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勋章的凯旋

时间:2022-03-29 05:10:48

“你真的是中国中央级媒体的记者吗?!你说我们不抗日,说我们是卖国贼?!那你说,我们那么多弟兄是怎么死的?!”老人劈头盖脸地一番痛骂,孙春龙一下子蒙住了。

这幕发生在2005年的秋天,当时孙春龙第一次到缅甸采访。无意间,他和一个流落在当地的远征军老兵聊起天来。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自己只是随口说了一句:“你们也抗日吗?”这个原本和气的老人,猛地坐直了身子,指着他的鼻子,异常愤怒地说了这三句话。

这个老兵叫李锡全,孙春龙是在缅甸一处偏僻的山区里找到他的。老人住着四处漏风的破木头房子,以卖柴火为生,每个月的收入折合成人民币也就一百多元钱。

“我要带他们回家。”孙春龙说。从接触第一个流落在异乡的老兵起,这样的念头就油然而生。

李锡全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湖南常德。自从1 94 3年赴缅抗日,他再也没回过家。对于家人的唯一记忆,是母亲送他到村口,转个弯见不到母亲的时候,听到一声歇斯底里的哭声。

老人把所有的思念,都寄托在一本中国地图册上。这本薄薄的地图册,已经被他翻得破破烂烂,其中最烂的一页是湖南。“我只能在这里看看湖南,看看常德了。”老人说。孙春龙的眼泪刷地就下来了。

只是,老人已记不得具体的地址。回到国内以后,孙春龙通过互联网发出了为李锡全找家的倡议。在网友们的帮助下,很快就找到了李锡全的家。但回家的路,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通畅。老人的往返路费和其他一些费用,差不多要两万元。孙春龙找了一家企业,想拉点赞助,但那个老板非常生气地说:“这是个老兵,你怎么能做这种事情!”先后谈了三家企业,都是类似的结果。最终,孙春龙找到了湖南当地的一家热心企业才凑齐了这笔费用。

2008年1 0月1 9日,李锡全终于结束了自己六十多年的远征,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刚过国境线,老人就捂着脸,嚎啕大哭起来。

李锡全的归来,引起了社会与媒体的关注。不过一位朋友无意间问孙春龙:“缅甸还有多少个像李锡全这样的远征军老兵?”孙春龙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想:“难道帮助了李锡全,就能抹平我内心的愧疚?自己的救赎是发自内心,还是仅仅为了求得一时的慰藉,甚至,是在沽名钓誉?”

2009年初,孙春龙再次踏上了缅甸的土地。“我要让他们像英雄一样地回家。”他说。他兑现了承诺,2009年5月,共有9名来自广东、广西、四川、河南、湖北等地的老兵,跟随孙春龙踏上了回家的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自从1 945年抗战结束后,就再也没能回家。

在抵达缅方口岸办理出境手续时,因为某些原因,缅方突然拒绝了他们的申请。多次交涉无果后,一位心急的老兵悄悄地告诉孙春龙,附近有很多小道,不用办任何手续,他们就能从这些小路跨越国境,但孙春龙否定了这个建议:“你们是英雄,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地回家?”

200 9年5月30日,经过多方斡旋后,老兵们终于跨入国门。那一刻,守卫国门的武警战士,向这些前辈行了庄严的军礼。

一个河南老兵收到了地方官员送来的一瓶黄河水和一故土。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这个老兵突然抓起一把黄土塞进嘴里,边嚼边说:“好东西呀,好东西呀!”旁人赶紧拿来一瓶矿泉水让老人漱口,可老人喝了一大口水,“咕咚”一声咽下肚去。

曾有人问孙春龙:“迎接远征军老兵回家,并在途中给予他们至高无上的礼仪,你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这只是对个体的救赎,但我们对老兵这个群体的亏欠,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如果再不去做这些事情,等这些所剩无几的英雄,一个个带着遗憾和失望入土之后,我们的忏悔,我们的良知,还能有何处可以安放?”孙春龙说这些话时满怀歉疚和焦虑。

几乎每个星期,孙春龙都能接到某个老兵去世的消息。于是,孙春龙开始“和时间赛跑”。除了关注仍在世的老兵,他还打算建一个数据库,通过大陆、台湾地区和缅甸等地的资料,整理出一个相对全面的老兵名单。因为“每一个普通的老兵都有名字,而每一个名字,我们都应该铭记”。

上一篇:民间的文学 下一篇:鸡蛋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