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守望 无悔追求

时间:2022-03-28 08:47:30

出身贫寒的王景才为人诚恳、做事认真、喜欢学习、勇于创新,热爱民族文化、追求尽善尽美。浓眉大眼的他还进过京、留过洋、学过杂技、练过武术,手握几十个荣誉证书和相关奖杯。

但给人印象最深的,还要数他对“滚山珠”的爱、对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执着和坚定的守望精神。

严师高徒 技压群芳

1968年,王景才出生在纳雍县猪场乡新春村花银组(小地名大麻窝)一个普通的苗族家庭。祖辈们世世代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家5兄妹,作为大哥的他一面读书,一面还要砍柴割草、用牛运煤、照顾弟妹,积极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

王景才初中毕业,由于经济拮据,父母再也无法供他学习深造,他便离开学堂,承担起了家里的主要劳动。

从小生长于苗乡,深受苗族文化传统熏陶的他,特别喜欢芦笙舞蹈。用王景才自己的话说:“从小就喜欢这个,只要附近赶花场、跳花坡舞,每场必到,每到必学,有时候也参与。”王景才的舅父黄顺强是当地有名的芦笙高手,非常熟悉苗族传统芦笙舞曲和芦笙舞蹈,苗族世代传承的芦笙舞技“地龙滚荆”更是他的拿手好戏。在每年村寨附近的花场或花坡节上,黄顺强老艺人表演的“地龙滚荆”从未在“比舞”活动中输过。舅父看到王景才勤奋好学,决定将“地龙滚荆”传授给他。

这是12岁的王景才求之不得的事情。他白天读书,晚上学习芦笙舞,很是用功。舅父在教授芦笙技艺时,特别严格,一招一式都来不得半点差错,如果动作错了或做得不到位,就要重练,直到合格为止。王景才经常因为做高难度的动作摔得鼻青脸肿,但他一直坚持练习,从不言弃。

刻苦认真的他没有让舅父失望。不到一年的时间,王景才就熟练掌握了“地龙滚荆”的表演技巧,在一同学艺的十几个人中,他学得最好、练得最精。14岁时,王景才已学会舅父所教的矮桩芦笙舞、高桩芦笙舞、花场芦笙舞、花坡芦笙舞、打鼓芦笙舞等各种技艺,并在附近花场、花坡演出中逐渐崭露头角。

石破惊天 展演欧美

王景才认为,一个人的表演再好也没用,一个团队的影响力会更大。于是他决定将本村寨的青少年组织起来培训,开创一个高水平的芦笙舞蹈团队。

雷厉风行的他说干就干。1982年,王景才开始在自家村寨中传授芦笙舞技巧。起初,只有少数几个人跟着学。王景才对自己年仅6岁的弟弟王景全格外关注,聪明灵巧的弟弟也心领神会,接受得相当快。“地龙滚荆”一学就会,其它舞技,也逐一学会。于是,兄弟俩便开始在附近村寨的节庆、花场表演中频频出场。弟弟由于年纪小,动作灵活,加之哥哥舞技惊人,一大一小的完美配合,在乡邻中口碑甚好。

1983年端午节,兄弟俩照例来到猪场跳花坡上跳花,他们表演的“地龙滚荆”被当时纳雍县文化馆几位下乡收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的工作人员相中。随后,他们被推荐到县文化馆演出,凭借明快的曲调、矫健的步伐、高难的动作,他们表演的“地龙滚荆”打动了观众和领导。

于是,他们被层层上推,前往地、省、京演出。1984年7月,在北京参加“全国少年儿童业余歌舞学校剧幼儿木偶录像评比”中,年仅7岁的王景全表演的“地龙滚荆”一举摘金。1985年7月,在全国“金雀杯”歌舞比赛上,“地龙滚荆”表演组获表演奖。一时间,王景才所率的表演团队声名鹊起,周围村寨慕名前来参观、拜师学艺者众。

其间,王景才还加入了纳雍县民族杂技艺术团,赴四川、云南等地演出,并把从杂技团中学到的一些杂技动作巧妙地融入到“地龙滚荆”中。1989年,纳雍县文化局根据传说和表演的艺术形式,将“地龙滚荆”正式更名为“滚山珠”。

随后,“滚山珠”团队先后参加了广州“羊城中华博览会”、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广西南宁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国内大型演出。1992年6月代表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团赴北欧四国(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演出,1993年5月随中国民族艺术团到加拿大访问演出,在国内外受到空前的赞誉。

尴尬现实 苦苦守望

当“滚山珠”团队还沉浸在获奖斩誉的喜悦中,王景才正盘算着如何发展壮大自己的团队时,现实的“浪潮”向他们扑面而来。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经济急剧转型,国际资本纷纷投向中国市场。特别是沿海城市,依托国家的开放政策、国内外的大量资本、天然的运输条件和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大量的工厂和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建立起来,吸引了内地大量的农民工。面对市场的诱惑,“滚山珠”表演队的成员动摇了:是继续训练、靠微薄的出场表演费养家糊口,还是离开心爱的“滚山珠”表演队南下打工?他们举棋不定。

而王景才却很坚定,他一边继续培养“滚山珠”演艺人员,一边作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前往少林寺学艺。他想通过去少林寺学习武艺,回来后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滚山珠”表演中,为“滚山珠”注入新鲜血液,再次提升“滚山珠”的品位。

但是,当他1996年从少林寺学成归来后,才发现已物是人非,一切都变了样:“滚山珠”老演员打工的南下了,出嫁的离开了,在家的愿意学习“滚山珠”的不多了,他自己的孩子因交不起学费不想读书了。面对这些尴尬的现实和生活的压力,王景才自己也无所适从,犹豫不决。那几年,他去昆明当过保安,在家乡下过煤窑,但始终不忘他心爱的“滚山珠”,只要一有机会,就动员说服左邻右舍的孩子,免费培训“滚山珠”。家门口的那块空地,两个烂轮胎,几个破沙袋,一些旧芦笙,便是他全部的培训工具。

1999年至2004年,“滚山珠”的发展是沉寂、止步不前的。但王景才对“滚山珠”的执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坚持,却始终如一。

阳春再现 重树雄威

当全球化所向披靡地同化着人类的文化时,文化遗产依然坚定地扼守着历史文明的多元与灿烂。

随着世界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视,特别是2003年10月17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明确的界定,并就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相应的倡导后,我国掀起了一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

我国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随之便开启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申报等工作。

“滚山珠”当时作为纳雍县唯一一项符合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条件的文化事象,自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纳雍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专门成立领导小组抓申报工作,并明确表示为“滚山珠”演出提供力所能及的人力、物力支持。

借此东风,分散在民间的“滚山珠”表演团队重新集结,恢复训练,人们曾经熟知、热爱的“滚山珠”表演又开始活跃起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既当教练,又当演员,王景才率领“滚山珠”表演团队参加了“毕节地区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开幕式、“多彩贵州风”、“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展演”等一系列的大型演出,并多次获奖。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贵州电视台、《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等新闻媒体作了相关报道。

2006年2月,王景才荣获“纳雍县第二届优秀乡土人才奖”;同年5月,“滚山珠”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2月,国家文化部认定王景才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滚山珠’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声名远扬的王景才生活依旧普通平凡,依然靠着那几亩贫瘠的土地过日子,偶尔也会在村寨附近的煤矿打打工,挣点零花钱养家糊口。但当谈及“滚山珠”时,他就双目炯炯有神,滔滔不绝。从那坚毅有力的目光中,我们读出了他那份对民族传统文化坚守的力量。

王景才告诉我们,他正在构思一个全新的矮桩舞蹈,曲调、动作都与现在的“滚山珠”完全不一样。我们期待着……

上一篇:三下惠水 第4期 下一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鼎力打造黔中中心城市