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币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原因的研究

时间:2022-03-29 01:26:39

【前言】关于人民币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原因的研究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其中,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公式为:E=P/P*,式中E为汇率(直接标价法),P和P*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的综合物价水平。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明某一时点上的汇率的决定。当本国价格水平相对上升时,则本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下降,即本币贬值,汇率下跌;反之亦然。 相对购买力平...

关于人民币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原因的研究

【摘要】自20世纪初提出购买力平价理论后,得到了经济学界极高的评价,由于该理论存在天然缺陷,人们对它一直存在争论,但并没有影响它的应用。本文通过简要阐述该理论,研究人民币汇率偏离并探讨其原因,对我国汇率政策得到一定的借鉴意义,确保人民币汇率向合理方向发展。

【关键词】购买力平价;人民币汇率;偏离

一、相关概念释义

购买力平价是以一价定律为前提的。所谓一价定律指在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以同一货币衡量不同国家的某种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是一致的。购买力平价的基本思想是:货币的价值在于其购买力,而各国的价格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其货币的购买力,因此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取决于各国价格水平的对比。

购买力平价理论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其中,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公式为:E=P/P*,式中E为汇率(直接标价法),P和P*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的综合物价水平。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明某一时点上的汇率的决定。当本国价格水平相对上升时,则本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下降,即本币贬值,汇率下跌;反之亦然。

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明一段时期内汇率变动,由绝对购买力平价可以推导出相对购买力平价:其中Et 和Et-1分别表示t时刻和t—1时刻的汇率水平,πt分别表示t时刻的通货膨胀率,*表示国外。该公式表明汇率的变化率等于本国与外国通货膨胀率之差。与绝对PPP相比,相对PPP更有应用价值,而且通胀率的数据也易于得到。

二、人民币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原因

首先,购买力平价理论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包其一,基于一价定律,购买力平价在以下假设条件下成立:市场完全竞争、各国价格体系相同、不考虑交易成本关税等费用。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以及对外开放程度不同,只有当一国的经济发展开放到一定水平,购买力平价对汇率的解释能力才是比较强的。其二,购买力平价是用综合物价水平来计算的,包含了各国GDP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然而汇率只和可贸易商品相关,而各国的非贸易品在其价格指数的计算中却占有相当大的权重。其三,实际中还存在诸多影响汇率波动的其它因素,诸如通货膨胀率,政府的经济政策取向以及外汇市场热钱流动引起的汇率波动等。

其次,目前我国仍处于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市场经济需要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经济发达程度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尚没有达到完全开放、充分自由贸易和完全有效的市场经济的要求。其一、进口商品的运输成本和我国政府的贸易管制妨碍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的成立。其二、国内存在着大量的非贸易品影响我国的综合物价水平从而影响购买力平价的成立。其三、我国非完全市场化价格机制加剧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偏离

另外,购买力平价在实际测算中面临许多难题,从而造成偏差。

综上三个原因致使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之间形成较大幅度的偏差,而且汇率往往要低于购买力平价。

三、购买力平价理论对我国的借鉴

虽然购买力平价理论存在天然缺陷,但是它合理的解释了汇率决定的基础,可以作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后的参照系。其一,购买力平价可以作为决定人民币汇率走向的依据,进而为未来中国汇率改革问题提供参考。人民币汇率自2005年起,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成为汇率领域的焦点,而且由于美元汇率的不断走低,许多经济学家和认为人民币被低估,而且正是通过这种低估,中国出口增加,进而增加了中国的外汇储备,拉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但扰乱了应有国际市场的经济秩序。购买力平价理论可以为人民币汇率的短期走向和长期发展提供政策性的依据。其二,在统计核算方面,可以研究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的比较方法,完善我国我国GDP支出核算数据标准。

总之,尽管现阶段我国还不适宜用购买力平价来确定人民币的汇率,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购买力平价理论在确定人民币汇率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汇率向购买力平价的回归作用也越来越大。在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借此加深对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的认识,特别是把握汇率的长期发展趋势,使我们今后更好地运用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确保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的向合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泽荣.中国外汇市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2]姜波克.国际金融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陈彪如.人民币汇率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4]余芳东.购买力平价和汇率方法的差异程度及其原因分析[J].统计研究,2003.

[6]张道政.从购买力平价看人民币汇率的决定[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

上一篇:国际产品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 下一篇:刑法中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若干问题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