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景和引领思维”的有益尝试

时间:2022-03-29 11:53:33

“创设情景和引领思维”的有益尝试

中图分类号:G40-0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高中政治新课标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更新教学方法,创设优质的课堂教学情景,上好每一节课;必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张扬个性,注重学生的和谐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 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引领思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真正的使学生融入教学中,积极寻求体验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反思自己几年来的教学,认为可以通过创设情景和引领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 、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耳目一新,如沐春风,如饮甘霖,进入美妙情景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知识。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情,我常采用多种方法导入新课,比如:抒情导入法;音乐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运用时政导入法;寓言故事或小品导入法;运用教师本身和学生本身的资源导入;用幽默、诙谐、恰当的比喻、谚语、俗语、名言、谜语、漫画、摄影等作品导入;利用多媒体导入。这些导入方法生动、新颖,各具特色,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如在导入“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观看“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伟的最美音符”的事迹,引导学生感悟一个人的生活、事业的发展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充满坎坷和曲折,但是我们要坚定信念,永远向前。人生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给沉闷的哲学课堂带来欢乐,让学生进入“领悟哲理轻松愉快,探究新知心甘情愿”的情境。

2、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有效地模拟现实情境,将文字、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组合在一起,传送给学生,还可以自由拆卸,自由地放大、缩小,且不受时空限制,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触实际、探究知识的氛围,有效地解决政治知识的抽象性和实际问题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一个模拟实际的典型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地参与。这比学生直接接触现实,获得知识,有时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把抽象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接受,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电教媒体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从一些优秀的影视节目中选取一些很有价值的素材,借助于画面和音响以其新鲜、活泼、生动的形象,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空气,给学生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得课堂气氛更为热烈,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理解,免去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

如在讲授经济生活“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一课时,我从电视台的录像资料中剪辑出相关资料制作成课件,再现“中国入世”的动人一幕,体会过程的艰辛,加深学生国家荣誉感和;在讲授政治生活“维护国家统一”一课时,我播放朝韩危机的视频,使学生对国家、领土、政权有了深刻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挖掘,既增加课程容量,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充分体现政治课的实用性和时代性。

3、磨炼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领学生进入学识胜地

政治课的感召力极大部分来自于教师上课的语言技巧和风采。教师必须把抽象的知识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用丰富、动感的语言融合激情愉悦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一节课就像一部电影一样,有前奏、开始、高潮、结束,教师的语调要随着教学过程的曲折跌宕而高低起伏。在语气上,我尝试通过轻重、缓急、抑扬等变化进行教学。在语调上,当教学内容令人高兴激昂的时候,我自然地露出笑容,语调高一些;悲伤的时候,语调低沉一些。在语速上,当学生精力不集中、精神松弛时,我语速放慢;在分析重点、难点时,我也将语速放慢。在语态方面,我以平等、交谈的方式进行情感教学,体现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和尊重,以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4 、利用学科整合优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发展的社会需要发展式的人才,这就需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科间的知识整合,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色,从不同学科的不同角度关注对一个知识点的解析和诠释,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以及对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新课程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首先应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全面拓展个人各方面学识修养,同时要把学生视为接受完整教育的个体,而不是只偏颇于任何一个单独学科的专门人才。新教材政治课,本身就渗透了多个学科的知识,这是一大优势。根据新课标理念,在教学时必须采取“诸军种联合作战”和“兵团式”作战的方式,坚持“看好自己的门,适当串串门,共同找热门”的原则,寻求各科之间的结合点和交叉点,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增强学生对相关的文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等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又达到教育目的,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从不喜欢政治课到很喜欢政治课,同时也达到提高学生各方面知识素养,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当然,利用学科整合进行教学,对教师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钻研新课标,而且要对政治的相关学科广泛涉猎、深入研究,系统掌握中学政治课所涉及的内容体系及其最新发展动态,在教学中高屋建瓴,能结合国际国内最新形势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创造性地实施课程。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必须熟练地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并能应用于实践,必须善于向周围的各位同仁学习,尤其是要借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优势,达到好的教学目标。

5 、与班会课有机结合,真正使知识落到实处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在教学中常有机地结合班会课,使知识教育结合实际生活,落到实处,发挥实效。正值青春期的高中生,他们正处于学知识、学做人的关键期,常会遇到生理、心理、情感的困扰等各种问题,人格的逐渐独立和“面子”观念又使他们不愿将这些问题袒露出来,这就很容易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因此,真诚地关注学生,在和他们的交往中正确引导他们勇敢地正视各种矛盾,积极地化解自身的心理压力,保持平衡、健康的心态,是一名政治教师兼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尝试以时政论坛、剪报评述、演讲会、小品表演、专题辩论、撰写调查报告等班会形式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案。如我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以“谈诚信”“拥抱自信,把握成功”“安全在我心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等主题,让学生以讨论的形式共同解决,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乐趣。

把政治课教学与班会课结合起来,就是把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通过这个结合途径,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政治课并非空洞只讲理论,而是可以真真实实用来解决问题的。这样既可以顺利在中学教学阶段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学,对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做了好的铺垫。总之,教师只要遵从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方法,就一定能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中学生道德教育之我见 下一篇:小学生语文教学的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