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宫颈癌患者开启“孕育生命的通道”

时间:2022-03-30 01:05:00

为宫颈癌患者开启“孕育生命的通道”

成功案例

2013年6月,四位来自不同城市的年轻宫颈癌患者带着自己的宝宝聚首在让她们获得新生的上海。他们在一起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真的像做梦一样,当初别说是生孩子,就连自己的性命能否保住也没有一点儿底。”首位“幸运妈妈”娄女士回忆道:“8年前,丧子不久后,我刚准备和丈夫再要一个孩子时,突然一纸宫颈癌的诊断确认书,犹如五雷轰顶,让我们整个家庭又陷入绝望的境地,全家手足无措。”

随即,娄女士一家根据中央电视台早期采访报道“按图索骥”,找到了全国从事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医生。经过一系列的术前检查,医生建议她接受一种新的手术方式——腹式根治性宫颈切除术,这样既能摘除病灶,也能保留子宫,为日后的“造人”创造可能和机会。听了医生的话,娄女士和丈夫毅然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了字……幸运的是,他们如愿喜得贵子。此后,又有5位宫颈癌患者在手术后成功产下宝宝。如今,这些宝宝正健康成长。

为宫颈癌患者开启“孕育生命的通道”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 吴小华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癌症。近年来的权威数据显示:宫颈癌患者中,15%的患者发病年龄小于40岁;在可手术的患者中,45%的患者发病时小于40岁。由此可见,宫颈癌发病的年轻化趋势近年来尤为明显。而在这些年轻患者中,有的还未完成生育,有的甚至还未结婚,过去的手术方式是将宫颈和宫体一并“端走”,这种手术方式意味着患者从此没有了月经周期,失去怀孕机会,这对患者本人和家庭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如何保留这些患者的生育功能?2004年,我院开展了“腹式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开启了这些患者“孕育生命的通道”。该手术保留了患者的子宫体,根治性切除病变的宫颈、宫颈旁组织、上段阴道,再将残留的子宫体与阴道缝合,为术后患者怀孕开启“孕育生命的通道”。迄今为止,我院已经累计完成该类手术160例,是世界上完成这一手术例数最多的医疗机构,无复发率达99.4%。目前,已有6位患者成功孕育了下一代。

无疑,这些妈妈们是十分‘幸运’的。她们幸运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她们发现宫颈癌的时候尚处于早期,可以手术切除肿瘤病灶,其次才是生下宝宝。目前,接受该项手术的患者超过90%是早期宫颈癌患者。此外,该手术的适应人群还必须符合中国患者的“复旦标准”:①术中冰冻病理显示淋巴结没有转移;②肿瘤最大直径小于4厘米;③肿瘤局限于宫颈;④⑤患者有强烈的保留生育功能愿望;⑥肿瘤病理类型为鳞癌、腺癌或鳞腺癌等。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接受该手术的患者切除了宫颈,使原本宫颈在受孕过程中的作用丧失,加之不少患者有盆腔炎及输卵管堵塞病史,这些患者较正常女性而言自然受孕概率将会降低。对于这些特殊的“备孕妈妈”,专家建议,如果自然受孕没有成功,患者可以采取体外受精或其他辅助生育技术,以提高受孕概率。在欧美发达国家,宫颈癌患者术后接受辅助生育技术的比例远远高于我国,其受孕概率较自然受孕高出1/3。

可以说,手术的成功好比为孕育生命搭建了一个舞台,家庭的支持、丈夫的不离不弃,则是迎来宝宝极为关键的因素。因此,大家应摒弃对宫颈癌患者的偏见,以一种更加宽容、包容的心态去接受这群需要关怀和帮助的特殊人群。尤其是丈夫,应该充分了解宫颈癌的治疗进展,以百倍的精力去关怀妻子,鼓舞和勉励她们,并创造新生命的降临。当然,社会医疗机构在为这些特殊受孕群体提供孕产期诊治过程中,也应给予更加个体化、人性化的关怀。

特别提醒 临床证实,能够接受该项手术的患者超过90%是早期宫颈癌患者,因此,育龄女性,特别是20岁以上有过性生活的女性,应该每年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尽可能早期地发现病变,及时治疗,才能为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甚至实现“保育”创造机会。

上一篇:青春的奇葩与奇葩的青春 下一篇:后路椎体切除置入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