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管理信息基础数据在建设用地全程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29 06:30:26

地籍管理信息基础数据在建设用地全程管理中的应用

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测绘技术建立了张家港市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市域1:2000地形图数据,完成了数据之间的衔接和转换,形成了相关科室间的网络连接,为国土资源管理构建了较好的平台,在建设用地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

应用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对已审批的新增用地及时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更新,保持数据的现时性、准确性;在新增建设项目竣工后及时开展变更地籍调查,检查审核新增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时和竣工后权属、界址、面积的唯一性、准确性,达到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完善了建设用地抵押和登记卡的管理,增加了检查、查询功能,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了在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中土地统计的自动化;利用历史数据和现时数据为处理权属纠纷提供依据。

2 在建设用地管理中的应用

在新增用地建设项目用地报批管理中,应用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完成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宗地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同时转入省国土资源建设用地远程申报系统,为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提供数据保障。新增用地建设项目用地经转用审批后及时应用城镇地籍管理信息基础数据为供地提供数据和图件,完善了建设用地管理于地籍管理的之间衔接,达到了建设项目用地中间过程的质量管理。应用城镇地籍管理信息基础数据将建设用地数据全部转换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和市域1:2000地形图数据中进行数据比对,为对建设用地全程管理提供了现势性强,准确度高,信息完备的基础数据平台。

在建设用地全程管理中的应用实例一:在2002年12月市局测绘队对张家港华瑞化工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用地实勘测定界,经外业采集数据,进入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完成内业数据处理,形成了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图,宗地图,土地利用现状图,为该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提供了数据和图件,该宗地于2003年7月经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签订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同月经权利人申请,市局该宗地进行了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权属审核后核发了国有土地使用证,证书在效期设定为项目建设期。同年10月开展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变更调查。该建设项目在2006年5月竣工后,市局测绘队及时进行了变更地籍调查,通过该宗地设定登记时数据与竣工调查后数据比对,进行该宗地属性、图形数据的唯一性、准确性检查,经检查该宗地权属、界址、面积数据一致。通过地籍管理信息基础数据动态更新,在建设用地全程管理中实现了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 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利用地籍管理基础数据,在建设项目用地的预审中提供建设项目用地红线内所涉及的三大类土地分类面积和界线范围,检查预审的建设项目用地界线内的土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达到土地用途管制的目的。现实的技术用途是将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宗地属性、图形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中的村、组界线图斑数据转到1:2000地形图数据中,量算建设项目用地红线内涉及的各地类面积,形成勘测定界图和数据成果,并将建设用地红线数据转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中,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提供数据。

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实例二:在2006年11月市局对长江润发集团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电梯部件项目的建设用地预审中,根据规划局提供的规划选址拟建设范围红线图和数据,应用土地现状调查基础数据和1:2000地形图数据,编制了建设项目勘测定界图。在编制过程中将调查信息基础数据中的村、组界线、属性数据转到1:2000地形图中,依据调查信息基础数据量算建设项目用地红线内的土地分类面积,完成该建设用地红线数据转到土利用总体规则图,形成的数据成果保存于信息室服务器中。耕地保护科依据提供的勘测定界图和红线数据对建设项目审查,审查中确定了用地面积18.4949公顷,其中农用地18.4949公顷,项目用地红线在建设用地区内。达到了土地用途管制的目的。

4 在执法监察管理中的应用

利用地籍管理基础数据和市域1:2000地形图数据提供各种图件和数据为建设用地动态监督检查提供依据。特别是对未经批准的存量建设用地扩建和新增建设用地再建项目执法监查中,对建设用地实地外业数据采集,进入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数据、1:2000地形图数据中进行数据处理,提供出违法建设用地在建项目范围内所涉及的各地类面积、建设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的位置图件、1:2000地形图件。为建设用地执法监察提供建设用地建设前后的各类数据和图件。

上一篇:浅析土建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管理措施 下一篇:浅析内河船舶防污染管理与绿色航运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