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展教育科研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3-30 06:02:00

大力开展教育科研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五华县第二小学广东梅州514400 )

近年来,我校结合课程改革的形势以及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综合

素质提高为具体目标,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一、健全科研机构,创设良好氛围

为了将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理念落到实处,学校成立科研小组,校长亲自主持课题申报和研究工作,形

成强有力的组织后盾。

组长(校长)是教育科研的第一负责人,指导科研课题申报和落实,定期组织科研小组成员汇总情况,研

究改进措施。副组长(教研员)是教科研的具体负责人,负责方案的制定和修改,组织、协调科研方案的

落实;组织检查、考评和总结、推广工作,做好研究记录,收集、整理档案资料,组织研讨交流,每学期

一次科研小结。教导主任负责组织实施科研活动,组织实验教师的学习与培训,做好相关记录及资料收集

。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本学科科研工作,做好相关记录。我们在健全机构的基础上,精心挑选年富力强、基

础扎实、乐于改革的教师参与实验。为了提高科研效果,我们还邀请教研室的领导专家担任科研小组顾问

,指导教育科研甚至直接参与具体研究工作。

科研小组每两周集中一次,通报课题进展情况,研究课题实验事宜,反复强调教育科研对学校、教师、学

生发展的重大作用,形成共识。课题立项后,学校隆重召开开题大会,同时,通过标语、会议、广播、板

报、专栏、家长学校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宣传教育科研,对积极参与科研的教师大张旗鼓地进行表

彰,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育创新、提升学校品位的最佳途径。从而形成学

校高度重视,教师积极参与,家长大力支持的良好氛围。

二、重视教师培训,增强发展后劲

我校青年教师多,能力有差异,我们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建立学习团体,坚持教学实践与反思交流结

合,独立钻研与拜师学艺结合,学科教学与专题研究结合,探索学习型教师培养模式。同时,通过订阅书

报、校本研究、专家讲学等形式,针对不同年龄、能力的教师,开展不同层面的培训,使教师超越了以往"

生活+工作"的简单模式,逐步形成"学习、合作、实践、创新"一体化终身学习模式。

我们对青年教师实施"帮扶、引导、加压"的培养方针,并提出"学习-钻研-立项-实验-总结"的科研要求,

让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结对帮扶,通过组内交流,名师引导,帮助青年教师练好基本功,熟悉业务,提高

能力。每年分学科举行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赛后总结,发现亮点,查找问题。同时,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县

、市比赛。通过以研促教,以赛代训,缩短学与研的过渡期。

学校重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让他们上"示范课",每人带一、两个徒弟,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

探索,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去年以来,曾晓霞为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作

《学习新课标》的辅导课,科研领导小组成员先后为老师们作了《如何开展教育科研》、《创新智能理论

学习》、《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等辅导课,其他行政人员和骨干教师也分别安排在学科教研会

或学生学习心理辅导中发言。

学校每学期开展全体教师参与的教研活动,定期请一些市县专家、学者讲课,传输新理论,研究新课程。

另外,学校购买了一批教育科研类书籍,添置多媒体设备,每个教室配备两机一幕,每个办公室配备电脑

,组织了两次课件制作和多媒体教学培训,为教师的课题研究和现代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加强科研管理,激活改革热情

教师有参与的热情,教育科研才能收到实效。而这股热情源于科学的管理。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不断加强管理,让教师自主参与,双向互动,使之更贴近教师需求和科研需要。

1.学习研讨。

学校提供各种学习资料、教育论著对教师开放,定期交换学习,还明确规定教师每学期撰写理论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不少于六次,提高教师学习和反思意识,让教师在学习中吸收知识,根据实践需要寻求相理论

支撑,从而整合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培养教师用先进教育理念分析、诊断自身教育行为的能力。

为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学校要求平时周一下午分科研究,周四下午集中研究。每周各科教研活动不少于

两课时,教研组活动,研讨典型内容,如:怎样开展小课题研究,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等;备课组活动

,研讨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备课或听课评课活动等,促使教师尽快掌握研究的方法。

2.课题攻关。

我校现有国家级课题一个——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创新智能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新

课程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研究》,省级课题一个——广东省教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小组合作学习理

论与实践研究》。我们鼓励教师围绕学校课题,根据自己的科研能力、知识水平、实践经验各自选择研究

课题,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做到人人有课题,科科有项目,激励教师自觉参与,不断提高。通过扎实有

效的研究,教师进一步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能力,逐步实现由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

学校要求各课题组每两周进行一次交流,每月课题组长在全校的教研活动中汇报,小结该月的做法及课题

研究的进展情况,研究下阶段实施措施。科学的制度有效地保证了课题研究的落实。

3.反复磨课。

学校每学年举行教学观摩比赛,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我们主要采取如下形式:1个别选题-独自备课-

小组讨论-听课评议-个人提高;2统一选题-分别备课-个性展示-集体评议-共同提高;3行政及教学督

查组成员听推门课,现场评课并作常规检查。4坚持"四个一"训练,即"精心设计一份教学方案、上一节

研讨课、制作一个高质量课件、写一篇教学论文或反思"。

通过交流研讨,教师的水平得到了提高,新课程的理念得到了落实,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4.考核评估。

每学年学校都要评选学校"课改积极分子"。学校制定严格的考评方案,通过查阅教师的学习笔记、听课笔

记、教学反思、课题方案、过程资料、结题报告等,进行科研能力审查、业绩评估、师德考察,确定候选

人后,由教师投票评选出最终人选,在教工大会上隆重表彰,并从中推荐报市、县表彰。另外,每年开展

一次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武。在评比中,我们打破论资排辈思想,建立合理考评机制,鼓励教师坚持学

习,积极实践,多出成果,极大地实现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感受成功的喜悦,也在评比过程中分享经验、

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四、加强学习交流,促进成果共享

为了让教师开拓视野,了解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各级学习研讨和观摩交流,

近年来,我校先后有3人参加"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4人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2人省内跟岗学习锻炼。学

校还与省市一级学校结成友好学校,开展参观考察、教学交流活动,要求教师参观、学习、考察后,写好体

会,在教师会上汇报交流,并鼓励他们围绕课堂教学作专题性研究,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促使教师不断

成长,形成名师群体。

近两年学校教师参与的课题研讨活动有:2006年7月,三位教师到汕头参加"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创

新智能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广东地区开题大会暨课题研究培训";2006年10月,两位教师到广州参加省教

厅组织的"广东教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主持人及骨干教师培训";2007年4月,四位教师到汕头参加"教

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创新智能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阶段成果交流会",一位老师现场赛课获二等

奖,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论文分获一、二等奖;2007年8月,两位教师到广州参加省教厅组织的课题培训

及中期汇报,2008年4月,四位教师到黑龙江大庆参加"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第二阶段成果交流会",两

位老师现场赛课分获一、二等奖,七位教师的论文、教学设计获一、二等奖。另有两篇论文获全国二等奖

,一个课例录像、五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或获省奖励,十三篇论文在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市奖励,两位教

师在市优质课比赛中分获一、二等奖。

我们还组织校内外的交流,促进师资、设备、信息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我校先后和长布、安流小学开展交

流活动,积极做好"千校扶千校"工作,每年派出骨干教师到挂钩学校支教,派优秀教师上示范课或听课,

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通过举办教学开放日、课改活动周、县域交流等活动,促进交流与合作。围绕学校

科研课题,我们组织了"课题研究教学展示"活动和"十一五"课题中期成果交流会,鼓励教师通过网络开展

更大范围和更多内容上的学习和交流。

"科研促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从客观上来说,我们应该为教师制定相应规划,提供必要条件,创设良

好氛围,创造交流机会;从主观上来说,教师自身应该树立学习和科研意识,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再学

习-再实践"的途径,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让细节,点亮学生心中那盏即将熄灭的灯 下一篇:创设情境,向思维更深处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