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中的创新

时间:2022-03-29 01:37:39

如何在初中数学中的创新

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意识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本人将结合在具体教学中所得的几点体会谈谈我对数学创新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首先是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应该具有改革创新的意识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自觉的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解放出来,端正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才能从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以及“学会合作”入手,真正做到改革落后教学方法,改变陈旧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1、正确认识创新思维。

思想是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因此创造性思维就是创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有创新活动才会有创新思维。这就要求老师做到“五新”,即学习新思想、掌握新知识、认清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教材和教学的研究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创造更好、更新的课型,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学观,真正做好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型教师。

2、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创建民主、平等、友好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才能使师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才能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温室,是使学生智慧闪光、想像翱翔的基石,是学生开展交流、集思广益的保障。在拥有真诚充满温馨的课堂里,学生能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中,并随时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突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性。

新的教学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新教材也一改往日繁、难、偏、旧的现状,加强了与生活及科技发展的联系,鉴此教师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亲身体验,更多的借助计划、测量、操作等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猜想,自己发现结论揭示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自主探索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其次是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也是创新的源泉。

1、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尽可能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例如:引导学生观察并联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几何图形,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牢固地掌握新概念。或制作一些简单的学具,设计一些能提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图表,举行一些小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嘴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问题-解决-创新”的良性循环。从而使课堂教学起始于兴趣、发展于思维、高潮于创新。

2、鼓励学生参与,表扬学生创新。

教师随时的鼓励和赞赏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对培养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兴趣是非常必要的。比如:鼓励学生对问题的不同认识进行小组讨论,在活动中运用数学知识,发挥各自的特长,在欢快与激情四射的交流中暴露思维过程。揭示事物本质,从而体会数学带来的喜悦和成功。表扬学生独立探索的优秀品质、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赞赏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期待学生每一次进步和每一个超越,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身心得以发展。

3、感受数学的内在美,诱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它蕴含着独特的魅力。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图形衍变而来,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尽量把生活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中,再把数学中的图形运用到创作和设计中,使知识得以运用,理论得以实践,使学生内心涌起创造美的激情,迸溅出创新的灵感,产生长久浓厚的创新兴趣。

三、不断培养创新思维,逐渐形成创新意识。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脑力活动,哲学家哥德曾风趣的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背面的话。”“纸背面的话”就是指思维,指要多思多想。而思和想,需要载体,我们可以利用数学例题、习题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题”,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1、“一题多变”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一题多变”即是将经典题型或删除部分已知或结论,采用引申启发转化组合的形式,调动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创新能力。

2、“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一题多解”是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切入问题,并能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得到最佳的解题方法,从中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拓展性得到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一法多题”深化学生思维

“一法多题”是指用一种方法去解决形式不一但实质相同的一类题目,它能提示思维规律,突出通性通法以达到融汇贯通深化思维的目的。

教育教学中,开启学生智慧之门,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因为只有师生齐心协力、互教互学,互动互惠,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上一篇:高中生物教学论文:如何学好高中生物 下一篇:浅析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副词的误用及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