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人类远离灾祸 愿家园安全温暖

时间:2022-03-29 10:56:26

愿人类远离灾祸 愿家园安全温暖

2008年5月17日 星期六

今天,作为自愿者,我随共青团12355第一支心理疏导服务团由重庆奔赴救灾第一线。这个团队由心理咨询师、媒体记者及工作人员共21人组成,我们带着满腔热情和专业技能第一时间进入灾区。

在距绵阳九州体育馆约1公里的田地里,我们安营扎寨,首个有组织的心理咨询服务队建成。搭好帐篷,已是晚上10点多钟。我迫不及待地与心理咨询师宋敏、邹小春一道去看望那里的灾民。

来到九州体育馆南门,到处都能看见各地来的灾民,有的躺着,有的坐着,还有的来回走动着。人虽多,但有秩序,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嘈杂、喧闹。

我来到一个叫王清能的灾民面前。

王清能正半躺着,包扎着头部,见我走来,立即坐起来。他是北川曲山镇人,37岁。在我的引导下,他倾诉着地震发生时的恐惧情景。其妻陈在旁边抽泣起来,叙述了痛失所有亲人的经历,特别是未能救出儿子而内疚悔恨,硬伤软伤交织,泪水伴着倾诉象打开闸门的洪流奔流直下,冲刷着他们心中的无助和焦虑。我分担着他们的惊恐,直到他们完全平静。不一会儿,他们睡了,他们真的太累了,愿他们睡个好觉。

走出体育馆,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并庆幸我们来得正是时候。震后几天无忧食宿的平静生活让灾民们开始反思,由关注他人转向关注自己,由眼前悲伤转向对未来的担心,他们需要心理援助。

使惊恐转为疏缓,让哀伤变为怀念,弃绝望迎来新生。我明确了目标!

睡在帐篷里,我久久不能平静。真诚无私,助人自助,角色弱化,方法实用,过程简单,注重效果……思绪像星星一样闪烁。

2008年5月18日 星期日

"你是重庆来的心理咨询师?"

下午两点多钟,九州体育馆正门,一位年轻人叫住我。"我是北京来的记者。从网上知道重庆首批10位心理咨询师到绵阳了。"

年轻人叫李志刚,是某刊物记者,昨天从北川回来。

找到一个僻静处,我倾听着他的经历:为了掌握更多的受灾情况,他只身一人深入北川县城,由于采访的投入,全然不知紧急撤退的行动,当他回过头来,猛然发现已不见一个活人的踪影,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水库溃堤,强烈余震,惨痛环境,"吓得我头也不敢回地没命往回跑。我也不知跑了多久,至少有3、4里路,见到一个,好像是问我后面还有人没有……"回到宾馆,他仍魂不附体,神情紧张,不时喝酒,找人倾诉,睡前不断洗毛巾等试图解除恐惧情绪,但让自己更加紧张。他语速异常,拿笔的手颤抖着。

过初步诊断,我认为他是受惊吓过度并有一定强迫症,已严重影响到工作。

对此,我进行了以下治疗:一是通过复述沟通逐一剖析脱敏;二是叫他按要求填写SCL-90心理测评量表;三是做身体放松练习,做颈部肩部按摩,并将沟通话题转移重点到应从中吸取教训上;四是征得同意后,带他到大本营,心理咨询师们针对他的情况,进行集体诊治。后来,赵卿如咨询师单独给他作了放松治疗,咨询师唐小平还教他睡眠时用腹式呼吸的方法,等到与我们共进晚餐时,他惊恐的症状已有所好转,

让惊恐转为疏缓进而平静面对,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工作。重难点是那些惊恐很深而没有表现的青少年。

(第二天一早回访时,李志刚情绪明显好转,下午再见面时已无颤抖和不安,并开始记录我们的谈话还不时提问。第三天,他告知我已完成稿件并发送,一周后,我收到了载有他文章的刊物。)

5月19日,星期一

上午9点多钟,长虹学生安置点,我与北川中学高二9班16岁的女学生何君利相遇,这是一位刚失去双亲的学生。

"最近几天想得最多的是什么?"我问。

"爸爸妈妈(眼红)。他们很爱我,我也非常爱他们。"

"比如说……"我想了解得更具体。

"地震前一天母亲节,母亲送我一件红T恤杉。"(哽咽说不下去)我给她擦眼泪,拍拍她的肩膀。片刻,她长吸口气,甩了甩头,想起了什么,说了声:"请等我一会"便站起来离开了我。

一会回来,她递给我她刚写的一首诗:

现实在某一个角落里

被埋在废墟里患上了风伤

带走了会微笑的温暖

我努力在心的荒漠里

播下希望的种子

开祈祷的花

结坚强的果

但却再没能力浇灌

苦涩的泪水填满了心房

却怎么也流不出眼眶

不想一个人去远方

但我要实现四个人的梦想

我承载着期望

它或许能带来力量

骗自己

将来不会有孤独的回望

眼睛里满是坚强的忧伤

代他们看明天的太阳

见了一切的彷徨

有一种歌声怀着忧戚

站在我身旁

……

从诗中,我看到了她的成熟和坚强,同时也看到她的无奈和忧伤。

"你和爸爸妈妈每天都在一起吗?"我试图用距离减轻哀伤。

"不是。"她回答。"一个月或许更久。"

"他们去了远方,不希望你哀伤,他们在给你力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说,"'代他们看明天的太阳',你说得太对了,但一定是带着对他们的怀念,而绝不是哀伤。你说呢?"

她同意了,我一字一顿地说"对,带着怀念生活下去!"

她认真地点了点头。

"这几天过得好吗?"

"很好,老师同学们给了我很多安慰,长虹公司给了我很多帮助。"

"要是离开这些,你还能坚强吗?"

"不知道。"她显得信心不足。

"既然选择了与灾难对抗,就要用坚强的脚印,填满孤独的回望。"我提高了声音,"你不是最喜欢朗读英语吗,来,大声把你的诗读一遍!"

"我要与灾难对抗,既然在大家的心上,就应挺起胸膛,活出一个精彩的模样!……"

为死去的亲人而活得更好,她必须坚强。

5月20日,星期二

今天让我开心的事是和孩子们做沙盘游戏,因为孩子们很开心。

这个游戏是让来访者特别是不愿表达内心想法的中小学生,通过自己摆放物品,将其真实的心理活动折射出来,进而又通过游戏进行治疗并检验效果的一种心理治疗手段。

心理咨询师张明亮昨天给每个人做了沙盘游戏,效果很好,有了经验,在他的倡导下,今天决定做团体游戏。

昨天赶制的印有"我们的家园"主题的大横幅吸引了好多人,特别是孩子们。

自愿参加活动的小朋友分为若干组,我负责其中一组。这组有5个小朋友,大的14岁,小的8岁,大家选举14岁的陈飞为组长。他是北川中学初二2班学生,是全班幸存的8个同学之一。

我叫组长召集大家给自己所建的家园取个名。他们商议后,由组长在活动的主题下写上了"美丽的家园"。

于是他们开始建设家园。我观察着每个孩子的表情,了解他们的合作情况,把握时间。建成后,我让他们描述所建家园的情况,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向我表述:这是是的车,这里是家园,那里是沙漠,那里是山水花园……从中,我发现孩子们心中的惊恐和缺失,感觉到了孩子们的期望。

于是我提出第一个问题:"家里还差什么?",擂鼓中心小学三年级的王跃说:"差大人。"四年级的唐茂说"差学校"。我又问:"失去了什么心爱的东西?",四年级的彭关铭说"姐姐、同学",二年级的母豪说:"动物"、"建筑物。""你们对所建的家园有什么愿望"?我提出第三个问题。"有学校、有树。"组长陈飞说,"有小溪水,有鱼。没有灾难……"

于是我让大家分享他们建设的"美丽的家园"。

"没有、工人叔叔和好多人的帮助,我们能建好家园吗?"我引导他们感恩,"不能!"大家声音整齐。"对,要在国家的帮助下,用我们的双手,才能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差不多时间,其他小组也完成了,我叫同学们"大家手拉手心连心",所有参加活动的小组参加进来了,好多没有参加沙盘游戏的孩子们和大人们也参与进来了,大家两手交叉一个连着一个,围成一个大圈,在咨询师组织下大家互动起来。 "面对灾难,我们不哭,面对灾难,我要坚强,我要努力,重建家园……"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彻在绵阳九州体育馆上空。最后,大家相互拥抱,每个人都与自己左右的人拥抱,每个小组又拥抱在一起,认识的、不认识的都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5月21日,星期三

今天,心理咨询师邹小春病了,发起烧来。

小伙子是我们一行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其实昨天他已经"失声"了。

我知道,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太投入工作而累的。

他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前天,一个叫马祥云的灾民带着刚生了孩子20天的妻子走了几十公里路来到绵阳,路过我们大本营时,他给他们让座,替他们担心,又替他们高兴。昨天,当得知老马的父亲已经找到并被送往重庆北碚九院时,家住北碚的小邹立即打电话给朋友,吩咐以最快的时间查找。朋友回话后,却不见了老马,急得他到处寻找。找到后,又听说马祥云的父亲生命垂危时,他和我一道找警察帮助,拦车去重庆,同时硬将200元现金塞在老马手上……

小邹到绵阳后情绪异常激动,主动找事做,不让自己停下来。有几次他都对我说:蒋老师,我不知道做什么好,你多叫我做事。他有点不能控制自己了,见到灾民就同情,听他们的故事就伤心,见他们困难就捐款,晚上开始睡不好觉……

见他生病,叫人心痛,也给我们一个提示,做自愿者,光有热情是不行的,首先应该保护自己,心理咨询师更应调整好自己,不能陷入情感之中。

我祝愿他尽快康复,相信他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5月22日,星期四

回到家里,仿佛还在灾区。

这段经历,让我近距离的感受到了灾难、感受到了坚强、感受到了大爱。

灾难面前,心在流血。仅绵阳体育馆就集结了2万多灾民,每个灾民,都有一个故事,让我悲恸。我亲眼目睹了38岁的杨琼娘家9位亲人遇难、悲痛欲绝的情景,北川废墟中那只穿着白色线袜、粉红色的布底花鞋刚跨出门坎的小脚,失去双亲而失语的北川五星小学四年级学生刘明富的深度无奈……为失去的生命,为残缺的身体,为破碎的心灵,我被深深震撼了。

面对灾难,必须坚强。我们有强大的祖国,有伟大的民族,党和政府的关爱,全国人民的援助,灾民们没有倒下。每天,我都能看见一群群、一队队结伴而行的青壮年灾民,匆匆从我们帐篷前走过。我问他们去什么地方,"回家去看看!","看什么?不怕有危险?"我问,"看看家里还留下什么,看看庄稼损失怎么样,看看以后怎么重建。"在几天的走访中我发现,灾民中青壮年相对少些,问过小朋友,爸爸妈妈呢,不少都说回家去了。他们是承载着生命的重托,他们是家人的希望,他们必须延续,他们必须坚强。擦干眼泪,埋葬心里的哀伤,从他们身上,我深切地感到,我们应该、我们能够、我们必须坚强。

重建家园,需要大爱。在灾区,人们内心深处的大爱在这里汇集,人与人之间的善良真情,在这里得到体现。无论是来自唐山的心理援助自愿者,还是地震第二天就自带药品前往灾区的一对山西夫妇,无论是利用休息时间用自驾车为记者、为红十字服务人员免费提供帮助的教委干部王彪,还是被我们誉为为自愿者服务的自愿者――心理咨询师童新老师的爱人李志婷……到处都能看到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们真诚相助,不辞辛苦;他们不记得失,忘我奉献。他们让受伤的心得到慰藉,看到希望,他们给幸存的人无比的温暖,增添力量。

我长舒一口气,活着真好,我要倍加珍惜平安、健康和快乐的生活。我要延续内心深处的大爱,认真享受阳光雨露,感受生命、生活、健康带给我们的芬芳。

5月23日,星期五

亲历灾难之后,我感到了责任,一个心理健康自愿者的责任。

灾难给我们堆起了两大废墟,一堆是压在无数个生命上面的建筑瓦砾、轧断的公路和堰塞湖;一堆是压在幸存者心上漫漫无边的伤痛、绝望和恐惧。地震造成的破坏,一月两月可以清理,地震毁灭的建筑三年四年可以重建,而地震带给人们心灵的巨痛,却要几十年乃至一生的时间来修复。

一幕幕的悲痛情景,促使我们要努力工作,让灾民们心理的哀伤得到修复,而不被无知和冷漠刺伤。

在与灾民们接触的日子里,我认真地聆听了110名灾民的故事,用心体会到了他们的缺失和他们的守望,我将关注给我留下联系方式的每一个灾民,在沉重漫长的心理重建路上,我要用大爱和深情,与他们为伴,心心相连,尽我所能。也许一个问候,也许一个提示,也许一个关注,都会分担他们的烦恼,分享他们的快乐,见证他们的幸福,与他们一道代失去的亲人"去看明天的太阳!"

愿人类远离灾祸,愿家园安全温暖。

(蒋暹,现在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工作, 2001年获高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系重庆市心理学会会员。作为一名心理援助自愿者,他于5月17日至23日,参加了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台第一支心理疏导服务团,由重庆奔赴"5.12"抗震救灾第一线,为灾区一百余人提供了心理服务。)

上一篇:正视人民币“六”时代的副作用 下一篇:滇藏川大峡谷有趣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