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舞蹈》辅修课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必要性

时间:2022-03-30 02:47:59

试论《舞蹈》辅修课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必要性

【摘要】《舞蹈》辅修课程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与舞蹈专业的教育不尽相同。如何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充分发挥这门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特殊功能,有必要对这门学科进行认真、深入地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舞蹈辅修课;职业技术教育;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041(2007)10-0094-02

《舞蹈》辅修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已成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在职业技术教育这一块,大部分学生是没有接触过舞蹈这一特殊课程,如何把他们引入正规的、系统的、合理的、科学的舞蹈教学中来,是我们当前急需认真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众所周知,职业技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能力,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择业面更宽。所以我们增开了辅修课,使我们的学生有机会学专业以外的课程。

《舞蹈》辅修课程在教学对象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客观原因。《舞蹈》辅修课的教学对象是职业技术学院的非艺术专业学生,而不是考入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他们平常都与机械、电子、电脑在一起。他们当中有一些在中学时跳过一些简单的舞蹈,而大部分是没有接触过舞蹈的。正因为教学对象的特殊,所以有必要对教学对象作个基本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作为跨世纪的大学生,究竟对舞蹈知识掌握多少?当我走进舞蹈房的那一刻,我就注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首先,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穿着牛仔裤进来的,他们把舞蹈课当成一门休闲课。我上第一堂《舞蹈》辅修课是电子工程系的学生,学生们对舞蹈知识的“无知”,观看舞蹈作品时的“茫然”,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问学生“谁能跳一小段舞蹈给我看看?”一位女生很迅速的跳了一段健美操。“你们看过哪些舞蹈”。我没有得到答案。“知道什么是'现代舞'吗?”教室顿时活跃起来,七嘴八舌,交头接耳,接着报出一连串的名称“街舞”、“芭啦芭啦舞”、“劲舞”。“为什么认为是现代舞?”“因为是现代流行的,是现代人跳的舞。”由此可见,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这个知识群体对舞蹈知识非常匮乏,深刻地反映出因缺乏美育而导致不完整教育的结果。如何填补他们舞蹈知识方面的“缺失”和“空白”,舞蹈课程的开设是相当有必要的。是沟通大学生与艺术的“桥梁”;是舞蹈教育的具体体现。“在普通高校中开展舞蹈艺术教育,恰恰能够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锻造功能融合起来……,借助舞蹈艺术品的媒介,塑造他们的情感,锻造他们的灵魂,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表现力,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1]

《舞蹈》辅修课在授课时间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主要原因。《舞蹈》辅修课的授课时间安排仅是一学期,而舞蹈专业的授课时间安排则是三年。正由于授课时间的“短”“少”,因而更加深了辅修课的难度,所以必须在教学环节的诸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教学内容上,必须精炼、浓缩,使学生最直接、最直观地感受舞蹈。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绝大部分在企业单位,他们接触的舞蹈要最基础的群众舞蹈,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把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拿来上辅修课。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课程教学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点面结合”。因此我首先以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切入点,选择几个熟悉的民间舞种。例如:蒙族舞、傣族舞、维吾尔族舞、藏舞等。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舞蹈的精髓。并且在平常生活中也相对容易接触的到,看的到,同学们接受起来会快一些,不会觉得离自己太远。另一个重点则是现代舞,因为现代舞是当今青年学生最想知道和了解的。 “现代舞是一种观点,一种对当代世界中艺术功能的态度。”[2]在接触现代舞基训时,学生忽然会感到与想象中的现代舞差距甚远,甚至会觉得现代舞 “莫名奇妙”,短时间内他们无法完成组合,于是在现代舞这一块上我们以欣赏为主,通过具体的舞蹈作品欣赏,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审美方式,注重到对人性的关照;进而了解现代舞对传统的叛逆、对程式的解构、对个性的张扬等特点。

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新旧结合”的方法。“新”是指组合新,我们不去模仿组合,而是针对学生的总体水平编排一些适合他们的组合或舞蹈进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时进行难度调整。“旧”则是用同学们熟悉的音乐来跳,我经过多次实践发现,同学们听到熟悉的音乐进行舞蹈时,他们有一种跳的冲动,并且记忆非常快,节奏踩的也很稳。 “动”是舞蹈的核心,没有“动”则不成为舞蹈,所以要让同学们有“动”的冲动。

在教学手段上,我除了运用“口传身授”的传统教学手段,并把多媒体运用到我的教学中来。 我们每上一个舞种之前让学生欣赏这一舞种的成品舞蹈,并进行讲解。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个正确的方向。例如我们上傣族舞时,一提到傣族舞,很多同学就做出孔雀头的手型,在他们的印象中傣族舞就是孔雀舞,当我提到傣族民间舞蹈有20多种,孔雀舞只是其中之一,还有象脚鼓舞、嘎光舞等时,同学们表现的很愕然。所以运用多媒体,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在实践之前让同学们先掌握一些理论是很有必要的。

《舞蹈》辅修课在教学目的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根本原因。《舞蹈》辅修课的教学目的旨在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掌握一门除专业以外的技能,培养具有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青年人光有科学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物质文明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必然要求有与其相适应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要做一名合格的跨世纪人才,就应该尽可能多的掌握知识,有真、善、美的良知,有完美的人格,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美育的最高境界。”[3]《舞蹈》辅修课不能只停留在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这种简单的模仿上,更重要的是挖掘潜质、开拓思维、提高创造能力。对于文理科大学生来说,创造能力不是指具体的舞蹈创作,而是将舞蹈作为催化剂,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在自己的学科里发挥创造力。有许多人提出这样的疑问,科学与艺术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李政道教授很精辟地阐述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由此可见,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 “从广义的教育和教学的角度看,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和高层次思维技巧的发展,是生活和工作中获取成功所必须的,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受到严肃的关注。”[4]作为一名教师,增强学生的创造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事。通过《舞蹈》辅修课,提高文理科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不仅掌握舞蹈基本知识和舞蹈种类风格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专业特别有帮助,舞蹈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记忆水平、领悟水平和自觉主动性。经过三年的《舞蹈》辅修课教学,报上辅修课的同学与日俱增。一位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对我说,“他通过《舞蹈》辅修课学习之后,觉得自己变了,变的更充实了,脑子里不再只有键盘和数据了,而是充满了色彩。走上工作岗位的他不仅专业突出,节日里他还是单位的文娱骨干呢。”一位中文专业的学生告诉我,“是舞蹈重塑了我的性格,是舞蹈把欢乐带给了我,让我不再孤僻,让我的思维变的活跃,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观,我对未来充满自信。”

今天,舞蹈教育受到全社会的重视,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尤其重视对青少年的艺术培养,舞蹈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直观、生动、活泼,陶冶学生的性情,职业技术教育也是当下国家特别重视的教育之一,培养出优秀的职业技术性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中国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性、创造性的跨世纪人才,发挥它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舞蹈艺术教育》杨仲华、温立伟著 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肉体的叛逆》刘青弋著 北京舞蹈学院出版

[3]《人体律动美育》郑慧慧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绪论部分)刘沛译 载《舞蹈》2002年第4期

收稿日期:2007-09-28

上一篇:农村高中音乐校本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下一篇: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