaninoff)的热情,奥斯卡・迈耶(Oscar Niemeyer)杰出的思想,还有简单与复杂、粗糙和精致共存的日本文化,以及我的妻子和我的朋友。

问:你何时意识到自己想成为设计师的,为什么?

答:当我还是个孩童时,就曾梦想成为一个发明家。17岁时,我意识到设计可以让你接触到不同的创作领域――这与发明家有很多共同点。

问:时尚对你的作品重要吗?

答:几乎没有。每个人从小都会深受文化的熏陶,但我的天性却是更关心事物的本质而非趣闻,我更偏爱持久而非短暂的事物。

问:就你的作品而言,反映民族的设计特点是不是很重要的?

答:事实上我生命中的前几年一直住在法国,这当然无可避免地会影响我的世界观,但如果我对人性和生命质量的思考、对欲望和欢笑的谈论,都是属于法国的……那事实上我并不是这么想的。

问:你的作品属于个人成果还是集体的结晶?

答:目标和直觉经常是个人的,但一些复杂项目则需要来自整个团队的才智。在我与丹尼尔・普泽一起合作的建筑工程上,尤其是这样。

问:你认为设计过程中哪些事情会令你有挫折感?

答:我非常没有耐心,而一项建筑工程可能需要三到五年时间,这其中90%的精力都要用来向其他人解释你的想法,就为了在工程行进过程中不失去自己构想的精髓。

问:为了满足你的客户,你妥协的底线是什么?

答:只要中肯,我就可以质疑我自己的想法,但并不是妥协。如果我觉得有可能失去了自己最初的意图,那就会停止,因为生命是非常短暂的。

上一篇:M Suites:邬达克老酒厂变身潮流设计酒店 下一篇:后涂鸦时代,次文化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