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风采 19期

时间:2022-03-29 09:21:25

陆宝麟1916.06.19~2004.04.09

昆虫学家。江苏常熟人。193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1941年获清华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对中国蚊类分类区系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主编《中国蚊科志》,记述中国蚊科17属350余种、约80万字、附图1000余幅;从事媒介蚊虫的生态学疾病传播以及防治研究,提出了蚊虫综合防治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城市灭蚊的方针策略。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张致一1914.11.17~1990.10.08

生理学家。山东泗水人。194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47年~1952年留学美国,获美国衣阿华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首次通过激素使南非蟾蜍由雄性转变为雌性,产生单性(全部为雄性)后代,同时又用生殖腺移植技术获得了由雌性转变为雄性的动物;首次提出了遗传基因与性变的关系,及生殖腺分化受体细胞所支配的理论;首先发现了下丘脑与垂体原基的部位和功能,并解释中叶激素不同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了肾上腺皮质激素、孕酮和促性腺激素在离体排卵中的作用机制,激素对鱼类卵细胞蛋白质核酸的代谢调节,激素对酶系的作用,哺乳类的泌乳机理,激素在家鱼催情和家禽保胎中的应用;对胚胎着床机理的研究尤为系统,而激素的应用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沈善炯 1917.04.13~

微生物生化和分子遗传学家。江苏吴江人。1942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生物系。1951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主修生物遗传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早年从事抗生素和微生物生化的研究。发现金霉素在分解己糖时戊糖循环的运转与金霉素的合成有关,从而提出提高金霉素产量的理论;研究链霉素生物合成过程中,证明鸟氨酸循环的作用,精氨酸是链霉素分子链胍部分胍基反应受时态控制。研究糖代谢时,在大肠杆菌中发现甲基乙二醛合成酶,指出己糖可由3—磷酸二羟基丙酮经甲基乙二醛而形成乳糖的支路进行代谢;在链霉素中发现D—木糖异构酶,有助于国际工业微生物界对葡萄糖异构酶的研究和应用。70年代以来,研究细菌固氮基因的结构和调节;80年代起着重研究根瘤和宿主植物间相互作用的遗传学关系。

陈中伟

1929.10.01~2004.03.23

医学家。浙江杭州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骨科主任、教授。1963年1月,首次为全断右手施行再植手术成功,开创再植外科,被国际医学界誉为断肢再植奠基人。把显微外科技术用于再植和移植手术,使断手指再植成功率由50%提高到90%;1973年,为1例前臂屈肌严重缺血性挛缩病人施行带血神经游离胸大肌移位再植手术成功;1977年,成功地进行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手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及其他原因造成长段骨缺损;还先后成功地进行了复合皮瓣移植和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拇指手术。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上一篇:信息中心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使用探析 下一篇:网格密度和桩径变化的数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