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引擎与隐私权

时间:2022-03-29 01:17:21

人肉搜索引擎与隐私权

所谓人肉搜索引擎,通俗点说,就是帮你发动天下所有会上网的高手,让他们免费来帮你解决问题。任何一个论坛,都可以带有人肉搜索引擎的性质和功能。人肉搜索引擎是2006年以来由于各引擎的发达以及各类沸沸扬扬的事件而被提出的概念,影响较大的有:新浪爱问搜索、百度帖吧、百度知道、猫扑论坛、天涯论坛、腾讯搜搜等。

隐私,是指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愿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事,即所谓“私”;二是个人不愿意被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扰的事,即所谓“隐”。①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空间、私人信息依法受保护的权利。它包括个人信息的保密权、个人生活不受干扰权和私人事务决定权。作为自然人的一项人格权,隐私权在性质上是绝对权,其核心内容是对自己的隐私依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支配,其他任何人都负有不得侵害的义务。

网络上的人肉搜索引擎一涉及到具体被咨询的人,就难免会牵涉到其并不愿意被广大民众知晓的私人情况。随着信息传播手段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基于各种原因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各大论坛的人肉搜索引擎侵犯隐私权的问题尤为突出。

人肉搜索引擎侵犯隐私权现象

2006年4月13日中午,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国官方网站的论坛上,一男子发帖称妻子沉迷《魔兽世界》,并在一次玩家聚会后与网名为“铜须”的男子发生。该帖公布了铜须的QQ号码和所在学校。4月16日,有网友在猫扑网发帖,曝光了自己利用人肉搜索引擎调查出的“铜须”的姓名、手机号、照片等。网络世界延及现实社会中,一时盛传此事,称其为“铜须门”事件。②这起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猫扑、天涯等影响力巨大的人肉搜索引擎。

在“铜须事件”中,网友在猫扑等拥有巨大用户群的论坛上“江湖追杀令”,然后有网友响应号召,动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人肉搜索”出“铜须门事件”的主角,调查出“铜须”的姓名、手机号、照片、住址、就读学校等真实的个人信息,并公布在网上。不停地有人打电话到他家进行辱骂,说“就是想听听你这个猥琐男的声音”,就连学校的办公部门也接到电话要求查办此事。

这起事件中,各种侵害隐私权的方式几乎无所不用其极,包括讨论与“性”有关的话题而对当事人不作避讳;披露个人婚姻、恋爱、家庭状况等公认的私生活领域;披露信件、电话等通信的内容(QQ聊天记录);披露其他各种个人资料等。这起事件中的各个人物都因隐私被披露而不堪其扰,也因此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通过这个事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众传媒在其中起的重要作用。人肉搜索引擎真正发挥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大家“结成统一战线”,信息共通,资源共享,齐心协力朝着同一个目标奋力前进,最终把真实的人从虚拟的网络背后揪到现实中来。

原因分析

隐私权作为一种民事私权,应当由基本法民法来保护。由于我国1986年制定民法通则时国内民法学界对人格权研究较为薄弱,又受到中国特有的文化影响,其人格权中的隐私权保护的程度和保护的方法没有受到立法者的重视,作为基本法的民法未将隐私权规定为独立的人格权。虽然1988年和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司法解释,侵害隐私权造成名誉权损害的,依照民法通则关于保护名誉权的规定处理,但由于侵犯名誉权与侵犯隐私权有很大差异,故而一些隐私被侵犯后无法得到法律的援助。这种间接保护的方式使隐私权的保护受到削弱,也是网络隐私权侵权现象猖獗的原因之一。但笔者认为,人肉搜索引擎侵犯隐私权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观念上强调礼主刑辅,诸法合体以刑为重、强化权威服从和顺民的观念,强调个人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义务。法律的条文多禁止性规范,而少权利性内容,忽略和轻视人的独立人格、自由、尊严和利益。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崇尚公法而轻私法的“公法文化”。长期的群体和集权式文化与政治传统,导致中国社会的权利意识包括“隐私意识”薄弱,很多人平时无意识的言语与行为都会触及别人的隐私问题。

其次,公众的窥私心态。网络博客被有些人称为“露阴癖和窥私癖的天堂”,也是因为这种公众的窥私心态。人是群居动物,对别人的事情好奇是天性,尤其是对别人平时不表露于人前的隐秘和私事更加感兴趣。“铜须事件”更可折射出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许多人对女主角对其丈夫的伤害感同身受,说自己也曾遭遇这样的背叛,因此对这样的伤害更为痛恨,因此也给了他们辱骂和传播隐私的动力。鲁迅先生早就批判了这种喜看热闹又麻木不仁的看客心态,但历史发展了数十年,国人爱看热闹、爱看别人隐私的习惯仍然没有改变。这被称为是国人的劣根性之一。

第三,网络匿名的特点给了肆意散播别人隐私之人以躲避的空间。网络环境对隐私权保护提出的最大挑战,莫过于侵权者的匿名性、侵权行为的低成本性、侵权材料传播的广泛性与迅捷性。有匿名性的掩护和互动性的激励,大家什么话题都可以讨论,其中就包括许多本不应该被透露出去的隐私。试想以上事件如果没有匿名性这层面纱结果会是这样吗?目前在我国,上网并没有采取实名制,唯一能识别用户的就是IP地址。但有时候IP地址是会变动的,而且查起来也较为麻烦。网络技术的特点造就了侵犯他人隐私的温床。一旦发生隐私权侵权,影响面迅速扩散,而事先的防控、事后的调查取证在实践中又的确有些难度,这给确认侵权带来很大困难。所以,很容易使侵权人逃脱法律的制裁而使被侵权人的合法权利无从得到保护。

最后,网络服务商未尽合理的注意义务。按照我国民法的规定,网络服务商侵权为一般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追究侵权责任。那如何判断网络服务商具有“过错”?实践中,假定网络服务商在收到被侵权人提交的书面通知告知侵权事实的存在之前,对侵权行为是不知情的,即是没有“过错”的。也就是说,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被侵权人提交的书面通知后,及时删除侵权内容,或者断开与其的链接就可免责。网络的论坛、电子公告板、博客和播客中存在着大量的用户上载的具有明显和严重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内容,但网络服务商认为只要自己不动手不参与就没有“过错”,不必承担任何侵权责任。所以,网络服务商对网络用户的侵权行为的姑息和纵容,逃避自己的合理注意义务,是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侵权现象屡禁不止并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

对策

正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律研究中心提出的两个草案均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立法,并对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内容、制裁措施作出具体规定,使得隐私权保护有法可依。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隐私权保护意识必将提高,近20年隐私权保护的历史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笔者认为,目前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解决“人肉搜索引擎侵犯他人隐私”问题:

一是实施网络实名制。实名是指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身份证件上使用的姓名。实行实名制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防止匿名在网上散布谎言、制造恐慌和恶意侵害他人名誉和隐私等一系列网络侵权和犯罪行为。网络实名制意味着每个人要对自己上载及发表在网络上的内容负责,侵权人躲避的空间将不复存在。一旦发生隐私权侵权,可以利用IP地址快速而有效锁定侵权人,侵权人很难逃脱法律的制裁,从而有效地阻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几年前,网络实名制就开始在我国引起广泛的关注:2003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就提出了网络实名制的主张;2004年教育部“1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路管理工作的意见》第三点中就明确提出“高校校园网BBS是信息交流的平台,要严格实行用户实名注册制度”,2005年自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率先实行实名制以后,北大未名、南大小百合、复旦日月光华等高校BBS都开始实施实名制。但很多网民担心网络实名制使信息网络言论自由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同时存在泄露个人隐私的风险。而网络服务商认为,网络实名制增加了运营和服务成本。不过任何一方都不否认网络实名制是解决网络侵权行为泛滥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二是网民要自律。互联网的发展促使了“草根文化”的兴起,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言论。公民的知情权和表达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同时网络侵权现象也极为严重。西方有句古老的谚语“以自律换取自由”,自律才是网络管理的核心。近年来,网民交流的方式从论坛发展到网络即时通信、博客和播客等,国内外网站浩如烟海,网络的全面监管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人力上都不可能实现。包括我们推行网络实名制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管理,导入网络实名制的最大意义,在于树立起了网民的责任和自律意识。

三是规范网络服务商的合理注意义务。前面我们提到:实践中,假定网络服务商在收到被侵权人提交的书面通知告知侵权事实的存在之前,对侵权行为是不知情的,即是没有“过错”的。这正是网络服务商对网络用户的侵权行为姑息和纵容,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侵权现象屡禁不止并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这个规则对追究网络中版权侵权和侵犯名誉权的诽谤行为的法律责任是适合的,但对追究明显的侮辱行为和隐私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则不适合。如果侵权行为非常明显,像一面红旗在网络服务商面前公然地飘扬,以至于一个普通人都能够意识到侵权行为的存在,则即使受害人没有就侵权的事实通知网络服务商,网络服务商应有义务制止侵权行为。

总之,人肉搜索引擎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充分利用它为网民们提供的便利平台,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同时也要小心它较为容易侵犯他人隐私权的特性。人肉搜索引擎侵犯隐私现象,既展现了人性深处的缺陷,也折射出我国道德和法律体系对于隐私保护的不完善。

注释:

①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163页

②详情参见2007年11月14日《新快报》及天涯网站论坛

(作者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教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

上一篇:美国媒体员工福利面面观 下一篇:重构公众常识:专业媒体内容策划的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